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传病害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土传病害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很快就会死亡。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
土传病害发病后难以防治,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也很难被杀死,来年会继续侵害作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
一、常见真菌性土传病害
1、立枯病(茎基腐病)
易发程度:★★★★
防治难度:★★
发病时期:苗期就会出现,苗期出现也叫立枯病。
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半知菌。真菌
发病表现:一般幼苗被感染后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出现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整株死亡,但不呈猝倒状。
2、白绢病
易发程度:★★★
防治难度:★★★★★
发病时期:花期开始,挂果期危害严重。
病原菌:齐整小核菌,半知菌。真菌。
发病表现:主要为害茎基部,发病初期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呈辐射状扩展;后期在病部菌丝上产生褐色白菜籽状小菌核,湿度大时,菌丝体在地表向四周扩散,也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小菌核。
3、根腐病
易发程度:★★★★★
防治难度:★★★★
发病时期:挂果期危害严重,田间湿度大为害严重。
病原菌:终极腐霉菌,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疫霉菌,鞭毛菌亚门霜霉目;尖孢镰刀菌,半知菌/子囊菌。真菌。
发病表现: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近地面处呈浅褐色不规则病斑,温、湿度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2到3天后,病斑绕茎两周,颜色逐渐变深呈黑褐色,病部也随之变软向下凹陷,病茎上部叶片在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病害进一步发展,植株萎蔫不能恢复,重病株萎蔫或枯死。田间湿度大时发病处呈水渍状腐烂并长出白色絮状霉层,拔出病株根部变黑褐色,剖开根部和茎基部可见内部组织变黄褐色。
4、枯萎病
易发程度:★★★★★
防治难度:★★★
发病时期:主要是花期以后发生。
病原菌:尖镰孢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表现: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似缺水状。随后病情逐渐向上蔓延,萎蔫程度不断加重,叶片枯萎褪绿,呈半边黄叶,并大量脱落。发病中期,根茎表皮呈褐色,剖开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叶片在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
真菌性土传病害防治药方:【满奇+中昇布津+阿卡迪安】
【满奇】
1、剂型先进,安全性高。
2、保护+治疗,能治能防,使用时间灵活,安全性高。
3、双重作用机理,可从结构及能理两方面同时作用于有害病菌,杀菌效果显著,彻底。
4、 具有积极的作物生理调节作用,提高作用效率及抗逆性,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
【中昇布津】
1、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同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对作物非常安全,花期、幼果期都能施药。
3、混配性好。
4、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
【阿卡迪安】
1、促进作物各个器官均衡健壮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促根壮杆,抗倒伏。
2、增强作物的生命力,抗病、抗旱、抗寒、抗盐。
3、增加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增厚、叶色浓绿,提高光合效率。
4、缓解药害、肥害,趋避蚜虫、牛、羊等。
5、PH9-11中和土壤酸性。
二、常见细菌性土传病害
青枯病
易发程度:★★
防治难度:★★★★★
发病时期:主要是挂果期以后发生。
病原菌:茄科拉尔氏菌,属喜温喜湿的细菌。
发病表现:植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下垂,接着植株下部、中部叶片凋萎,有时植株一侧叶片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或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最初病株在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在气温高和土壤干燥时,2到3天后全株凋萎不再恢复而死亡,保持绿色,色泽较淡。近地面茎部皮层呈粗糙的褐色水浸状。横切病株新鲜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可挤出乳白色细菌黏液。
细菌性土传病害防治药方:【克峻宝+中昇布津+阿卡迪安】
【克峻宝】
1. 杀菌谱广,既防治细菌性病害,又能预防真菌性病害。
2. 混用性好耐雨水冲刷。
3. 持效期长且能补锌。
【中昇布津】
1、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同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对作物非常安全,花期、幼果期都能施药。
3、混配性好。
4、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
【阿卡迪安】
1、促进作物各个器官均衡健壮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促根壮杆,抗倒伏。
2、增强作物的生命力,抗病、抗旱、抗寒、抗盐。
3、增加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增厚、叶色浓绿,提高光合效率。
4、缓解药害、肥害,趋避蚜虫、牛、羊等。
5、PH9-11中和土壤酸性。
三、发生病因
1、连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是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则死苗30%~50%。
2、肥水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暴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浇水太勤,会使植株根系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引发沤根。根部继而产生大量伤口,植株长势衰弱,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导致根部病害发生严重。
3、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诚信·专业·服务中国园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4年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根腐、根肿、茎基腐、软腐...土传病害爆发,这样做有效!
菊花主要病害有哪些 菊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花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迎春花6种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家庭养花常见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花卉病害识别及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花毛茛的常见病害原因及解决方法
日韩梨的主要病害及防治策略分析
网址: 浅谈土传病害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6870.html
上一篇: 我国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下一篇: 探究草鱼病害防控方略:病毒性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