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内容对照表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内容对照表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内容对照表

日前,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在总结经验、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适用范围进行重新确定,对部分技术细节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修订了不同监测单元的点位布设方法。 修订了采样方法,完善了检测无机项目样品的表层采样方法,补充了检测有机项目样品的采样方法。 细化了样品制备过程,补充了样品制备环境要求、质量控制内容和检测有机项目的样品制备内容。 完善了土壤样品库的建设和管理。 完善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内容,更新了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标准。

修订主要内容

HJ/T 166-2004 包括 13 个部分内容: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4 采样准备、5 布点与样品数量、6 样品采集、7 样品流转、8 样品制备、9 样品保存、10 土壤分析测定、11 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1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关章节。

本标准删除的原标准内容 5 布点与样品数量中简单随机和分块随机的布点方法,实际工作中一般不采取简单随机方法,且很难掌握土壤变异性特征无法开展分块随机布点。 10 土壤分析测定中“10.2 样品处理”,分析方法规定样品前处理要求,根据选择的分析方法执行相应要求即可。 1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相关内容将另行出台标准。 1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 (1)“13.2.4 土壤标准样品”,土壤标准样品为一般常识性词汇且在《土壤环境 词汇》(HJ 1231-2022)[19]中已作规定。 (2)“13.2.5 监测过程中受到干扰时的处理”,HJ/T 166-2004 主要要求突发客观情况时进行重测,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20]和分析方法标准中细化了仪器定量校准、校准曲线、仪器稳定性等检查要求,也包含了检测过程受到干扰的处理内容。 (3)“13.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HJ/T 166-2004 主要要求应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以保证数据可靠性。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20]中对外部质量控制已做相关规定。 (4)“13.5 测定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GB/T 27418-2017)[21]已做相关规定。 本标准增加的主要内容 监测方案编制 监测单元划分 点位现场核查 点位确认 挥发性有机样品采集 样品制备环境要求 检测有机项目的样品制备 各环节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

HJ/T166 修订前后

主要内容对照表

内容来源:生态环境部 检测家

责任编辑:展源

审  核:何发

相关知识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怎么监测?这份技术规范正征求意见!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关于公开征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
重要通知 | 关于再次面向全市征集《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印发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规范.pdf
战略研究丨环境监测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肇庆市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修订)》解读
生态环境监测

网址: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修订内容对照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693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
下一篇: 玉簪对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