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涨渡湖湿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南面,属古云梦泽边缘区,湖区后逐渐演变为江汉湖群之一,江河湖相互贯通,水域辽阔,水资源丰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功能生境,孕育并保持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保护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栖息地,是四大家鱼及黄颡鱼天然的种质基地。继探索性地在河流型湿地——武汉府河湿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后,2021年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继续在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湖泊型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现为期一年的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工作按期完成,主要成果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涨渡湖湿地生态系统类型
涨渡湖湿地调查范围为8054.38hm²,分为湿地、森林、农业、城市四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占84.05%。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第二、湿地植物调查
涨渡湖湿地植被有沼泽型组和浅水植物湿地组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36个群系,湿地植物包括123科330属511种。其中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濒危(EN)植物1种,为水杉,为栽培种;有易危(VU)的植物1种,为水蕨。涨渡湖湿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为野菱和野大豆。涨渡湖湿地发现8种外来入侵物种,为喜旱莲子草、一年蓬、小蓬草、野燕麦、凤眼蓝、钻叶紫菀、垂序商陆、加拿大一枝黄花。
第三、湿地动物调查
湿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4纲26目72科221种;极危(CR)级别的有1种,为青头潜鸭。濒危(EN)的有8种,易危(VU)级别的有6种,近危(NT)级别的有有2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4种。本次调查新增观测纪录种有7种, 分别是赤峰锦蛇、貉、燕隼、红头长尾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鹡鸰和灰背鸫。
观测到昆虫8目81科161种。国家“三有”(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昆虫2种,为双叉犀金龟、中华蜜蜂。发现外来入侵昆虫1种,为梨瘤蚜。
第四、湿地水生生物调查
浮游植物有8门201种(属),浮游动物88种(属),底栖动物3门23种(属),鱼类资源共计53种。本次未调查到国家级、湖北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调查到外来入侵水生生物1处,为福寿螺。鉴于涨渡湖为黄颡鱼原产地,本次增加了黄颡鱼分子遗传学分析,表明本地区的黄颡鱼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但核苷酸多样性较低,说明涨渡湖黄颡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突变数较多但序列变异不足。
第五、水质和沉积物调查
从同期开展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结果看,涨渡湖为Ⅴ类水体,未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Ⅲ类水体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平水期水质略好于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沉积物中总氮污染重于总磷污染。
第六、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通过综合分析计算,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2.53,根据《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级为一般,物种较少,特有属、种不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但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一般。
相关知识
涨渡湖畔的生态“娘子军” ——记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的“巾帼之花”
“湿地四宝”是武汉湿地保护级别最高的野生植物
剑湖:2020世界湿地日主题——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
不一样的花,园林常用水生植物图鉴,挺水植物篇
兴隆湖湿地公园
守护生态底色 建设湿地花城
湿地保护勾勒武汉城市诗意空间
湖北武汉全面打造“湿地花城”
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举办首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文化周活动
武汉强化生态保护红线,2025年前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网址: 涨渡湖湿地生物图鉴(一)植物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37042.html
上一篇: 湿地适宜种植植物1117.doc |
下一篇: 富乐镇三举措抓好野生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