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红豆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豆杉繁育与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2.红豆杉:是红豆杉目、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一种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
3.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时,部分会种植红豆杉造林,但是种植较多的红豆杉则需要对其进行繁育以及后期的移栽,通过移栽实现造林,因此对于红豆杉发育的成活率等是后期造林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红豆杉成活率而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繁育与造林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红豆杉繁育与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插条采集,采集季节在春季萌动前,选择从优良母树树冠中、上部1-2年生粗状枝条或伐桩萌生条为插条,采后应立即放入盛有少量水的桶中,使插条基部浸泡在水中;
8.s2,插穗的剪截,对采集的插条进行剪截,剪截成当年枝或带一段前一年枝的插穗,将插穗剪成马耳形单斜面的切口,以利于直插,长度为15-20cm;
9.s3,插穗的处理,经过剪截的插穗,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扦插前催根处理,以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10.s4,基质的选择和处理,选用蛭石、珍珠岩、泥炭中的一种与其他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才能作插壤使用;
11.s5,扦插,将插穗插入土壤的针叶去掉,深浅度4cm,再用手挤压插穗基部插壤,使插壤与插穗紧密相接;
12.s6,扦插后的管理,对插穗水分管理、温度控制管理、施肥管理、光照条件管理、空气条件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越冬防寒管理;
13.s7,苗木移植管理,红豆杉扦插苗木于第三年早春进行移植,起苗过程中,要严防苗木失水,要随起苗、随分级,特别注意保护好根系,起带土坨的苗木,严防土坨松动和散落,移植床要搭遮荫棚,然后浇水、施肥、消毒、防病、除草、越冬田间管理;
14.s8,包装、运输与贮藏。
15.优选地,所述插穗处理的方法为:
16.(1)消毒与防腐处理
17.3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浸泡插穗10分钟,阴干;0.05%-0.1%浓度硝酸银溶液浸插穗10秒钟,阴干;0.1%-0.3%高锰酸钾溶液对插床消毒;
18.(2)生长调节剂及维生素处理
19.扦插前使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生根剂及维生素处理插穗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条的生根率、成活率,取15~20cm的插穗,放入浓度为50-100ppm的
∝
~萘乙酸或abt-1号生根粉的药液中浸泡,浸泡时间12-24小时,浸泡深度为5cm,把处理好的插穗以5cm
×
5cm的株行距扦插在插床上,扦插深度为4cm;
20.(3)营养处理
21.用糖类与生长素并用,能取得较好的生根效果,蔗糖浓度2%-10%和生长素浓度5-10mg/l混合溶液浸插穗基部12-24小时即可。
22.优选地,所述蛭石用于基质的蛭石是经过焙烧而成的膨化煅烧制品,膨化后体积增大15-25倍,体质轻,容重为60-250kg/m3,孔隙度大,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气、透水、保肥的作用。
23.优选地,所述珍珠岩用于基质的珍珠岩石也是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膨化制品,与蛭石一样,导热系数小、体质轻,容重为100kg/m3、孔隙度大,为46%-53%,同样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气、透水、保肥的作用。
24.优选地,所述泥炭是沼泽植物枯枝落叶及根系经多年水渍后炭化的产物,具有炭化粗纤维和大量有机质,孔隙度较大,通透性和保温效果良好,也是较好的扦插基质。
25.优选地,所述s4中混合处理方法为:
26.a.沙土的配合,选作扦插用的沙子,其沙的粒度通常在0.25-0.5mm,与腐质土30%+有机肥料15%-20%进行充分混合;
27.b.腐殖质土的配合,扦插用腐殖质土的配合,含腐殖质土60%+沙40%;
