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家汇南端的“土山湾”,
是近代上海工艺和海派文化的渊源所在,
创造了中国工艺史上诸多第一,
这里也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开近代上海乃至中国风气之先。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土山湾也是“上海话”与法语相融合的“标本”。
下面请跟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测试
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下沪语方言的
正确发音
↓↓↓
例句:侬现在是微信用得多,还是微博用得多?
例句:侬吃的这碗汤浓吗?
例句:我感觉今天自己状态不错。
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来说
这些字简直小菜一碟?
那么再给你来两个升级版试试!
↓↓↓
ZI-KA-WEI
T'OU-S-W
你是不是在纳闷?
这明明是外语嘛!
没错,这是正宗的“法语”
但是他们的发音都是源于正宗的“上海方言”
不卖关子
下面我们就来公布正确答案
↓↓↓
徐家汇
土山湾
在现存的老照片和外文书籍当中
我们时常可以发现
ZI-KA-WEI、T'OU-S-W的字样
这一法语发音
正是源自正宗的上海方言
走进徐家汇源的土山湾博物馆
你会发现在展厅门口竖有一个木框
据说就是当年孤儿院的门头
上面清晰地标示着
T'OU-S-W
文化是要通过语言传播的
土山湾是上海文化发展要津
从1883年到1950年
上海天主教法国传教士在徐家汇土山湾
出版了几本高质量的上海方言著作
从中可以窥得上海话的演变脉络
土话指南 法华上海话词典 松江方言练习课本 上海方言课本
01
1883,George Emest Morrison: LeCons ou Exercices de Langue Chinoise Dialecte de Song-Kiang (Zi-Ka-We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a L'orphelinat de T'ou Se-Ve)
《松江方言练习课本》,实际记的是徐家汇地区的上海话,封面写明“ZI-KA-WEI”,当时徐家汇地区属松江府所辖,且松江府城比当时的上海县城影响大得多,从书中所记的上海话和松江话差别最大的代词等,可以判断记的是徐家汇地区的上海话。
书中首次用接近法语读音的字母记录了天主教系统的上海方言音系,前31课都是以句子形式排列的,32课起以段落形式排列,全书上海话都注音,并译成法文。课文涉及生活甚为深入,如31课是“中国烧法”,32课“西洋烧法”,36课“种田”,37课“养蚕”,38课“管园地”,39课“种菜”,40课“画法”,41、42课“画馆问答”。
示例
开首先学钩稿子,钩拉一本簿子上,笔要当得直,簿子要摆得正,看好之里向个格,小小心心钩,勿要出格,钩来一样粗细。
砚台上墨勿要忒浓,浓之搨勿开,也勿要忒淡,淡之要化。
起头学钩,笔笔要照稿子,勿好想心适意,随便自家瞎画。钩起来心要摆拉上,勿要总钩勿好。
掊笔,要轻轻之掊,勿要像用啥扫帚能,笔容易坏。簿子勿要累墨。
台上要齐齐整整,样样物事,要干干净净,自家坐个户荡,越清水越好。
钩起花来,笔里要分出阴阳面,阴面钩得粗,阳面要钩得细。
钩起人物来,开相最要小心,要钩得活相,故末钩出来有神气。
书中用上海话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后期土山湾的生活、工作的真实面貌,如到法华镇去购买农具,在“土山湾画馆”教学绘画和学生入馆、画画情况的记录等。从课文内容看,可能也用此书给当时的学生作课本用。
02
1908,Anonymous:土话指南(上海土山湾慈母堂)(初版:1889)
未留作者名的《土话指南》是1881年吴启太、郑永新《官话指南》(上海美华书馆重印)的上海话译本。此书写的上海话相当地道,又有对话又有长篇故事性记事,19世纪末的上海话各种语法现象都得到充分的表现,提供了研究上海方言的最好的语料。
全书分“应对须知”“官商吐属”和“使令通话”三部分,记录了大量生动曲折的趣事。书中由上海话拼音来注音,配有法语译文对照。本书所记的音系是上海方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较标准的音系,以后法国传教士沿用的音系以均此为基础,书中的大量语汇为我们留下了上海话在开埠不久时第一期词语的真实面貌。
03
1939,Albert Bourgeois(布尔其瓦,中文名:蒲君南):LeCons Sur le Dialecte de Changhai,Cour Moyen (Imprimerie de T'ou-se-we )
法国著名传教士蒲君南(中文名)是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修士,自徐家汇土山湾出来,曾任吕班路(重庆南路)震旦博物院院长。他是研究上海话最有成就的专家,去世后葬于上海。他所著作的《上海方言课本》,共26课,399页,全面记录了上海话在开埠以后近百年中产生在上海话中的数量极多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名词,充分反映了上海方言接受“现代性”洗礼的新面貌,使我们看到上海话在旧时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重大变化。
04
1950,Albert Bourgeois(蒲君南、布尔其瓦):Dictionnaire FranCais-Chinois, Dialecte de Shanghai(法华大字典·上海方言)(S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à l’Orphelinat de T'ou-se-we)
蒲君南著的《法华上海话词典》,是一部在作者去世后,后人在1950年的土山湾出版的书,正文共893页,是1950年以前收词最为完整的一部词典。
这些方言著作系统地记下了
上海话变化最快的70年中的真实面貌,
为今人研究上海方言的语言变化
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土山湾博物馆
地址: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6:30
◆ 编辑丨HA.z
◆ 文章作者丨钱乃荣
◆ 音频消息来源丨上海发布(配音:钱程)
相关知识
《上海话大词典》
法语花语:情人节送什么花?
全国奖项抱回家!虹口小囡很有“戏”
上海英澳新国际高中法语特色课堂:植物花卉鉴赏
法语助手
谁说上海没有好的旅游纪念品?陆家嘴高楼化身圆珠笔订书机
上师大天华学院国际高中法语特色课堂——花卉植物鉴赏课堂
春暖花开上海话里的“花头劲”那么多!居然还有310也不知道的
现代“花匠”念活“致富经”——记小港悠暖花开园艺场负责人戚幼囡
【法语花语】Souci 金盏花
网址: 法语=上海话?难不倒上海小囡的T'OU-S-W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6297.html
上一篇: 打卡博物馆圈" |
下一篇: 全球最佳动物博物馆之一:圣彼得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