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苔藓初学者求助推荐入门书籍

苔藓初学者求助推荐入门书籍

苔藓之恋QQ群提问:大家好,我是苔藓之恋的恋友枝桠,请问下对刚学苔藓的来说有没有推荐的书?

苔藓之恋推荐书目:

一  苔藓植物学

                                         本书后的主要参考书目:

    通过主要参考书目,向大家推荐其中的几本书:

    1)中国藓类植物属志 上下册

    2)东北藓类植物志  东北苔类植物志 两本书的前面论述部分内容

   另外还有:

   3)中国苔纲和角苔纲植物属志

二  苔藓植物生物学

三  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植物 

四  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五 其他 

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状况

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研究主要是由外国人进行的,我国植物学家王启无先生在“关于中国苔藓类植物之研究及其文献”一文中总结了1845年至1936年间外国人对我国苔藓植物的研究状况[1]。我国老一代植物学家王启无、陈伯川、杨承元、陈邦杰和赵修谦等,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才开创了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新时期。而其中陈邦杰贡献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拓荒人”、“中国苔藓植物的奠基人”、“中国苔藓之父”等。陈邦杰先生从全国招收学生开办了数期苔藓植物进修班,培养了我国第二代苔藓学家,他们有徐文宣、郎奎昌、仝治国、黎兴江、胡人亮、高谦、敖志文、吴鹏程、罗健馨、张满祥、林邦娟、李植华、钟本固和臧穆等[2]。如今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第四代从事苔藓植物研究的人员不断增多,研究方向也由经典分类向多个领域拓宽,并逐渐与世界苔藓植物研究水平缩小差距。

有关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进展,吴鹏程、高谦、贾渝、施定基、朱瑞良以及许多有关苔藓植物研究的研究生论文中都进行了多方面的综述报道[3-10]。鉴于此,本论文中笔者仅从目前编写的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相关著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苔藓植物研究课题资助现状这两个方面进行专项综述,以期从中了解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进展,也为人们从事苔藓植物研究和进行文献查阅、项目申请等提供一些参考。

1.1 苔藓植物相关著作的编写现状

    从1963年第一本中文苔藓植物专著出版至今,已经有50本以上与苔藓植物相关的书籍著作编写出版,通过这些著作可以了解我国苔藓植物的发展经历及研究水平状况。

1.1.1 陈邦杰编写的苔藓著作

早期可供参考的苔藓方面的文献均为外文,苔与藓的定义也相当混乱,为此中国苔藓之父陈邦杰先生专门撰写文章商榷纠正[11]。陈邦杰先生带领其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对苔藓资源调查研究,采集标本4万多份,并完成了《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上、下册的编写,分别于1963年和1978年出版[12,13]。该属志成为苔藓植物入门以及中国藓类植物研究必备的中文工具书。陈邦杰先生还承担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苔藓植物部分)(1987)、《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苔藓植物部分)(1962) 、《黄山植物的研究: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区系和地理》(苔藓植物部分)(1965)等著作的编写[14-16]。

1.1.2 苔藓方面教科书

苔藓植物在植物分类学课本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但要深入了解苔藓植物的知识就需相应的教科书来专门讲解。早期有三本比较简单通俗的中学教材介绍过苔藓方面的知识,分别为王凯基编著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951)、裘佩熹编著的《苔藓和蕨类》(1981)和陈阜东编著的《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1985)[17-19]。我国苔藓学家胡人亮编写的《苔藓植物学》(1987)[20]从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基本形态结构、细胞学特点、化学成分、系统分类、地理分布及起源与演化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绍,是我国第一本系统深入介绍苔藓植物的教材。苔藓学家吴鹏程主编的《苔藓植物生物学》(1998年)[21]从十七个章节全面阐述了90年代全球范围内苔藓植物各学科的研究状况。另外台湾地区出版的《苔藓植物研究手册》(1995)[10,22]、《梅峰小宇宙——苔藓植物世界》(2000)[23],也是初学者较好的入门学习教材。

