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理论】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如何影响花卉生长的?

【理论】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如何影响花卉生长的?

光照(阳光、灯光也可以)是花卉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质的能量源泉。因为花卉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没有光照就没有花卉的存在。

照对花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的组成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Lux或Lx)。阳生花卉、阴生花卉、中生花卉也是根据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同而划分的。(详见花卉分类-一对光照强度分类)关注叫叫养花日后课程我们将会详细介绍如何判断花卉是喜光还是耐阴的方法。

1

光照强度的变化:

(1)与海拔有关: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强。例如北京就没有海南光照强度大,上海就没有西藏光照强度大。很多瓜果蔬菜花卉都是海南和西藏的好吃好看。

(2)我国处于北半球,一年中:夏季光照最强,冬季最弱。

(3)一天中:中午最强,早晚最弱。

2

光照强度的影响

(1)影响光合作用:自然条件下,夏季晴天中午露地的照度为10万lx,冬季约为2.5万lx;叶片在3000-5000lx光照强度时即可开始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18000-20000lx的光照条件。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光合作用会停止或减弱。 

(2)引起植株形态解剖上的变化:如叶片的大小、厚薄、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肉结构和花色淡浓。

(3)光照过强(夏季的光照一半就够了):会使植物同化作用减缓,也就是说生长减缓。同化作用(assimilation)是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即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因为是把食物中的物质元素存入身体里面,故谓“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简单说,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

(4)光照不足(如室内北面房间): 一般植物的最适需光量大约为全日照的50-70%,多数植物在50%以下的光照时生长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同化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植株徒长,节间延长,花色及花的香气不足,分蘖力减小,易感染病虫害。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5)影响花卉的开花期:半支莲、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开花,紫茉莉、晚香玉在傍晚时开花,昙花在夜间开花,牵牛在每日的早晨开花,多数花卉晨开夜闭.

(6) 影响花色:一般颜色鲜艳的花都是喜欢光照强度大的,例如紫红色的花是由于花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而花青素必须在强光下才能产生。又如蓝白矮牵牛实验表明,随温度升高蓝色部分增加;随光照强度增大而白色部分增加。

(7) 影响叶色:在绿色观叶花卉中,有些花卉叶片中常呈现出黄、橙、红等多种颜色,有的甚至呈现白色斑块,这个是由于叶绿体所含的元素不同,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合成的多的叶片就呈现绿色,叶黄素合成的多就呈现黄色,胡萝卜素合成的多就呈现橙红色。

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长度(Day-Length)是指白昼光照的持续时间,又称日长、昼长。光照长度影响:开花、种类的分布、休眠、球根的形成、节间的伸长、叶片发育和和花青素的形成。昼夜交替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变化规律即为光周期现象,它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除开花外,块根、块茎的形成,叶的脱落和芽的休眠等也受到光周期(指一天中白昼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的控制。植物对周期性的、特别是昼夜间的光暗变化及光暗时间长短的生理响应特点。尤指某些植物要求经历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形成花芽的现象。但其他生理活动也受光周期影响根据光周期特性可将花卉分为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详见:花卉分类-短日性花卉、长日性花卉、中日性花卉)。

1

影响花卉种类的分布:

(1)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全年的日照长度均等、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2)温带地区的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

2

影响休眠:

一般短日照促进休眠,长日照促进生长。但是像仙客来、水仙、郁金香、小苍兰等则是长日照会促使其进入休眠,

3

影响营养繁殖:

有的种类在长日照下才能进行营养繁殖,如虎耳草的匍匐茎的发育、落地生根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4

影响块根和块茎的形成:

短日照促进某些植物块根和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如菊芋、大丽花、秋海棠、美人蕉、晚香玉、唐菖蒲等。

根据光照长度变化对花卉进行控光可以达到控制花期的效果:

(a)短日照处理法

在长日照的季节里(夏天),要使长日照花卉延迟开花,使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都需遮光。处理时可用黑布或黑色塑料布将光遮挡住,人为造成短日照条件.如一品红本来是短日照花卉12月中旬才能开花,可是夏季在下午5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置于黑暗中40天(处理前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也可开花,这叫提前开花。(具体操作方法请关注以后的课程)

(b)长日照处理法

在短日照的季节里(冬天),要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使短日照花卉延迟开花都需人工辅助光照。处理时在太阳下山之前,把电灯打开,延长光照5-6个小时;或在半夜用辅助灯光照1-2小时,以中断暗期长度,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如菊花本来也是短日照花卉秋天就开花了,但是在9/上-11/上进行人工辅助光照,可在春节前开花,这叫延迟开花。(具体操作方法请关注以后的课程)

(c)颠倒昼夜处理法

有些花卉的开花时间在夜晚,给人们的观赏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昙花,它总在晚上开放,从绽开到凋谢至多3-4小时,所以只有少数人能观赏到昙花的艳丽丰姿。处理时可把花蕾已长至6-9厘米的植株,白天放在暗室不见光,晚上7时至翌日上午6时用100瓦的强光给予充足的光照.一般经过4-5天的昼夜颠倒处理后,就能改变昙花夜间开花习性,使之白天开花.

(d)遮光延长开花时间处理法

有部分花卉不能适应强烈的阳光,特别是在含苞待放之时,用遮阳网进行适当的遮光或把植株移到光强较弱的地方,均可延长开花时间。如杜鹃、牡丹、月季、康乃馨等。

光的组成对花卉的影响:

光的组成是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成分,根据测定,太阳光的波长范围主要在150-4000nm,其中可见光(即红、橙、黄、绿、蓝、紫)波长在380-760nm之间,占全部太阳光辐射的52%,不可见光即红外线占43%,紫外线占5%。

可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橙光和蓝紫光,而绿光几乎全被反射所以大都叶片是绿色。

普通灯光容易向上徒长就是因为没有像太阳一样的紫外线紫,可以更换红光和蓝紫光补光灯。

1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经实验证明:红光、橙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发育。

相反,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植物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发育。蓝色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而短光波的蓝紫光和紫外线能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紫外光还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

植物同化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和橙光,其次为黄光,而蓝紫光的同化作用效率仅为红光的14%,在太阳直射光中红光和黄光最多只有37%,而在散射光中却占50-60%,所以散射光对半荫性花卉及弱光下生长的花卉效用大于直射光,但直射光所含紫外线比例大于散射光,对防止徒长,使植株矮化的效用较大。一般高山上紫外线较多,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所以高山花卉的色彩比平地的艳丽,热带花卉的花色浓艳亦因热带地区含紫外线较多之故。

2

不同光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光对花卉的种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有些花卉的种子,曝光时发芽比在黑暗中发芽的效果好,一般称为好光性种子,如报春花、秋海棠等,这类好光性种子,播种后不必覆土或稍覆土即可。有些花卉的种子需要在黑暗条件下发芽,通常称为嫌光性种子,如喜林草属植物。这类种子播种后必须覆土,否则不会发芽。

养花问题随时留言,或者公共号直接回复;或者加张老师个人微信号(13910970128但必须要备注您是谁)

支持原创

支持有质量的花卉知识

相关知识

万物生长靠太阳,花与光照有什么内在关系
养花必会知识:光照对花卉生长的重要性!
直射光、散射光到底是什么?哪种光照养花更好?
光照对花朵生长的影响有哪些
光照对花有什么影响 光照对花朵生长的影响有哪些
光照对于花卉植物的生长影响
园艺大师的几个养花小技巧
光照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哪些花是长日照,哪些是短日照呢?
光照对花卉有何影响?了解了这些,植株旺盛,花开艳丽

网址: 【理论】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如何影响花卉生长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了解光强才能养好花!犯二全面解析
下一篇: 养花光照越多越好吗?别冲动,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