28.c.泥炭土的配合,从沼泽地开采的泥炭,干燥后能吸收比本身干重重15-25倍的水分,而且吸足水后能慢慢地将水释放出来,给扦插带来特殊作用;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与沙等量混合后作扦插基质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
29.d.其他基质的配合,蛭石、珍珠岩颗粒基质,虽可以单独用作扦插基质,但由于缺乏营养,需经常加入营养液才能作插壤,加入各种具有营养成分的基质,如壤土、腐殖质土、泥炭土,基质与其混合作为插壤。
30.优选地,所述s8中包装具体为:将苗木放在塑料薄膜袋内,在苗根部敷以湿木屑保湿,外套麻袋、布袋或纸箱,在低温下存放或运输15-20天,仍能保持苗木的活力。
31.优选地,所述s8中运输具体为:大量苗木外运采用汽车运输,苗木须在5-10℃温度条件下运输,可采用加冰降温的办法。
32.优选地,所述s8中贮藏具体为:入库前,苗木经1:1:300配比的波尔多液浸蘸、阴干。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4.本发明通过插条采集、剪截以及扦插后的对插穗水分管理、温度控制管理、施肥管理、光照条件管理、空气条件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越冬防寒管理,可以保证红豆杉扦插苗木的成活率,宜于培育用材林,用于林地混交林营造,可扩大东北红豆杉的种群。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一种红豆杉繁育与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s1,插条采集,采集季节在春季萌动前,选择从优良母树树冠中、上部1-2年生粗状枝条或伐桩萌生条为插条,采后应立即放入盛有少量水的桶中,使插条基部浸泡在水中;让其吸水补充蒸腾失去的水分,以防插条萎蔫,在运输途中,防止伤热;
38.s2,插穗的剪截,对采集的插条进行剪截,剪截成当年枝或带一段前一年枝的插穗,将插穗剪成马耳形单斜面的切口,以利于直插,长度为15-20cm;
39.s3,插穗的处理,经过剪截的插穗,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扦插前催根处理,以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40.所述插穗处理的方法为:
41.(1)消毒与防腐处理
42.3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浸泡插穗10分钟,阴干;0.05%-0.1%浓度硝酸银溶液浸插穗10秒钟,阴干;0.1%-0.3%高锰酸钾溶液对插床消毒;
43.(2)生长调节剂及维生素处理
44.扦插前使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生根剂及维生素处理插穗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条的生根率、成活率,取15~20cm的插穗,放入浓度为50-100ppm的
∝
~萘乙酸或abt-1号生根粉的药液中浸泡,浸泡时间12-24小时,浸泡深度为5cm,把处理好的插穗以5cm
×
5cm的株行距扦插在插床上,扦插深度为4cm;
45.(3)营养处理
46.用糖类与生长素并用,能取得较好的生根效果,蔗糖浓度2%-10%和生长素浓度5-10mg/l混合溶液浸插穗基部12-24小时即可
47.s4,基质的选择和处理,选用蛭石、珍珠岩、泥炭中的一种与其他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才能作插壤使用;
48.所述蛭石用于基质的蛭石是经过焙烧而成的膨化煅烧制品,膨化后体积增大15-25倍,体质轻,容重为60-250kg/m3,孔隙度大,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气、透水、保肥的作用;
49.所述珍珠岩用于基质的珍珠岩石也是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膨化制品,与蛭石一样,导热系数小、体质轻,容重为100kg/m3、孔隙度大,为46%-53%,同样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气、透水、保肥的作用;
50.所述泥炭是沼泽植物枯枝落叶及根系经多年水渍后炭化的产物,具有炭化粗纤维和大量有机质,孔隙度较大,通透性和保温效果良好,也是较好的扦插基质;
51.所述s4中混合处理方法为:
52.a.沙土的配合,选作扦插用的沙子,其沙的粒度通常在0.25-0.5mm,与腐质土30%+有机肥料15%-20%进行充分混合;
53.b.腐殖质土的配合,扦插用腐殖质土的配合,含腐殖质土60%+沙40%;
54.c.泥炭土的配合,从沼泽地开采的泥炭,干燥后能吸收比本身干重重15-25倍的水分,而且吸足水后能慢慢地将水释放出来,给扦插带来特殊作用;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与沙
等量混合后作扦插基质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
