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种好温室黄瓜?

如何种好温室黄瓜?

如何种好温室黄瓜?

在冬季大棚种植农作物,黄瓜是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给种植菜农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冬季温室大棚里栽培黄瓜和冬季温室大棚黄瓜管必须要做好,这关系着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的种植品种,做好定植后管理和病害防治。

冬季大棚黄瓜田间管理一,选择适合自己当地种植的优良黄瓜品种,冬季里大棚种植黄瓜要比夏季时间长,冬季大棚黄瓜在温度上经历时间较长,要选择用本地黄瓜品种最适宜。这样能确保在当地销售畅快,提高效益。

二,黄瓜培育壮苗控制好温度,大棚黄瓜一般播种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完成的,适合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或是大棚电热温床育苗,播后出苗前温度要保持在白天24~C-33~C之间,夜里温度要保持在21~C-23~C之间,等长出齐苗后白天温度要在保持24度一26度之间,夜里14度一18度,温度一定要控制好。

三,黄瓜适时定植,大棚黄瓜,当苗龄40一45天,株高15一20厘米,长有5一6片叶后开始定植,在栽的过程中,距离一般是每畦栽二行就可以了,株行之间距40一60cm,大概每亩栽2500-2700株。这样有利于黄瓜苗生长,促进早开花、早结果、早进市场。

四,加强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田间管理很重要,定植前要开沟要施基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15天后依旧再施一次追肥,在这时间要给足黄瓜水分,肥水供应要及时,根据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来进行追肥。

五,防治病虫害,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例如:枯葁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方法是要实行水旱轮作。这个时候要撒施上生石灰等有效措施,防止病害发生,多观察,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对应喷药,做到万无一失。

总结:冬季种植大棚黄瓜要做到,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小拱棚育苗,控制好温度,肥水供应要及时,保持好整个生长期土壤的湿度,浇水要选择晴天进行,保持通风,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对应喷洒药,确保壮苗促长。[欢迎大家关注农户开心果,我愿与你共同学习三农问题,服务三农!]

谢谢邀请。

温室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黄瓜喜热、怕冷,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在0-2℃条件下植株即冻死,5-10℃时有遭受冻害的可能。若经低温锻炼,可忍受3℃的低温;10-12℃以下生理活动失调,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育。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5-32℃,35℃左右时其同化产量与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高于35℃时其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产量,40-45℃时其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停止;50℃温度条件下1小时呼吸作用几乎停止,再高则原生质凝聚,出现日烧;60℃时仅5-6分钟组织被破坏而死亡。

  2、温室黄瓜必须抓好的技术环节

  (1)选择高抗病、生命力强、生产周期长、丰产、耐低温、耐弱光的优良杂交品种。

  (2)用黑子南瓜做砧木,嫁接换根,使之根系发达,增加扎根深度,提高根系的吸收与抗枯萎病的能力,增强黄瓜植株的耐低温、抗冷冻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延长黄瓜的生产周期。

  (3)科学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度与湿度,使黄瓜植株的各个生育阶段都处于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生态环境之中,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生产效率。

  (4)提高整地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加深活土层厚度,促使深层土壤疏松通透,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根系发达,为丰产奠定基础。

  (5)坚持用优质海藻肥连续多次喷洒植株,启动黄瓜自身的生命活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黄瓜自身的抗干旱、抗病菌侵害、抗药害、抗冷冻、耐低温的能力。

  (6) 科学施肥、浇水,经常进行根外叶面喷肥,适时、及时、全面地满足黄瓜对水肥的需求。

  (7)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超水平地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强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量。

  (8)协调、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保障植株健壮的长势,又要让其不断地分化花芽、开花结果,最大限度地延长其生产周期。

  (9)适时、及时摘除老叶、调控瓜秧,保障植株的叶面积系数处于最佳状态(叶面积系数维持在2.5左右),充分发挥黄瓜群体的光合能力,减少消耗,节约有机营养,集中供瓜。

