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

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1 Norman E. Borlaug. 在中国农科院优质蛋白玉米新杂交种发布会上的讲话到http://www.chinamaize.com.cn/kjjz/kylw/hylw/lw18.html 1999-10-15
2 石德权,玉米籽粒蛋白质品质育种进展.石德权主编:优质蛋白玉米.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0
3 张世煌,田清震,李新海,等.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进展.玉米科学,2006,4(1):1~6
4 邓澄欣.选育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最近进展.作物学报,1983,(3):65~71
5 周洪生编著.玉米种子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60~289
6 杨引福,李向拓,谢恩魁.不同硬质度胚乳奥帕克-2(o2)玉米籽粒超微结构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59~63
7 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等.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玉米科学,2004,12(2):108~110,113
8 宋敏,田清震,李新海,等.分子标记在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748~1754
9 石德权,张世煌.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选育和开发利用.作物杂志,1994,(2):5~7
10 石德权,张世煌.我国优质蛋白玉米取得重要进展.作物杂志,1995,(1):2~4
11 张世煌,白丽,郭珍,等.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作物杂志,1997,(5):5~8
12 石德权,郭庆法,汪黎明.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生产利用和发展前景.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展望——玉米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吉林:2000.7~12
13 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编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农业项目.“八五”农业科研重要进展(第一分册).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93~95
14 刘治先,贾世锋,郭庆法,等.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齐205的选育研究.作物杂志,1994,(1):7~8
15 张秀君,刘俊起,赵倩,等.用基因枪将高赖氨酸基因导入玉米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4):363~367
16 邵文杰.我国育出国际领先的转基因玉米.光明日报,2004-08-07(1)
17 郑长庚,许启凤,吴显荣,等.高营养玉米的选育和利用,石德权主编:优质蛋白玉米.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8~77
18 金水仙,卢福庄,楼洪兴,等.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中国饲料,1997,(2):22~23
19 金水仙,卢福庄,楼洪兴.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的营养价值评定.养猪,1998,(1):4~5
20 高俊,刁其玉,屠焰,等.优质蛋白玉米在猪上的生物学价值及氮代谢研究.中国畜牧杂志,2002,38(4):25~26
21 陆恒.高蛋白玉米的营养优势及科学利用.粮油食品科技,2004,12(1):46~48
22 师惠英.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211配合饲料饲喂肉鸡的效果.甘肃农业科技,1999,(12):40~42
23 姜相富,刘忠琛,刘刚.高赖氨酸玉米去年饲喂育肥猪试验报告.中国饲料,1995,(7):10~11
24 武书庚,齐广海,屠焰,等.优质蛋白玉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工业,2003,24(9):25~27
25 武书庚,齐广海,屠焰,等.优质蛋白玉米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广角,2000,4:40~42
26 李德发,宋国隆,赵丽丹.饲料工业对玉米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玉米科学,2003,(专刊):83~87
27 张世煌,胡瑞法.玉米育种目标的诱导创新因素.玉米科学,2000,8(3):3~7
28 赵克明.改善玉米品质推广优质玉米.玉米科学,2000,8(1):8~10
29 刘治先,李霞,赵宝和,等.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山东农业科学,2004,(1):10~13
30 师惠英.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临单217选育报告.甘肃农业科技,2005,(12):8~9
31 刘志新,张喜华,江丹.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辽单678的选育报告.玉米科学,2005,13(增刊):47~48
32 郑积德,张文英,张动敏,等.国审优质蛋白玉米冀玉10的选育报告.玉米科学,2005,13(增刊):100~102,104
33 程箴华,翟孟如,管建华.粮饲兼用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户单2000.中国种业,2004,(7)53
34 米小红,郭玉宏,樊智翔,等.优质蛋白玉米(QPM)忻单203试验初报,玉米科学.2003,11(1):39
35 杨引福,李耀文,张仁和,等.优质蛋白早熟玉米单交种陕单17的选育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87~93
36 郑常祥.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黔单11号配套栽培措施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1,17(4):67~68,71
37 谭华,黄开健,张述宽,等.玉米新品种玉美头102及其栽培技术.广西农业科学,2004,(1):36~37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相关知识

植物免疫蛋白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邱德文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pdf
园林专业就业前景展望,园林专业就业前景展望,绿色生态与未来职业发展
玉米与淀粉2019年市场回顾与2020年行情展望
2010年广东花卉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园林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回顾与展望之三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桑树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水生植物应用研究及前景展望.doc

网址: 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495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明年播种怎么选?最新玉米主导品种
下一篇: 我国最好的十大玉米产地排名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