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桂 树

桂 树

桂 树 ||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桂花树

如果说起秋天的味道,一则是水稻收割完弥漫在田间的禾香,二则便是中秋节前飘散在风中的桂香,所谓“八月桂花遍地香”,可真是一点都不假。秋雨来临之前,桂花便早早地开了,闲逛时,院子里熟悉的香味告诉我,中秋节在来的路上了,这时的桂花开的还不是那么繁茂,花苞与花并存,而当一场秋雨过后,桂花便在一夜之间开的繁花似锦,姿意盎然,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挨挨挤挤,笑意盈盈,一滴滴晶莹的小水珠挂在花瓣上,柔软的就像是还未睁开那睡意惺忪的眼睛的少女肌肤一般。太阳还未出来,水珠里却已被桂花映照得满是金光。

桂树,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东部,后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桂花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被视为传统名花,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其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搭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记录桂树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山海经·南山经》中说: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皋涂之山多桂木。

屈原的《九歌》中记载:“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图片

↑ 9月中旬,盛开的桂花,此株为银桂。2023年摄于陕西勉县

西汉时期,桂花作为珍稀名贵花木,多被各地以贡品的形式献给王室,植于帝王宫苑。《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

陕西南郑圣水镇圣水寺中的一株汉桂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曾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如今古汉桂主干髓部已枯烂,相关部门就围绕主干砌墙填土,筑成土台,将主干全部埋入土里,取而代之的是它所发的一个新枝,这棵古汉桂,曾经是中国十大名树之一,也是汉中市的市树。在勉县定军山下的武侯祠诸葛亮墓前,两棵东汉末年的汉桂,树龄已达1700余年,分别位于诸葛亮墓冢西头两侧,被称为“护墓双桂”。

图片

↑ 位于勉县武侯墓旁的两株汉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开始进入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中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

隋唐以后,桂花被广泛栽培,至宋代已步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形成了苏州、杭州、成都、咸宁、桂林五大桂花产区。1771年,中国的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图片

↑ 9月中旬,正待开放的桂花,此株为金桂。2023年摄于陕西勉县

唐代李德裕在《平泉山居记》中有引种栽培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的记载。北宋苏轼的《格物粗谈》中对桂花的生长习性做了描述。南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桂花的嫁接与育种技术。明代俞宗平的《种树书》中记载了桂花嫁接与压条繁殖技术,为后来桂花盆景的制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介绍了寒冷地区种植桂花的经验,对桂花的向北分布进行了有益探索。宋代陈景忻的《全芳备祖》中记载了桂花品种丹桂。明清时期,关于桂花品种的记载逐渐增多,并以花色、花期等性状为标准,开始记载桂花的类别分类。

图片

图片

↑ 9月中旬,正待开放的桂花,此株为银桂。2023年摄于陕西勉县

桂花因其香和其形,在古代备受诗人们的青睐,是激发诗人灵感的最佳素材,也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在各类诗中都见到其身影,成为主角之一。

图片

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李白《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指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来衬托春山的静。

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

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图片

可以说,如果没有桂花,历史上不知道要少多少古诗名作。

翻开《中国植物志》(1992年版)第61卷 107页,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桂树的生物学特征做了如下记载:

(木犀),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广泛栽培。花为名贵香料,并作食品香料。

图片

↑ 桂花标本,1957年采集于湖北,采集人付国勋,张志松,标本现馆藏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作为木犀科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桂花的学名就叫木犀。木犀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发现的约29属600种,中国有12属约176种,我们常见的茉莉、女贞、素馨、木犀、丁香、连翘等属于木犀科植物,桂花便是木犀属中最具代表性的,学名便叫木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又当属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

金桂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开花多又整齐,并有浓香。初花期黄色,盛花期转金黄或橙黄色。银桂叶片较长,色淡而薄,叶缘波状起伏明显。枝叶均较稀疏,香气比金桂稍逊,初花期乳黄色,盛花期会转成银白色。丹桂颜色最深,也就是 我们平时说的红桂,花开为红色,具有很浓郁的香味。四季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年内除严寒酷暑外,均能开放少量花朵,而以秋季开花最多。初花期乳黄色,盛花期渐转柠檬黄色至乳白色,香味较淡。月桂的形态与四季桂非常相似,经常容易混淆,但月桂相较于四季桂最大的不同就是月桂能结实,果实是黑色的。

