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花文化的曙光先秦时期,是花卉神话萌发、盛行的时期,也是中国插花的肇始期,中华花卉文化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生根、发芽。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由于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开始赋予植物以各种吉祥的寓意,开拓了对植物进行拟人化、人格化的先河。同时折枝花(即今之切花)已广泛应用在社会活动及先民的生活中,如敬神祭祀、以花传情、以花饰体、装饰房屋、制作衣裳、国礼馈赠等应用形式。出现了插花艺术的原始雏形——非容器礼仪插花形式,虽无章法和技巧,但充分表现出先民对花木的由衷热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浪漫情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在印度佛教传入和传播之前,在中国,折枝花已经广泛应用,已有非容器的初级礼仪插花形式的出现,这在《诗经》与《楚辞》中多有记载。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先秦时期的花文化1.以花传情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在上巳节(农历三月的第一巳日,主要进行祭祀、沐浴和踏青活动),当时郑国的青年男女在祭神之后,到河边踏青游嬉,临别时采集芍药花相赠,以传递情意。芍药花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花”。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2.以花祭祀 屈原《楚辞·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完成了祭祀典礼,大鼓齐鸣,少男少女传送花束,轮番起舞送神。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屈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洁白的祭席以白玉为瑱(压的意思,此处的玉瑱指的是压席的玉器),敬神的琼花花束多么芬芳。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3.以花制衣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剪裁荷叶制成上衣,拼合莲花做好下裳。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4.以花饰体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把辛夷装饰在车上,高挂着布满桂花的旗帜,冠盖着石兰的车,杜蘅垂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5.佩花示德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身披江离和香芷,联结秋兰作为佩饰物。披佩香花,以示气质高雅,品格高尚。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6.以花木筑屋屈原《楚辞·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以桂木为梁,以兰木为椽,以辛夷装门楣,以白芷饰房。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7.国礼赠梅 汉·刘向《说苑·奉史》:“越国使臣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韩子顾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遗列国之君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战国时,越国使臣诸发出使梁国,觐见梁王时,手持一枝梅花相赠,被梁王之臣韩子讥笑其有轻慢之意。经诸发说明在越国赠送梅花是传递友情极贵重的礼品,梁王欣然受礼。从此,以花结谊便成为传世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谢谢
相关知识
探析中国插花的历史与文化——简评《中国插花简史》
中国插花发展简史
东方插花简史——了解中国插花的历史进程
中式插花大师孙可推新作《中国插花简史》
第四章插花术发展简史.ppt
中国传统插花发展简史
《中国插花简史》:瓶中花事,四时流光,最是动人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东方插花简史
001 走进中国插花文化
网址: 中国插花简史:先秦——花文化的曙光.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1766.html
上一篇: 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自然之美与文化 |
下一篇: 及第花在古代,古代文学中的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