1.1.3 苔藓词典类工具书与专业期刊

《孢子植物名称》(1955)[24]中收集了少量的苔藓植物名词及名称。吴鹏程等编写的《苔藓名词及名称》(1984)[25]收集苔藓植物名词1300条,名称7000条。丁淦的《苔藓名词辞典》(1986)[26]收集苔藓植物名词1300余条,名称7000余条。目前苔藓植物中文名称仍然存在些许混淆,因此编写一本新的苔藓词典是必要的。

国外已经有许多专门的苔藓期刊,如:美国的《The Bryologist》、日本的《Journal ofHattori Botanical Laboratory》、英国的《Journal of Bryology》、德国的《Nova Hedwigia》、法国的《CryptogamieBryologie》、芬兰的《Acta Botanica Fennica》和《Bryobrothera》、荷兰的《The bryoloicaltimes》等等。在台湾发行的《亚洲苔藓地衣学报》是我国第一本苔藓专业的期刊,但至今仅发行了2卷,还有《Yushania》也刊登了大量苔藓植物文章;《Chenia》是我国大陆第一本苔藓专业的期刊,目前已出版9卷(2009年将出版第10卷),为国内外各苔藓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而其他苔藓方面的文章则零散的分布于国内外各植物学类以及其它期刊、杂志和学报上。

1.1.4 中国苔藓志的编写

经过中国苔藓学家的努力,目前已编写完成或出版中国苔藓志10卷,分别为[27-35]:《中国苔藓志》第一卷(泥炭藓目、黑藓目、无轴藓目、曲尾藓目)(1994),第二卷(凤尾藓目、丛藓目)(1996),第三卷(紫萼藓目、葫芦藓目、四齿藓目)(2000),第四卷(真藓目)(2006),第五卷(变齿藓目)(出版中),第六卷(油藓目、灰藓目)(2002),第七卷(灰藓目)(2005),第八卷(灰藓目、烟杆藓目、金发藓目、藻苔目)(2004),第九卷(藻苔目、美苔目、叶苔目)(2003),第十卷(叶苔目)(2008),第十一、十二卷尚在编写中。《中国苔藓志》英文版已经出版了第一、二、六、七、八卷。

1.1.5 地方苔藓志的编写

苔藓学家高谦主编的《东北藓类植物志》(1977)[36],其后又与张光初合编的《东北苔类植物志》(1981)[37]分别为我国第一本藓类志和苔类志,因此以上两本书分别在开始部分介绍了藓类和苔类的基础知识,对人们了解学习苔藓植物起到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对我国早期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出版的苔藓著作还有《黑龙江省植物志》第一卷(苔纲和角苔纲)(1985)、《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1986)、《黑龙江和大兴安岭藓类植物》(1992)[38-40]。

秦岭也是我国苔藓植物研究报道较早的地区,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编写了《秦岭苔藓植物名录》(1972);其后张满祥主编完成了《秦岭植物志》第三卷(苔藓植物门,第一册)(1978)[41]。中国科学院开展了“青藏高原隆起及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综合研究”重点项目后,全国17名苔藓学者参与,黎兴江主编完成了《西藏苔藓植物志》(1985)[42]。其后相继出版的地方志及相关书籍有[43-53]:《河北植物志》第一卷(1986)、《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孢子植物志》(1989)、《华东五省一市植物名录》(1993)、《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鲜植物手册》(1994)、《香港苔藓志》第一卷(1995)、第二卷(1996)、《内蒙古苔藓志》(1997)、《山东苔藓植物志》(1998)、《横断山区苔藓志》(2000)、《云南植物志》第十七卷(2000)、第十八卷(2000)、第十九卷(2005)。

苔藓学家高谦和赖明洲主编,大陆、香港和台湾部分苔藓学家共同编写的《中国苔藓植物图鉴》(2003)[54]报道了中国苔藓植物118科494属1308种,该书也成为我国苔藓植物研究和资源利用的重要参考资料。台湾地区出版的著作还有[55-57]《台湾苔类植物彩色图鉴》(2000)、《台湾藓类植物彩色图鉴》(2000)、《台湾植物》(2003)、《台湾藓类植物分类地理》(1970)、《台湾苔类植物地理学》等。朱瑞良和苏美玲还在德国出版了《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2001)[58],该书为我国第一本英文的苔类植物专著。

