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技为产业“破题” 鲜花为湛江市麻章“造富”

科技为产业“破题” 鲜花为湛江市麻章“造富”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近年来,湛江市麻章区充分发挥自然和地域优势,转变农民的观念,将花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花卉种植业发展迅速,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荷兰、台湾、香港等地,去年实现产值1.6亿多元,创外汇400多万美元。

  南国花卉科技园  擎起麻章花卉产业大旗

  成片的花田鲜花竞相开放,一株株大树壮实而挺立,走进位于麻章的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满眼花红树绿的舒爽,令人陶醉……

  以“麻章花卉”为关键词,打开网络搜索引擎,《一年种花9000亩 湛江麻章区打造广东第二个陈村》《麻章吸引外地老板投资花卉业“花枝招展”赚大钱》《花卉种植近三万亩 麻章为花农搭桥引线找市场》《信息化“破题”,麻章花卉志做“大文章”》等新闻报道以及5万多相关词条夺人眼球,昭示着麻章花卉产业的勃勃生机。

  今年1月20日,由市政府主办,市农业局、麻章区政府、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有限公司承办的 “首届中国·湛江花卉博览会暨首届湛江迎春花市”隆重开幕,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同时举行开园典礼。集品种引进、生产、加工、贸易、展销、物流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首期开发面积3000亩,125家花卉企业入园建设,去年园区总产值3.5亿元,带动周边花卉经营者实现产值5亿多元,带动城乡就业3万多人次。

  邻近科技园的大鹏村干部冯华成告诉记者,在土地租给科技园后,村民们看好花木产业的前景,现在村里几乎户户种植花卉和苗木。如今,这里以前生长低收入作物的土地,种上了高效益的花卉苗木。他说:“科技园的技术人员经常到村里培训村民培育花苗、防治病虫,政府也常常举办花卉培训班。村民现在都发展了节水农业,用上了灌溉技术,花木园里水龙头一扭,水就浇苗了”。

  迈龙村老干部黄中生说:“现在不用担心花木卖不出去了,苗木出售,我们借助科技园的影响力,不用出门就有浙江、台湾企业来村里洽谈花卉业务。”

  记者在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附近农村采访,感受到村民们对种植花卉苗木劲头十足。冯华成说:“我已经与人合伙又租了200亩地,将来还打算到雷州等地租地种花卉苗木,把花木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麻章花卉种植主要有富贵竹、发财树、玉桂、凤梨、百合、蝴蝶兰等品种。麻章镇、湖光镇、太平镇这三个主要种植区的种植面积达2.6万亩,加工厂446家,年产花卉2.7亿枝(盆)。2010年,实现产值16300万元,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花卉加工企业有13家,出口创汇400万美元。

  兜里有“花”心不慌  花草苗木成了“摇钱树”

  走在麻章镇大路前村,只见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宽敞的村道四通八达、干净整洁,一派静谧祥和的新农村风貌。大路前村是麻章镇赤岭村委会下辖的一条自然村,也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培育出一批种花能手,引入了一批花卉企业,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花卉种植专业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9年的2550元,增加到2010年的8016元。目前,全村户户有电视机,40%以上农户购置了电脑,一些农户还购买了小轿车。村民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城里人住的是小区,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花园。”冯家塘村花农王汉泉乐呵呵地和记者谈起他的花木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十年来从事花卉种植,让他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他承包了100多亩地,以培育各种绿化树种子、苗木为主,每年固定收入有60多万元,并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他家新起了一幢小洋楼,并且在城里买了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同时,花卉科技园区的建设也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一方面,通过土地顺利流转,农民可以收入不菲的土地租金。2009年以前,当地农民一亩地每年能获得700元左右的转让租金,现在每亩地的租金已经达到了1300多元,有的甚至涨到了1500元。另一方面,一些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或者就到科技园从事花卉种植或者加工,领取不菲的工资收入。天运园艺的一名富贵竹裁剪女工李永集说,“家里土地租出去后,我就来到天运打工,每个月收入有将近2000块。而老公则在园区当保安,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旁边的另一位女工说,“在这里工作不用晒太阳,中午还管饭,每个月收入也有个2000来块,真不错。”

  为配合南国花卉科技园的发展,麻章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园区周边环境、道路通讯、供电等进一步完善,周边地区土地飞速升值,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房地产商以南国花卉科技园作为其“后花园”,新开了不少楼盘,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工业思维”引领  小花卉连接着大世界

  打开湛江市麻章区花卉网,内容有麻章概况、新闻中心、企业之窗、供求信息、养花技术、产品展示、行业法规、资源下载、花卉论坛等,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成了麻章花农致富奔康的好帮手。

  在大路前村的信息化体验中心,村民可随时通过电脑查询村务、市场信息、农业科技等资讯。而通过有效的一对一培训,大路前村已有许多花农掌握了基本的电脑应用技术。在许多花农家里,电脑是必备“家电”,他们通过电脑查询各类信息,或者通过“农信通”获取技术资料、供求资讯等,大大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与市场衔接的能力。

  不仅如此,通过利用麻章区建设的网络销售平台,大路前的村民们还掌握了网上销售的窍门,纷纷采用这种形式来卖花。仅在2008年,麻章区大路前村的花卉网上交易量就达450万元,村民增收200万元;近两年来该村的花卉网上交易量连年增长,目前已超过630万元。

  同时,麻章区还注重“以工业化的思维”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种植散农”入园后,进行花卉工厂化栽培,利用花卉总控系统,控制花卉灌溉、施肥时间,精确控制花卉生长所有数据,实现花卉生产标准化,推进花卉产品转型升级,符合出口的标准。由此,农户的整体种植技术和产业化生产意识增强,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效应。其中,科技园内的湛江兰花培育基地先后吸引了数家台资企业考虑加盟,建立了数千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努力将年产量高的蝴蝶兰成品花,打造成为新优兰花引进、种植、培育以及控温、控湿、控光照等现代化培育设施的重要示范推广基地。

  小花卉连接着大世界,麻章区已成为粤西地区花卉种植、加工出口基地。目前,光麻章镇的花卉专业户,就在广州、昆明、成都、上海、北京等省、市建起数十个销售点。麻章种出的散尾葵等,还进入神圣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奥运村。落户本地、有自主出口权的外资花卉企业,还把育于斯长于斯的发财树等花卉,远渡重洋运到日、韩、美、加、英、法等国家。

  记者手记

  鲜花相伴日子甜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徜徉在麻章区鲜花绿树环绕的村庄,让人不禁想高歌一曲。

  城市的节奏加快,市民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一片片鲜花满眼醉,一缕缕清香扑鼻浓。麻章区瞅准市场,发展花卉苗木,可以说是选择了一个朝阳产业,也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条件,帮助农民致富奔康的好门路。

  鲜花相伴,日子甜美。放眼湛江,花卉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下一步,凭借在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上的多种有利因素,我市花卉产业文章还可以做得更大更新更美。

相关知识

科技为产业“破题” 鲜花为湛江市麻章“造富”
云天化花匠铺:万簇鲜花为你来 科技引领云花产业升级
智慧科技为“鲜花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兰州新区探索出一条花卉产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鲜花经济”为绿色发展增色添香
科研工作为鸢尾产业注入活力
黔西市谷里镇:“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资添彩
金昌:以香草花卉种植为突破口 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晋宁花卉产业借科技再发力
以举办油菜花文化节为契机 兴国奋力走好农业产业化之路

网址: 科技为产业“破题” 鲜花为湛江市麻章“造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5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最美打卡地等你来游玩 第十六届青
下一篇: 三角梅奏响“花满南羊”乡村振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