图片

↑ 丹桂、金桂、银桂花色的区别,一目了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 月桂果实,成熟之后,果实是黑色的。

而在无花期,我们可以通过叶片来进行区分。四季桂叶片稍圆润,几乎没有尾尖;而金桂、银桂、丹桂的叶片相对狭长,有明显尾尖。四季桂为丛生灌木状,而金桂、银桂、丹桂为乔木或小乔木;从叶片颜色上来看:丹桂叶片正面颜色最深,为墨绿色;金桂次之,为深绿色;而银桂叶正面色最浅,为青绿色,在光线暗的情况下,叶色区别更明显(叶正面颜色深度:丹桂>金桂>银桂);从叶片质感上来看:丹桂叶片最厚,金桂厚度次之,而银桂最薄(叶片厚度:丹桂>金桂>银桂);从叶片形状上来看:丹桂叶片较狭长,尾尖更明显,叶缘有细密锯齿或全缘;金桂叶片稍宽大,叶片上部有疏锯齿下部全缘;银桂叶片长椭圆形,叶缘无锯齿或呈浅波浪起伏。

图片

↑ 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叶片形状的区别。

倘若你喝过桂花粥或者吃过桂花糕,也许就会对桂花喜爱至极。李清照曾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诗句来赞美桂花,说它是花中之最,桂花的色泽并不单一,红色、淡黄色、白色较为常见,而三者之中,又以金黄色香气最为浓郁。桂花的香气极不容易散去,其他的花落下去大多都是开败而衰,而桂花,即使掉在地上,也还是花香四溢。初中时候,学校有好几株桂树,但是校门口有两株大桂树确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大门前一面一株,生的相当标致,开花时节,整个校园都充满着香气,几天下来,树下就成了一片金黄,夹杂些许轻红,女生们喜欢把它们从泥土中一瓣一瓣地筛出来,放在文具盒里,打开文具盒,就像整株的桂花都被带到了座位上,而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桂花的气息,真可谓零落春泥,犹香满乾坤。

图片

↑ 凋零的丹桂,颇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感。2023年9月摄于陕西勉县。

作为南方的大众小吃,将大米、糯米与桂花结合的桂花粥与桂花糕,别看食材简单,却大有裨益,医书记载,桂花可清热除秽,醒脾悦神,治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积滞肠胃、蕴而化热、浊热重蒸所致的牙痛、口臭。对痰湿困难、胃口不开、痰盛、喘咳,也有治疗作用。曾经远在南京的朋友告诉我说,南京的桂花也是随处可见,不仅中山陵有桂花,隐没在大街小巷的桂树更是数不胜数,每到桂花开放时节,南京城内便会弥漫着桂花的芳香,怒放的桂花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起桂花糕。南京的桂花糕不仅式样漂亮、口感酥软,而且透着一股特别的清香,即使吃完了,香气还经久不散。凉风习习的秋天吃桂花糕正是时候,嚼着酥软的桂花糕,含着桂花的清香,那是何等享受。一次不经意间,我在在外地尝到桂花糕,感觉真是上佳美味,童年里向往的传说便得以验证,让我不禁欢喜了一阵。但回家后自己却从未做过,因为我觉得那得有些传统才能做出来的东西,倘若方法不对,食材不对,出来可能就会是黑暗料理了。

图片

↑ 桂花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桂花对于我们汉中地区来说,可谓是司空见惯,大街小巷,家庭院落,见到最多的就是桂花树,童年时代,老屋外面就有一株桂花树,树干不大,长得郁郁葱葱,但因为不会修建,所以树型不怎么好看,那时桂花树非常值钱,一颗碗口粗的桂树如果长得有造型,可以卖到上千元,有点年头的树能上万,能卖上价钱的桂花树必定是锅盖头,树干离地一两米是没有枝桠的,在我们村卖过的最高的桂树价格大概是5000块左右,那是一株长了几十上百年的老桂树,树干有两个碗口粗,买家雇人花了几天时间才把它挖出来,真可谓是一株发财树,可是我们家的那株树是没有造型,有人来买,出价100块,我死活都不让家里卖,其实我们家门前还有一颗桂花树,可我就是一株都不让卖,那天买树的人都挖了一大半了,我放学回家硬是给拦了下来,把我妈气的够呛,但是桂树却保留了下来,后来我妈也对桂树照顾有加,春天的时候,给它施了肥,然而就是那次施肥让桂树再也没能萌出新芽,叶子一天天发黄,直到掉光,我妈说可能是烧了根,要是当初卖了还能得点钱。

