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民号: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采用基于“天敌昆虫+功能植物”技术,集成治理水稻害虫

人民号: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采用基于“天敌昆虫+功能植物”技术,集成治理水稻害虫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水稻绿色生产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在“红船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引领下,致力于水稻害虫生态防控技术的研发,完善水稻害虫标准化绿色防控体系,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生态友好的水稻害虫防治技术,以进一步推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

       理论研究体系化,以“学”为先导,引领水稻害虫生态调控新篇章

       “蝽”花团队常年专注于水稻害虫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推崇“健康栽培、生物多样性调控、理化诱控、保育有益生物、科学用药”的害虫防控策略。通过释放捕食性天敌中华淡翅盲蝽防治稻飞虱,种植诱集植物诱集二化螟,放置引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并结合蜜源植物、载体植物等功能植物保育天敌,同时加强稻田农药和施肥水平管理。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同时,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每季水稻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可减少2次以上、杀虫剂使用量减少75%以上。相关研究成果《Multi-country evidence that crop diversification promotes 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曾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plants》上发刊。

       生态防控系统化:以“做”为根本,引导浙江多地绿色种植新模式

       在近六年的总结提炼下,“蝽”花秋实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标准,在浙江省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在杭州、湖州、金华、台州、丽水、嘉兴、衢州等地得以推广应用,真正发挥全球水稻虫害生态防控领航者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近两年来,“蝽”花秋实团队基于水稻害虫生态防控技术,在历经实地调研、温室种植、区域试种、下乡实践的基础上,研发中华淡翅盲蝽规模化繁育与利用技术、功能植物保育天敌技术,并深入农村,帮助多地农户在田间构建事宜当地的水稻病害虫生态防控模式。

       推广运营模式化:以“创”为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再上新台阶

       团队首创“天敌昆虫+功能植物”配套集成治理模式,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害虫解决方案,锁定绿色生态“靶向点”。减轻害虫治理难度,降低农药施用量,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显著提高地区经济效益。截至日前,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共计60余万亩,团队服务10余个农村,覆盖浙江省7个地级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改变稻田环境控制害虫、创新水稻害虫生态调控方法,形成“天敌昆虫+功能植物”的水稻病虫害集成治理新模式,实现水稻种植高效转型赋能乡村振兴。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铿锵前行,扎根中国大地,强化思政引领。在未来,“蝽”花秋实团队将继续创新研发生态调控防治害虫的新方法和技术、加强推动政企合作新发展,强化水稻病虫害生态防控领航者的战略地位,努力探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路子。

       作者:陈雨涵 秦燕 浙江师范大学 

       来源:萧山发布

编辑:蒋红跃

相关知识

人民号: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采用基于“天敌昆虫+功能植物”技术,集成治理水稻害虫
琼山县稻田害虫天敌的资源及其作用分析(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简介
广州地区稻田害虫天敌调查续报
中国设施蔬菜害虫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
棉田有害生物治理的生态调控研究——组建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9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等13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农技植保〔2019〕17号
花保对庭园常见刺吸器害虫的防治研究
全国农技中心: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玉米、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网址: 人民号:浙江师范大学“蝽”花秋实团队采用基于“天敌昆虫+功能植物”技术,集成治理水稻害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69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FAO报告:2021年全球农业用
下一篇: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