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技术|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从秋播开始

技术|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从秋播开始

小麦赤霉病是威胁我省夏粮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流行性病害,暴发性强、危害损失重。近年来的防控实践表明,从秋播着手,统筹运用抗耐病品种、健身栽培、化学防治等有效措施,贯彻绿色防控理念,是提高病害防控效果,降低危害损失、筑牢来年夏粮丰收基础的重要保障。

专家建议:

调整秋播种植结构

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和轮作休耕政策实施,积极调整优化秋播种植结构,尤其是苏南、沿江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的地区,要积极推进轮作休耕,秋播压缩小麦种植,分年度、分区域改种油菜、蚕豆、绿肥等其他作物;或者实行间隙休耕,即一年种植小麦一年休耕,培植地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既利于降低赤霉病流行风险,又有利于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推广抗耐病良种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具有较强抗耐病性的优质良种,加快提升小麦主栽品种的整体抗病性水平。淮南麦区要尽可能种植扬麦、宁麦、镇麦系列等中抗及抗性较好的品种,沿淮及淮北种植具有较好耐病性的品种,压缩和控制高感品种,杜绝跨区和盲目引种北方感病品种;强化区域内品种种植的一致性,每个县可明确2-3个主推品种以及几个搭配品种,解决品种“多乱杂”以及生育期不整齐的现象,提高小麦生育期的整齐度,既可降低病害流行风险,还便于田间管理和防治指导。

推进健身栽培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对还田秸秆实施深埋作业或者无害化处理,减少菌源基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种植户要适期播种、适量用种,尤其是稻茬麦地区要做到水稻适期收割,小麦适期播种;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控制群体数量,杜绝贪大求多;平衡施肥,培育壮苗,构建合理群体,增强抗病能力,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田间小气候。有条件地区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定单式生产,优质优价,提高种植效益。

优化化学防治

在防治策略上,坚持“立足预防、主动出击”的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在药剂选择上,综合考虑对赤霉病和毒素控制效果优的高效药种,进一步调优赤霉病防治药剂,加大氰烯菌酯、戊唑醇等高效对路药剂的推广力度,减少多菌灵和多酮的使用,做到适期防治、交替用药,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在防治方式上,大力推广自走式高效喷杆喷雾机、静电喷雾器等施药器械,用足药量和水量,保证防治效果。

来源:江苏农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18年最新整理】病虫害绿色防控.ppt
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2篇)
病虫害绿色防控PPT.ppt
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利用
泗洪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公示
2024年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四川成都辣椒漂浮育苗绿色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及对策分析 实现小麦病虫可持续治理

网址: 技术|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从秋播开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71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兰花病虫害安全高效防控技术
下一篇: 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