图片

↑ 公园里常见的桂花树锅盖头造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北方上大学的那几年,高大的桂树基本上没有见到过,只是偶尔在花坛里见到一些低矮的四季桂,长得稀稀拉拉,2015年在成都的时候,小区里种得最多的就是桂花树,行道树也是桂树,去成都的时候正是阳历9月,过去不久便是中秋节,我从住的地方出来,看到小区里的桂花满了枝头。成都的行道树便是桂花,而且大多都是红桂,也就是丹桂,想起最浓,放眼望去,整个街道两边都是红色,偶尔也能见到金黄色的桂花夹杂其中,在成都走在哪里都弥漫着一股桂花的清香,我曾经摘过一些新鲜桂花泡水喝,味道也是着实不错,只不过香气似乎在水里就变淡了许多,所以我觉得还是闻起来更为让人心动。

图片

↑ 成都桂花巷。桂花巷是清代满城中的一条胡同,因为栽种有丹桂而命名为丹桂胡同,民国初年改为桂花街。因为与南城的桂花街同名,所以又改名为桂花巷,沿用至今,如今的桂花巷仍然栽种着桂花,巷内两边树木郁郁葱葱(如今巷子里的桂花大多是新移栽的,曾经被中纪委点名的砍树事件便发生在这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八月丹桂飘香的时节正是汉中地区收割水稻的时候,金黄的水稻与桂花同时映入眼底,桂花肆意地开了又落,田地里,骄阳似火并未让勤劳的人们望而却步,光着黝黑膀子的男人们,戴着草帽的女人们散落在田野里,用镰刀把水稻一丛丛地割倒,然后用打谷机脱粒,打谷机轰鸣的嗡嗡声是初秋里最好的音符,十多年前,村里几乎没有楼房,所以家里都没有晒谷子的地方,公路两旁的水泥路便成了最好的扬场之地,我们村的田地毗邻211国道,一到打谷子的时候,省道的一半都会被稻谷占据,人们将顶着烈日脱完粒的谷子用背篓背上公路,然后去芒、筛火眼包(其实是稻曲病,,谷穗上有谷粒膨胀成黑绿的爆米花状,有毒),我们家离乡政府很近,乡政府里面有好几段水泥路,所以每次我们邻近乡政府的几家只会在公路上晒一两天便收回家,然后去乡政府院子里晒,每天早上,母亲用大背篓背上谷子,我就用小背篓,上千斤的谷子将道路铺的金黄,中午我们会去翻晒,到傍晚就往回收,一直要持续好几天。

图片

↑ 处于盛花期的丹桂。2023年9月摄于陕西勉县

那时乡政府院子里有一株大桂花树,是红桂,也就是丹桂,树型标致,长得俊俏,村里不管是谁看到那株桂树都会赞叹不已,而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总是想要去攀折几枝的,树太高,我们根本探不着,可我们总有办法,跟着父母收完谷子之后,我们就偷偷地爬到树上去,挑那花多,新开的枝条,乡政府的值班人抓住过我们好几次,但是它们对我们这些孩子毫无办法,顶多批评教育几句,后来乡政府被撤并,人们渐渐地修了砖房,再也没有人去里面晒谷子了,而那棵桂树也不知道在哪一年不见了,曾经欢乐的乡政府大院忽然就变得冷清萧条起来。

图片

↑ 处于盛花期的金桂。2023年9月摄于陕西勉县

于是,那些散落在稻谷里的桂花,便将我的整个童年都映照得金黄璀璨起来。

https://mp.weixin.qq.com/s/8Sdc1UtOQ3JiWBUK2QdDSQ

相关知识

10公分桂花树 高杆金桂丹桂 园区风景树 庭院景观美化
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籽桂,哪个品种桂花最贵?
大家都来种县树 桂花园里桂花香——我县举行义务植树活动暨桂花园奠基仪式
说说这株变异的金桂
求问日香桂花期
桂花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如何区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
桂花长庚桂八月桂供应商
最晚的秋,最香的桂!
中秋传说“吴刚伐桂”,他伐得是什么桂?

网址: 桂 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98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关于春节的春联
下一篇: 中秋前后桂花香,桂花虽小,用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