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热带地上生物量碳(AGC)的复杂年际动态尚未完全厘清。结合低频L波段被动微波观测(L-VOD)和光学卫星观测,我们计算了热带地上生物量碳损失(包括火、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损失)和增加的年际动态。结果表明,2010年至2020年间,全球热带地区的净AGC汇为0.21±0.06 PgC yr-1。这是由-1.79 PgC yr-1的损失与2.01±0.06 PgC yr-1的增加相抵消而产生的。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热带地区地上生物量碳损失和增加数据以GeoTIFF格式存储,文件的名称分别为“AGC_losses_2010-2020.tif”和“AGC_gains_2011-2020.tif”。两个GeoTIFF文件分别有11和10个波段,分别对应2010-2020和2011-2020年逐年数据。
数据的引用
文章的引用
1、Feng, Y., Ciais, P., Wigneron, J.P., Xu, Y., Ziegler, A.D., van Wees, D., Fendrich, A.N., Spracklen, D.V., Sitch, S., Brandt, M., Li, W., Fan, L., Li, X., Wu, J., & Zeng, Z. (2024). Global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tropical aboveground carbon changes. Nature Climate Change. ( 查看 Bibtex格式 )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中文发表的成果致谢中参考以下规范注明:数据来源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http://data.tpdc.ac.cn)。
英文发表的成果致谢中依据以下规范注明: The datasets is provided by National Tibetan Plateau / Third Pole Environment Data Center (http://data.tpdc.ac.cn).
相关知识
景区云数据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
植物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西北院大数据中心赴重庆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预告
青藏高原东部百合科物种幼苗建植过程研究
「绿色周报」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数据中心驶入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科学绿化 花开神州
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植物园:更高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科考——香茶菜采集记(上篇)
网址: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4584.html
上一篇: 2016—2020年江苏省海水养 |
下一篇: 安吉:一棵毛竹的碳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