轮作是一项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历史悠久的农业技术,也是中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汉代《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中有“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的休闲轮作的记载。后魏时期(公元6世纪),轮作的发展更为全面,在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较系统地总结了许多作物换茬轮作的经验和做法,如“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等。
公元9世纪前,欧洲已流行“二圃制”轮作。耕地常分成两块,每年一块耕作,一块休耕,逐年调换以保地力,作物也有轮换种植。生产技术进步后,“二圃制”发展出“三圃制”(冬谷类→春谷类→休闲),并逐渐流行。后又从“三圃制”发展出改良“三圃制”[中耕作物(饲料、豆科、根菜类等)→冬谷类(小麦)→夏谷类(大麦)],再发展为“四圃制”[小麦→甜菜(饲用芜菁)→大麦→三叶草]的轮作制。
20世纪初,苏联土壤学家B.P.威廉斯以土壤团粒结构学说为基本原理,提倡禾谷类作物(消耗水稳性团粒结构的作物)与多年生牧草(恢复水稳性团粒结构的作物)进行草田轮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口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提升、耕地资源有限的多重压力下,全国各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出多种新型轮作制,促进了耕地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中国轮作制的常见模式有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与绿肥或牧草(休闲)的轮作,水生作物与旱生作物的水旱轮作,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的复种轮作等,都是常见的轮作模式。蔬菜、瓜果生产中也十分重视不同类型作物,特别是不同科作物之间的轮作,比如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的轮作,茄科、葫芦科作物与其他科作物的轮作等。
轮作可分为定区轮作与非定区轮作(即换茬轮作)。定区轮作通常规定轮作田区的数目与轮作周期的年数相等,有较严格的作物轮作顺序,定时循环种植,实现年度和田块的规则性轮换。如:“小麦→小麦→小麦—谷子→豌豆”是一种四年五作制,四年可收获五种作物,第5年又回到第1年的作物布局状态,其中第1和第2茬小麦,第2和第3茬小麦,谷子和豌豆属于跨年接茬,第3茬小麦和谷子则属于年内接茬。该轮作制中各作物的时空安排顺序见表。
小麦→小麦→小麦—谷子→豌豆四年五作制轮作顺序表轮作区轮作周期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A区小麦
小麦
小麦-谷子豌豆B区小麦
小麦—谷子
豌豆小麦
C区小麦-谷子
豌豆小麦
小麦
D区豌豆小麦小麦
小麦—谷子
*轮作制度表达式中,接茬符号“→”表示前茬(左侧)和后茬(右侧)作物不在同一年度内收获,故属于“跨年接茬”模式;
**接茬符号“—”表示前后两茬作物均在同一年度内收获,故属于“年内接茬”模式。
中国生产实践中多采用非定区轮作。即轮作中的作物组成、比例、轮换顺序、轮换间隔年数、轮作田区数和面积大小均有一定的灵活性。
合理的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防治病、虫、草害。作物的许多病害如烟草黑胫病、蚕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过土壤侵染,如将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便可消灭或减少此种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病害。如在有线虫的地块换种不感线虫的作物,则可减少土壤中虫卵,减轻为害。合理的轮作,也可因不同作物生长前期群体郁闭度不同,栽培过程中所运用的土壤耕作等农业措施不同,对田间杂草产生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谷类作物对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较少。因此两类作物轮换种植,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禾谷类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庞大密集的根群,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绿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此外,根系伸长深度不同的作物轮种,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浅根作物溶脱而向下层移动的养分,并将深层土壤的养分吸收转移上来,残留在耕作层。与豆科作物轮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亩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数量更多。水旱轮作还可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见土壤孔隙),有利于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势,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并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因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轮作中合理搭配前后作物,可使茬口衔接紧密,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又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具、肥料、资金等社会资源,也可错开农忙季节,做到不误农时和精细耕作。轮作不需增加投资,仅仅通过前后作物合理轮换,便可取得养地和增产效果。因此,合理轮作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一项重要易行技术措施。
相关知识
花与菜“轮作”生产有助增收
轮作休耕=荒废土地? #三农 #土地
亩产值19500元!这种轮作新模式,钱粮双收效益好!
“花生土豆轮作”土生金——探寻贡井区五宝镇王家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粮棉轮作模式下施氮磷钾肥量对小麦产量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温室鲜切花与蔬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林业 农业/林业 科技 出版物排行榜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推广服务 2024年度农业主推技术——“春花生
棉花种植如何有效地控制红蜘蛛、白粉虱
网址: 轮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568.html
上一篇: 昆山创意轮作让田园变“花园” |
下一篇: 轮作种植制度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