55.d.其他基质的配合,蛭石、珍珠岩颗粒基质,虽可以单独用作扦插基质,但由于缺乏营养,需经常加入营养液才能作插壤,加入各种具有营养成分的基质,如壤土、腐殖质土、泥炭土,基质与其混合作为插壤。
56.s5,扦插,将插穗插入土壤的针叶去掉,深浅度4cm,再用手挤压插穗基部插壤,使插壤与插穗紧密相接,以免透风影响生根成活;
57.s6,扦插后的管理,对插穗水分管理、温度控制管理、施肥管理、光照条件管理、空气条件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越冬防寒管理;
58.n1,水分管理,水分是插穗生根的重要条件之一,影响插穗水分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插穗蒸腾失水,二是插壤水分不足。克服的办法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对插穗地上部枝叶遮荫、套装、覆盖、喷雾等,减少插穗水分蒸腾;通过插壤灌水等保持插穗地下部充分吸足水分,不旱不涝,使植物细胞处在一种连续膨压的状态,利于插穗生根。嫩枝扦插时,则需喷雾装置,保持饱和湿度。
59.n2,温度控制管理,红豆杉最适生根的温度是20-25℃,早春扦插时的地温较低,一般开始时达不到适温要求,往往需要加温催根;夏季扦插时,气温更高,需通过遮荫降温、喷水降温等使扦插温度达到适宜状态。喷雾可迅速取得降温效果,在塑料大棚内喷雾可降温5-7℃,在最适点温度范围内插穗易生根,生长发育也好。红豆杉对遮光率的要求一般在60%-70%。
60.n3,施肥管理,插穗在生根前并不要求插壤有肥料,当插穗已开始生根,插穗内部的贮藏营养已耗尽,必须依靠新根从插壤中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供给地上部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得到有机营养的补充,促进插穗进一步生根和新梢生长,所以,当插穗已生根抽梢进入生长期,就必须对扦插苗进行追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绿枝扦插带有针叶,扦插后每间隔5-7天可用0.1%-0.3%浓度的氮、磷、钾复合肥喷洒叶面,对加速生根有一定效果。
61.n4,光照条件管理,给予绿枝扦插苗适宜的光照,有利于叶片及时制造碳水化合物,大大缩短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并且苗木生长健壮。
62.n5,空气条件管理,在扦插过程中要求空气通风良好,所以扦插繁殖时,需要定期通风,促进室内气体交换,同时也可以调节温度。
63.n6,病虫害防治管理,根据病虫害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预防和治疗,是使苗木健康生长的必要措施。
64.n7,越冬防寒管理,温室大棚扦插育苗,可通过加温、覆盖等加以保护越冬
65.s7,苗木移植管理,红豆杉扦插苗木于第三年早春进行移植,起苗过程中,要严防苗木失水,要随起苗、随分级,特别注意保护好根系,起带土坨的苗木,严防土坨松动和散落,移植床要搭遮荫棚,然后浇水、施肥、消毒、防病、除草、越冬田间管理;
66.s8,包装、运输与贮藏;
67.所述s8中包装具体为:将苗木放在塑料薄膜袋内,在苗根部敷以湿木屑保湿,外套麻袋、布袋或纸箱,在低温下存放或运输15-20天,仍能保持苗木的活力;
68.所述s8中运输具体为:大量苗木外运采用汽车运输,苗木须在5-10℃温度条件下运输,可采用加冰降温的办法;
69.所述s8中贮藏具体为:入库前,苗木经1:1:300配比的波尔多液浸蘸、阴干;暂时不外运苗木,必须进行有效的贮藏保护,苗木是活体,贮藏期间仍然进行着呼吸、生理代谢活动,如果苗木带菌或贮藏库不洁净,容易产生病害使苗木死亡,因此入库前需要上述处理。
70.其中,播种育苗技术标准
71.m1、采种与种子处理,红豆杉种子千粒重45g,种子繁殖可于9月采集成熟种子,搓去假种皮,洗净,浸泡后与湿河砂混合贮藏,经暖湿-冷湿变温层积处理,再投入暖房人工催芽后播种。
72.m2、播种及苗期管理,一般4月下旬播种,播种量50g/m2,每亩苗床用种约18kg。播种时要平整床面,灌透底水,种子播在床面后用木辊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厚度1-1.5cm。播种后于苗床上方搭遮荫棚,透光率15-20%。勤浇水保持湿度,按时除草间苗。通常播种后20-30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喷洒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洒1次,共喷洒5-7次,防止幼苗立枯病。当年苗高5-10cm,需留床2年。苗床越冬需加保护,可在上冻前于苗床上方安放拱架,上罩塑料薄膜,再覆盖草帘或其它遮盖物,也可利用土壤防寒。
73.m3、苗木移植,第三年进行移植,幼苗移植于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进行。采用露地苗床,宽1.1m,高20-25cm,基质用腐殖土,深耕、耙碎、整平,密度按200株/
㎡
