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岩国家森林公园里,一株高大的松树却在轰轰的机器声中倒下。松针变红、萎蔫下垂,这株松树已然没有生机。这是患上了“森林癌症”——松材线虫病。
3月14日,瑞安市检察院、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来到高楼镇,监督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进展。
松材线虫威胁松树“生命”
最近的一个除治点离山脚不到10分钟路程,但杂草丛生,唯一的一条路是除治工人刚踩出来的,攀爬难度大,普通人很容易跌滑。但在除治工人眼里,这里如同平路。
“这里算是最平坦的地方,其他地方凶险多了,特别是有些松树长在悬崖上,只能用安全绳把工人绑牢了爬过去处理。”施工负责人黄业爱说,“我们也是为了绿水青山作一分贡献,让子孙后代能看得到这些松木。”
现场,工人先给病死的松树拍照,再将其从底部锯倒,剥掉树桩处的树皮,随后把一条写有编号的红布绑在边上,拍照定位,最后将数据上传平台。“每一株经过除治的松树数据会上传至云端,实现全省共享。我们今天在哪里砍树,砍了几株都看得清清楚楚。”黄业爱说。
掰开松树树皮,密密麻麻的松材线虫病寄主天牛四处“逃窜”。黄业爱说:“锯倒的松树不能长时间留在山上,要及时运走除虫,剩下的树枝、树皮则要清理后及时处理,避免线虫感染其他好的松树。”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2009年我市第一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防治,但目前来看,这个病没办法根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科长苏雄说。
“检察建议”推动防治
松林是瑞安市林地面积占比较高的森林资源,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巨大。目前,瑞安市普查松林面积71.5479万亩,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7.2438万亩,发现病死松树9.9728万株,松材线虫病疫情涉及16个乡镇街道及林场,新发生疫情点呈局部连片蔓延态势,防治形势严峻。
今年1月,市检察院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高楼镇等重点乡镇开展督导检查,深入除治山场一线,掌握除治情况,以检察建议推动防治工作,完善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监管体系建设。
高楼镇等重点乡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集相关分管领导、科室会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标段及施工单位,明确施工任务、工程进度、时间节点、施工质量、现场管理、人员力量配备、施工安全等重点问题,督促施工方第一时间进场除治。
“我们还安排了人员专门定期对除治现场进行巡查监督,确保除治进度。”高楼镇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邓白墨说。截至3月14日晚,除治并清理病死松树5.9万株,有望在3月底前完成除治任务。
构建防治长效机制
据悉,松材线虫病引发松树死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每年的3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发出检察建议是为了督促乡镇街道第一时间开展除治,确保在3月底前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控制疫情蔓延。”市检察院检察官何成义说。
瑞安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针对已染病的松树,采取集中清理和常规清理相结合模式,发现一株、清理一株。自2021年12月以来,瑞安市已清理松树病死木10.2万株。针对健康的松树,采取免疫药剂注射,预防松材线虫病侵害,瑞安市每年会为约2万株松树树干打孔注药。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在开春之前集中开展,这项工作的推进也为了更好践行绿水青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讲好春天的故事。”何成义说。
接下来,市检察院将继续跟进监督,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势头,在今年秋季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双下降”。同时不断强化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协作,通过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拓展“林长+检察长”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法律监督、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为瑞安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创新做出有益探索。
相关知识
广东省检察机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公益诉讼进行时
【检察文化品牌·英吉沙】公益诉讼七色花
全国人大代表巩建丽:加强公益诉讼宣传 增强群众参与度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防范“加拿大一枝黄花” 共同守护生态环境安全
“对症下药”,迎战“松树癌症”
公益诉讼进行时|生态受损,异地修复提供新思路
高压线威胁候鸟生存:公益诉讼引发生态保护争议
保定首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纠纷公益诉讼案开庭
网址: 共同守护松树的“春天”!公益诉讼向“森林癌症”宣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29879.html
上一篇: 松木家具怎么保养 松木家具怎么翻 |
下一篇: 松树四季的变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