1.1.6 濒危苔藓、药用苔藓方面的著作

    吴鹏程等苔藓学家较早便开始关注我国的濒危苔藓,《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1992)[59]、《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6)[60]两书中都列举了我国的濒危苔藓植物种类及其保护措施等。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通过了我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共计82种。

    药用苔藓植物在本草时代的一些著作中就有收录,在不少中草药志上也有少量收录。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1982)[61]一书中首次较多的记载药用苔藓植物37种。《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苔藓植物门(1990)[62]由苔藓学家黎兴江编写,收录32种苔藓植物的分布、成分、功效等。

1.1.7 苔藓植物生殖发育、化学方面的著作

    苔藓植物生殖发育和生物化学研究是我国研究比较少的领域,包文美教授等制作的音像教学片《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发育》(2003)中对苔藓植物形态特征和多样性,生活的生态环境,配子体多样性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娄红祥主编的《苔藓植物化学与生物学》(2006) [63]反映了国内外对苔藓植物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最新状况,凸显了苔藓植物在化学、药学、生物学、系统发育学以及生态学方面的意义,推进了人们对苔藓植物的重视与研究。

1.1.8 中国苔藓植物名录

中国苔藓植物名录的编写,对于苔藓植物资源种类调查及其分布统计、新记录种及新种的发现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Redfearn和吴鹏程就统计出了《中国藓类名录》(1986)[64],而后日本的服部植物学报上先后刊登了《中国苔纲和角苔纲名录》(1990)[65]和《中国藓类植物新名录》(1996)[66]两篇重要文献。随着中国苔藓植物的深入研究及中英文版《中国苔藓志》的相继出版,以上名录中的一些错误鉴定或统计不断的被移出,新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苔藓植物名录日趋完善。

1.1.9 其他

早期吴鹏程等根据相关文献统计出《有关中国苔藓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资料》(1988)[67],这为我国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张玉龙和吴鹏程主编的《中国苔藓植物孢子形态》(2006)[68]为我国研究苔藓植物孢子形态的首部专著。该书内容涉及了苔藓植物的各个类群,是从事苔藓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地理学、孢粉学、古植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生产工作者的参考书。

颜素珠编著的《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1983)[69]中列举了16种水生苔藓植物。李扬汉主编的《中国杂草志》(1998)[70]中把叉钱苔(Riccia fluitans L.)、钱苔(Riccia glauca L.)、多疣悬藓 [Barbella pendula (Sull.) Fleisch.] 三种苔藓植物列为了杂草。

另外一些记载苔藓植物的著作还有[71-81]:《龙栖山植物》(1994)、《南迦巴瓦峰地区生物》(1995)、《河北茅荆坝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2000)、《长白山植物多样性及其格局》(2002)、《河北高等植物名录》(2005)、《温带暖温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科学考集》(2005)、《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2005)、《祁连山生物多样性》(2006)、《黔渝湘鄂交界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2007)、《凤阳山自然资源考察与研究》(2007)、《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2008)。

以上内容摘自:

相关知识

基础插花入门书籍分享
自学园艺书籍入门推荐书目(学园艺必看书籍)
自学花艺入门书籍推荐(花艺小白入门的书籍)
08.30 冶花日记——花艺入门书籍推荐
花卉管理书籍入门推荐知识(花卉种植与管理)
怎么养花入门书籍推荐图片(讲解如何种花养花的书)
求花卉养殖入门书籍推荐
园艺入门书籍的推荐
园艺学入门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书籍花卉大全种植盆栽入门栽培技术图鉴植物养花养花书籍

网址: 苔藓初学者求助推荐入门书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427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干苔藓适合养什么花 适合种什么花
下一篇: 植物栽培方式专业交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