移栽,栽植后浇透水,此后需浇水保湿,适时除草、松土、追肥,可施腐熟有机肥和硫酸铵,喷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烧伤苗木,7月份施用钾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在移栽苗床培育3年,期间需控制遮荫度,最后一年采用全光下管理,进行练苗,产出成苗可供上山造林。
74.红豆杉种子繁殖周期长,但实生苗具有高生长优势,宜于培育用材林,用于林地混交林营造,可扩大东北红豆杉的种群。
75.其中,对于造林技术的标准如下:
76.l1、造林地调查设计,造林前进行造林地踏查选设,造林小班区划,立地、立木、植被、气象等因子调查,编制调查设计说明书,造林设计汇总表,提出造林技术措施、作业成本概算,绘制造林地平面图,建立造林技术档案,造林地选设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郁闭度0.5左右的有林地或疏林地为宜。
77.l2、清林整地,首先,对选设好的造林地进行清林割带,割除灌丛、杂草,带宽4-8m,顺坡纵向排列,带内珍贵幼树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保留。荒山荒地,采用窄带清理,割带宽度2m。
78.整地:采用穴状整地,用三刃镐铲除草皮后,按直径50cm深25
㎝
刨穴,穴面土刨碎,去除杂物。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秋进行。土质脊薄地带要进行穴内客土或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
79.l3、植苗造林,利用东北红豆杉进行造林,选用4-5年生优质壮苗,实生苗或扦插苗都可以,株行距2x2m、3x3m、4x4m。植苗时间以春季为主,土壤化冻深度达20
㎝
以上时即可进行植苗造林。植苗技术要领:将苗木置于苗木罐内,罐内盛配置好的保苗剂,深度以浸过苗根部为宜。按十二字诀“挖大坑、栽正中、不窝根、踩实成”植苗。秋季造林在苗木浆液停止流动后,土壤结冻前进行,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灌溉,确保苗木成活和生长。
80.l4、补植,造林第二年春,对死亡苗木进行补植,也可以雨季用容器苗补植,第三年仍然要进行补植。
81.l5、抚育管理,
82.(l1)新植林抚育:抚育5年7次,按2、2、1、1、1次进行,主要用镐头镰刀进行扶正、培土、扩穴、除草、割灌。
83.(l2)幼林抚育:造林5年后进入幼林期,进行透光抚育,每年进行1-2次割灌、除草,清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杂草。
84.(l3)上层抚育:林冠下造林十年左右进行第一次上层抚育,伐除影响红豆杉生长的上层林木,抚育强度因林制宜,以后每隔十年进行一次,最终伴生树种比例保持30-40%为宜。采伐作业要严格按调查设计和安全规程进行。
85.l6、越冬防寒,东北红豆杉全光下造林1-2年幼树,需采取越冬防寒、防止生理干旱技术措施,防护材料:草、草帘、土、雪皆可。十一月中下旬防护,翌年春萌动前撤除。
86.l7、病虫鼠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搞好预测预报,制定防治技术措施,及时防治。每年十一月至翌年四月造林地投药灭鼠,投药量、次数视害鼠密度而定。东北红豆杉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但有鼠害,提前预防,要注意监测,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技术措施。
87.l8、护林防火,造林地设置护林防火检查站与看护房,安排专人看护,全天候进行监测,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88.l9、成活率、保存率调查,造林第一年秋进行当年成活率调查,造林第三年、第五年秋进行保存率调查,分别记入造林技术档案。
8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效果研究
《山茶花盆载与繁育技术》
红豆杉种植管理方法及幼苗管理与出圃造林
东北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
一种花卉苗木扦插繁育方法与流程
一种野生短花针茅种子繁育方法与流程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26页)
一种荒漠区花棒的育苗造林方法与流程
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及其种子繁育方法与流程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红豆杉繁育与造林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03209.html
上一篇: 南方红豆杉的繁殖方法 (2).d |
下一篇: 客厅红豆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