  (10)搞好无公害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病虫害地发生,确保植株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3、温室栽培黄瓜要协调、平衡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温室中栽培黄瓜,因处于短日照、大温差的条件下,雌花发生率高。一般情况下,几乎每节都有雌花,且一节当中容易出现多枚雌花。黄瓜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过多的雌花若让其任意生长发育,会消耗大量的有机养分,不但影响结瓜,引起严重减产,还会造成瓜秧营养生长衰弱,缩短经济寿命,降低产量。因此在管理上必须维持瓜秧健壮长势,防止雌花过多,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才能取得高产量。

  4、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十分机动灵活的问题。具体操作时,必须针对温室栽培的生态特点,实行以有机肥料为主的原则,结合土壤种类、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中各种肥料元素的含有量,以及计划使用肥料的种类、肥效成分含量和黄瓜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生育阶段、需肥、需水规律来制订具体的土肥水管理方案,确定如何松土、施肥和浇水。

  5、温室栽培黄瓜对瓜秧管理的要求

  黄瓜定植以后,应及时摘除嫁接夹,瓜秧开始伸蔓时,在每行瓜秧上空的钢丝上系结吊瓜线绕吊瓜秧。吊瓜线每株黄瓜系缚一根,长5-6米,下端以大环扣系缚于瓜秧基部,上部多余部分先缠绕成线球,再以活结系于上部系吊瓜线用的钢丝上。瓜秧伸长后,使瓜秧成“S”形松松缠缚于吊瓜线上,注意要让同行内的瓜秧生长点,呈北高南低排成一条线,其高度不可超过温室空间的2/3。若生长点超过温室空间2/3时,应及时落秧,落秧要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止上午瓜秧脆嫩,操作时被损伤。落秧时,须先摘除基部老叶,再解开吊瓜线的活结,轻轻放落吊瓜线,让瓜秧缓慢下落,然后释放线球,放长吊瓜线,重新系结于钢丝上。落下的瓜秧要按直径30厘米左右成圆弧形,松松地放于畦垄上。以后,须适时、及时的反复进行,维持生长点合理高度和良好的群体结构,一直延长生长、结瓜至翌年8月份左右。

  6、黄瓜花打顶(顶头花)现象引起的原因及预防的措施

  “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频繁。黄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顶”,因雌花数量过多,营养竞争激烈,大多数雌花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难以生长成成龄瓜,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引起植株更加衰弱,同时还会引起大量化瓜,造成产量急剧下降,大幅度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温室栽培黄瓜,多在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时期,处于短日照、低夜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之下。这样的外界环境极有利于黄瓜雌花芽的分化。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更短,夜温更低,雌花数量越来越多,几乎节节都有雌花,甚至每节多枚雌花,大量雌花的生长发育,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光合产物),营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会供应不足,植株逐渐衰弱,最后形成“花打顶”。

  2、管理措施不当加速了“花打顶”的形成,不少菜农不了解黄瓜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了追求高产,在晚秋或初冬期间,采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们片面认为:分化雌花多就会结瓜多、产量高。结果适得其反,发生了“花打顶”,还不知是什么原因。黄瓜植株“花打顶”之后,生长必然衰弱,病害随之严重发生,防不胜防,只好拔秧。

  3、传统的温室“干、冷”型管理技术,必然促成花打顶!菜农们按照露地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理论进行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开始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地温提不起来,夜间室内温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生长势会越来越弱,为了控治病害发生,又更严格地控制室内湿度,极少浇水。黄瓜缺水,生长会更加衰弱,形成恶性循环。

  预防花打顶的发生:

  首先,应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注意苗龄不可过长,30—35天内移栽,严防育苗时间太长,造成秧苗老化。

