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pdf

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pdf

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

第 42卷 第 4期 中 国 陶 瓷 Vol.42 No.4 2006年 4月 Apr.2006 陶瓷艺术 文章编号:1001-9642(2006)04-0069-03 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 于 剑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 333001) 【摘 要】:缠枝莲纹兴起在宋代,在元、明、清 [2] 。在语言大典上的注释是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 三代非常盛行。特别是青花缠枝莲纹作为主题纹饰或 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莲花, 辅助纹饰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面上。中国人为何如此 [3] 喜爱缠枝莲纹呢?为何特别喜爱莲花?为何喜爱缠枝 莲的花,较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 的表现形式?为何喜欢用青花来表现它呢?试对其起源 我国自古栽培荷花,无分南北。《诗经.郑风》已 和审美加以讨论。 有 “阴有荷花”,“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句。莲花 【关键词】:青花,缠枝莲纹,起源,审美 就其植物学的本质来说,只是一种生殖器官。人类对 它的喜爱和赞颂却不是之于这个生理意义。首先莲花 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缠枝纹是瓷器装饰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的根和种子可以食用且营养 的纹样形式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 价值很高,它的花、叶、茎、根、种子皆有药用价值; 纹,明代称为 “转枝”。其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 其次莲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香味淡雅,其花形 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 美丽,花姿美妙文秀雅丽,叶阔大而洒脱,茎亭亭玉 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 立,花叶茎形态规整有序对比强烈而协调,使人观之 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 心旷神怡。曹植 《芙蓉赋》叹曰 “览百卉之英茂,无 或缠枝花果纹。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缠枝石 斯花之独灵”。莲花受到中国人的广泛喜爱最根本的原 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二方 因在于它饱酿着中国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审美 连续形式的缠枝纹循环往复,变化多端且婉转流畅, 理想标准之一,也常常是人格风范的象征,故一直以来 [1] 为人们所推崇和追慕,成为文学与艺术的永恒题材之 节奏明快,因此最为常见 。 缠枝莲纹兴起在宋代,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 一。 行。它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面上,从盘、碗、瓶、壶、 文化精神规范着人们的审美创造,而绚丽多姿蕴 杯、炉、洗等等器物上皆可看到它的身影,它的广泛 涵丰富的艺术形态,也反过来改造和陶冶人们的心灵。 适应性使其和各种器形完美的结合。它被作为主题纹 以花卉植物为原形的装饰艺术,处于中华民族特定的 饰或辅助纹饰装饰着瓷器,以刻、划、印、堆塑、镂 文化氛围之中,不可避免地成为观念意识对象化产物, 空、彩绘等各种技法表现着。特别在元明清三朝缠枝 从而浸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中国的哲学 莲纹被大量装饰在青花瓷器上,受到从皇室到百姓的 是审美型的,中国人的道德观既属认识又属信仰。儒 一致喜爱

相关知识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青花缠枝牡丹花卉纹小罐赏析
乾隆 青花粉彩描金缠枝花卉纹苹果尊
寓意吉祥的清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Lot0053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菊瓣纹花浇1552万元交槌
《宁波日报》:一花一叶一乾坤——《中国古代缠枝纹装饰艺术史》读后
Lot0760 清道光 青花缠枝苜蓿花卉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花卉纹执壶

网址: 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18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分雌雄,不时玩变性
下一篇: 单倍体(n=10)植株产生平衡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