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度
土壤最大持水量60~70%为宜,以沙壤土为例,手捏成团,摔地即碎;据试验,花生种子发芽后4天内呼吸强度急剧增加,8天内呼吸仍很强烈,可见花生萌发需氧量较多。土壤湿度大,花生播种过深,土壤氧气就会不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花生种苗的呼吸途径以酒精发酵为主,一方面物质利用率低,产生能量少,种苗衰弱;另一方面产生乙醇和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细胞组织有害,导致种胚中毒、窒息而死亡,田间表现为烂种缺苗。
2、深度
播种过浅,水分不足,种子容易“落干”,特别时沙质地,更容易“落干”;如果出现这个可以根据情况及时的进行喷灌施水,遵照花生的用水原则,苗期水不易太大,5~6cm的土壤湿度就可以满足发芽的需求。播种过深,则土壤内空气较少,不利于种子内酶的活动和营养物质的转化,尤其时播种后遇雨,表层土壤板结,幼苗出土困难,在土中消耗过多的养分,出土幼苗表现瘦弱。
根据实践检验和科学试验证明,一般以1.5寸(5cm)左右为最好,播种较早,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土质紧,可适当浅播,但是最浅不能浅于1寸(3cm左右),反之,可适当加深,但最深不能超过2寸(6到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