  第二、必须改变“干、冷”型管理方法,提高室内温度,加强水肥管理,维持植株的健壮强旺的生长势。

  第三、黄瓜的生长发育主要在上半夜进行,为促进营养生长壮旺,须适当提高前半夜的室内温度,不论是苗期还是开花、结瓜期,前半夜的室内温度都应维持在16-18℃之间,如果发现生长点雌花数量明显增多时,要把上半夜室内温度提高至18-20℃,以便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壮旺。室内的夜间温度主要依靠土壤散热和室内保温来维持,因此,提温应该从提高白天温度入手,白天室内温度应提高至32-34℃,并要在温室外面增设保温层,尽力改善温室的保温性能。

  第四、苗床须经常保持床土湿润,补水应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进行,最好用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尿喷洒,喷后充分通风,促进壮苗。壮苗标准是株高15~20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封棚,保温防冻,白天保持30℃温度,夜间气温过低时需在小棚上加盖草帘。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白天揭开小棚膜,夜间覆膜,并保持棚温25℃~28℃。4月初拆除小拱棚,并搭架,引蔓上架,4月下旬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除去大棚裙边膜,增加通风量。早期气温低雌花易化瓜,需用保果灵或黄瓜灵100倍液涂花或喷花保果。结瓜期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根据棚温灵活掌握通风量和通风时间,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1次,每采收2~3次追肥1次,每亩追施复合肥10kg。在定植期要仔细观察黄瓜生长情况,如果植株表现出不正常症状,要抓紧进行病虫害防治。

第五.采收 黄瓜在开花结果期仍进行营养生长,需及时采收嫩瓜,尤其是要早采根瓜,防止漏采,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黄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霜霉病的防治。(1)生物农药。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化学农药。①烟熏法:可667平方米(1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放4~5处。密闭棚室,暗火熏蒸1夜,每7天1次。②粉尘法: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隔8~10天喷1次。③喷液法: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2.白粉病的防治。(1)生物农药。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物理防治。可用27%高脂膜乳油70~140倍液,或小苏打500倍液喷雾防治。 (3)化学农药。可用50%硫黄悬浮剂2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细菌性病害(角斑病、叶枯病) 。(1)粉尘法。可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 (2)喷液法。可用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或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4.灰霉病。该病在低温高湿时发生严重。 (1)生物农药。可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化学农药。①烟熏法:可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1夜,或10%速克灵烟剂250克熏3小时防治。②粉尘法:可667平方米用6,5%万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③喷液法:可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5.蚜虫。(1)物理防治。铺银灰色地膜或在棚四周悬挂银灰色塑料条带避蚜,或用黄板诱杀(在40厘米~30厘米的纸板上涂黄色漆,同时涂上机油,每隔7~10天重涂1次),或使用黄色粘虫胶纸,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平方米挂30~40块。 (2)生物农药。可用1%苦参素乳油5000倍液,或7051杀虫素3000~4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化学农药。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喷雾防治。

  6.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 。(1)黄板诱杀:667平方米悬挂25厘米×40厘米的黄色条板30~40块,其上涂机油进行诱杀。 (2)化学农药:当每片叶有幼虫5头时,在幼虫2龄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5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667平方米用5%锐劲特悬浮剂17~34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防治。

  7.温室白粉虱。(1)发生特点。又名小白蛾,常以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吸食汁液进行危害,叶片受害后褪绿变黄,生长势减弱,且易导致煤污病的发生。可以各种虫态在日光温室内繁殖、越冬,一般1年发生10~12代,3―5月为其发生高峰期,6月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渐由日光温室迁入露地,10月又从露地迁入日光温室。(2)防治措施。可选用黄板进行诱杀,还可用棚虫烟毙60杖/hm2进行烟熏,或喷施爱福丁1 000倍液或千红1 000倍液。

相关知识

在阳台如何种黄瓜?
如何种黄瓜
如何种好高山杜鹃
如何种好盆花
温室黄瓜种植技术
如何种好含羞草
如何种好盆栽蔬菜
阳台如何种好花卉
两广地区如何种好月季(附品种推荐)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网址: 如何种好温室黄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474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式有机农业:有机黄瓜高产栽培
下一篇: 黄瓜亩产7万斤!山东沂南黄瓜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