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乡村行·看振兴丨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乡村行·看振兴丨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新华社济南11月14日电 题: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张武岳

  初冬时节,阳光依旧明媚。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北洛汤村的一处果园中,行行苹果树排列有序,红彤彤的果实在阳光下散发着成熟的光彩。

  “这片果园经历了‘更新换代’,正逐步进入产果黄金期。”北洛汤村党支部书记李森对记者说,目前果园亩产已达6000斤,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亩产可以超过8000斤。

  因口感脆甜、保存时间长、较适合长距离运输,苹果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的“第一水果”。中国现代苹果的种植历史不过150多年,其发源地就在山东烟台。自1871年美国人在烟台建起“广兴果园”,到1913年前后“青香蕉”“红香蕉”“小国光”等品种陆续引进,当地苹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果农在分选苹果。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果农在分选苹果。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1949年后,烟台苹果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农技人员和果农研究总结出丰产管理、乔砧密植早期丰产技术等,烟台苹果因质量好产量高而闻名全国。20世纪80年代初,红富士品种引进烟台试栽成功。时至今日,富士系列依然是各苹果主产区主栽品种。

  然而,随着种植技术创新和物流仓储能力突飞猛进,民众可选择的水果越来越多。“近些年苹果总体需求减少,但总产量不断增长,供过于求。”烟台长运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门长运分析,加上红富士产量占全国苹果总产量七成以上,晚熟品种过于集中,产量过剩、品种单一成为普遍问题。与此同时,在烟台等苹果主产地,人老、树老、品种老“三老”并存,也制约着苹果产业发展。

  从2020年起,当地共投入市级以上各类资金2.3亿元用于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改造老劣苹果园132万亩,“树老、品种老”问题基本解决,“土地散、种植散”等状况逐步改善。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的一处果园中,果农在采摘苹果。 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的一处果园中,果农在采摘苹果。 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支持下,莱州琅琊岭苹果基地试验成功免套袋苹果技术和生物疏花疏果技术,开创苹果栽培新模式。

  苹果套袋技术在烟台已经应用20余年,对苹果品质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但套袋产生高昂成本,1亩果园平均要套1万个袋,每个袋的成本就达到了0.2元。“我们的苹果从育果期就没有纸袋遮挡,沐浴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光照时间长,香味、硬度以及糖度都要比套袋苹果高。”琅琊岭苹果基地负责人王景波如数家珍,免套袋苹果最大优势还在于成本低,每亩地可节约人工、纸袋等成本约6000元。

  在2023年8月发布的《2022年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上,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52.94亿元,连续14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榜首。

阅读下一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乡村行·看振兴
烟台苹果:一部中国苹果发展史
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树苗培育基地
乡村行 看振兴
乡村振兴看菏泽
乡村振兴看浏阳
山东鲜花种植催生“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乡村振兴看河北
济南:“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行·看振兴丨玫瑰花园里的别样人生

网址: 乡村行·看振兴丨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689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烟台:早春第一果 大樱桃泛红了
下一篇: 花果山风景区春季赏花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