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野生型与隐花素突变体光调节的蛋白质鉴定与聚类分析(英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年01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拟南芥野生型与隐花素突变体光调节的蛋白质鉴定与聚类分析(英文)
杨粤军 李旭 李彦 郭新红 开通知网号
【摘要】:光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隐花素是植物的蓝光受体,在植物中调节多种光形态建成,包括抑制下胚轴的伸长、子叶的伸展和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等,但隐花素依赖蓝光调节光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在持续蓝光和红光下生长的拟南芥隐花素双突变体cry1cry2和野生型幼苗的全蛋白图谱.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进行肽质谱指纹图谱分析.在cry1cry2和野生型中鉴定了71个差异蛋白点.这些差异蛋白质反应光的变化可以形成6类,结果表明,光调节隐花素是通过控制许多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为进一步研究拟南芥隐花素的光反应机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研究表明,蛋白质表达图谱可用于研究各种突变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应答之间的关系.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平,谢锦云,梁宋平双向凝胶电泳银染蛋白质点的肽质谱指纹图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粤军;李旭;李彦;郭新红;拟南芥野生型与隐花素突变体光调节的蛋白质鉴定与聚类分析(英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年01期 2 杨粤军;叶合生;胡琦;拟南芥不同光突变体差异蛋白的初步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3 裴柳;结合科研背景对试题深入分析——以2023年广东卷20题为例[J];教学考试;2024年06期 4 赵小英;唐冬英;向静;曾建新;刘选明;蓝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2期 5 王飞飞;李勇;王学东;朱延明;才华;纪巍;柏锡;拟南芥AT2G14260基因功能及其表达特异性[J];作物学报;2011年11期 6 夏金婵;何奕昆;低温条件下一氧化氮参与了水杨酸对拟南芥生长的抑制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7 刘云霞;张卫;孙国新;拟南芥体内水杨酸对砷积累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1年11期 8 夏金婵;何奕昆;低温条件下一氧化氮参与了水杨酸对拟南芥生长的抑制作用(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9期 9 李琳琳;王凤茹;韩建民;董金皋;拟南芥干旱敏感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宋玉伟;陈家宝;刘宗才;拟南芥二氧化碳突变体生理特性的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孙英莉;胡喆;王洋;汪丽虹;王新宇;王崇英;拟南芥茎顶端分生组织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彭长连;AdamMGilmore;低温和室温下拟南芥突变体对高光的不同响应[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马媛媛;刘栋;王宁宁;两个拟南芥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研究[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益芳;武维华;拟南芥耐低磷单基因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爱荣;张春华;陈晓婷;周洁;鲁国东;王宗华;草酸对拟南芥的毒性及其在筛选拟南芥突变体中的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爱荣;张春华;陈晓婷;周洁;鲁国东;王宗华;草酸对拟南芥的毒性及其在筛选拟南芥突变体中的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大清;李亚男;李应生;苏爱国;许晖;拟南芥耐硒突变体的筛选和初步鉴定[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大清;李应生;李亚男;拟南芥耐硒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张吉萍;武维华;拟南芥耐盐单基因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智忠;张海荣;周晓峰;洪旭晖;王幼群;任小峙;巩志忠;拟南芥抗旱有关突变体的分离及基因克隆[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粤军;拟南芥隐花素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赵惠芳;一个拟南芥发育迟缓突变体基因的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付宇凡;单线态氧信号与氮代谢交互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 4 轩利娟;硫化氢调控拟南芥水淹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研究[D];兰州大学;2022年 5 陈熙;低叶绿素b水稻类囊体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孔令瑶;拟南芥蛋白磷酸酶ABI1的调控机理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叶文兴;肌醇代谢调节农杆菌介导拟南芥根受体转化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时姗姗;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9 崔一喆;Nrf2对NAFLD模型鼠Cyp2a5增量表达的调控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赵小英;蓝光抑制拟南芥下胚轴伸长和诱导种子萌发的生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内根—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在拟南芥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翟华伟;拟南芥隐花素调控分枝发育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韩娇;一个拟南芥抗寒和抗旱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正义;一个调控拟南芥抗寒/抗旱的基因功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莫基浩;拟南芥根细胞壁中的果胶含量对植物抗镉胁迫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6 丁正洁;拟南芥叶绿体J-蛋白突变体鉴定及功能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军;拟南芥中HY5-MIR858-MYBL2调控途对花青素合成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8 陈玉;拟南芥、水稻突变体与野生型砷吸收和转运的差异[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雷丹丹;铁转运蛋白MbNramp1基因的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 10 杨本光;高渗胁迫下拟南芥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筛选与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耿挺;“拟南芥”展现微重力下的生长秘密[N];上海科技报;2023年 2 本报记者 陆成宽;拟南芥和水稻种子成功萌发[N];科技日报;2022年 3 记者 张泉 李国利;我国在问天实验舱开展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N];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 4 本报记者 齐芳 颜维琦;太空旅行120天,水稻和拟南芥有何变化[N];光明日报;2022年 5 记者 陆成宽;搭乘神舟十五号进入太空 拟南芥在空间站长出嫩芽[N];科技日报;2022年 6 特约记者 杜巍巍 通讯员 杨岑;湖北首次确诊“野生型淀粉人”[N];健康报;2022年 7 记者 毛黎;生物钟参与拟南芥生长调控[N];科技日报;2007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梅子仪;蛋白质组学破译“生命密码”[N];南方日报;2024年 9 本报记者 张佳星;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加速发展[N];科技日报;2024年 10 记者 田瑞颖;厦门大学等 研发超高灵敏度定量蛋白质组学标记试剂[N];中国科学报;2023年
相关知识
RNA Pull Down和RIP的技术应用:ELF18诱导的lncRNA ELENA1与MED19a互作增强拟南芥免疫反应
ABA(脱落酸)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ABA与隐花色素CRYl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
植物学进展集锦| NPQ、水稻早期胚乳和胚胎发育调控、水稻源库关系调控、细胞分裂素与番茄免疫和真菌病原抗性
SlARF5基因在调节植物花器官发育、植株高度和植物开花中的应用
利用拟南芥隐花色素 2 光遗传学诱导 caspase
拟南芥成花时间调控
杨洪全团队揭示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CRY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的功能和机制
园艺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汇总
Nature Plants: 杨洪全团队揭示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CRY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的功能和机制
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综述
网址: 拟南芥野生型与隐花素突变体光调节的蛋白质鉴定与聚类分析(英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8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