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应对春季大风和倒春寒极端天气对棚室生产造成的影响,降低灾害损失,提出以下防风防冻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提高防范意识
要提高防风防冻意识,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多渠道提早获悉风力级别、气温极值等天气信息,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棚室承受能力、土壤温度和环境气温,结合实际,提早做好相应防风防冻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二、做好防范措施
(一)防风措施
1.加固棚室。对于棚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棚室骨架、棚头、墙体等,可以通过增加支撑点、使用高强度材料或改进连接方式等办法,提高棚室的抗风能力。同时,对棚室卷帘机、通风机、卷膜机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经常检查和维护棚室生产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检修覆盖物。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和保温被,防止大风天气时发生撕裂或破损。同时,要检查压膜线、压条等固定设施的状况,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如更换棚膜,建议选用质量好的PVC多功能膜或PO膜,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耐久性。在大风天气时,要随时检查棚室的压膜线、压膜土等固定棚膜物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及时固定被风掀起的棚膜。
3.特殊情况处理。刮风时要关闭棚室的通风口和大棚门,棚内负压过大时,可打开棚室背风侧的通风口及棚门,或者由下至上,部分或全部卷起棚室背风侧的棚膜,降低负压强度,避免大风掀膜。当发现棚室骨架岌岌可危时,可除掉棚室的塑料薄膜,确保棚室骨架的完整,降低棚室受损程度。
(二)防冻措施
1.做好增温。在棚室入口内外增设简易缓冲间或门帘,室内张挂二层保温幕、搭建中棚或小拱棚,提高保温能力。当棚室内白天气温低于15℃,夜间气温低于5℃时,可能发生寒害或冻害,要采取开启电暖机、暖风炉及燃烧增温块等临时措施增温。同时,夜间使用增温块、煤炉生火,要防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白天棚室应先通风,后进人。
2.增加光照。倒春寒常伴随连续阴雨雪天气,棚室内光照不足,应尽量延长棚室接受光照时间,在不降低室内气温的前提下早揭晚盖保温被,尽量保持棚膜清洁,在棚室内铺设银灰膜、后墙张挂反光幕,在白天雨雪天气时也要卷起保温覆盖物,让作物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有条件的也可安装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
3.控制湿度。连续阴雨雪天气,尽量少浇水施肥,灌水时采用膜下浇小水或滴灌,浇水后可在中午室内气温最高时进行短时通风排湿,有条件的使用除湿机等环境调控设备降低湿度。作物发病后应尽量选用烟雾剂、粉尘剂类型农药进行防治。
4.增强抗性。连续阴雨雪天气,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根据情况适时提早采收果实上市,并对植株进行适当疏花控果。另外,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和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根施氨基酸、腐殖酸和甲壳素等,提高作物抗性。
三、灾后补救措施
1.检修设备。及时检查有无棚膜损坏、卷帘机故障、棚体变形坍塌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加固。对于受灾轻的棚室,在维修加固的同时继续做好棚室内作物生产管理。
2.缓慢升温。连续阴雨雪天气过后,不宜快速升温,特别是遇光照强烈的晴朗天气,要缓慢揭保温被升温,采用小揭到大揭再到完全揭方式,循序渐进增加光照,以防作物因突然见光叶片急剧萎蔫和气温急剧上升而致使作物损伤。
3.提高抗性。一旦作物发生低温障碍,可结合滴灌适当补充氮磷钾复合肥和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氯化钙等,提高抗性,促进生长。
4.病害防治。及时剪除受冻的茎叶和果实,以免组织发霉病变,引发病害。同时,选择晴朗天气,叶面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棚室湿度过大时,也可用烟熏剂进行病害防治。
5.抢收抢播。当室内蔬菜遭受重大损失时,对于尚有商品价值的产品要及时采收上市;同时可根据下茬蔬菜定植时间,利用间歇期抢种1茬速生叶菜,减少因灾损失。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
相关知识
寒潮天气花卉栽培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全市冬季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花卉产业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措施
应对低温雨雪天气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产业技术体系力量支持海南防风减灾和复工复产
关于印发《2023年主要秋冬种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全市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5年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情服务】莱西市2024年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我省春季棚室生产防风防冻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59144.html
上一篇: 北方花友注意,那些好看的南方花该 |
下一篇: 经验 | 冬天养兰要注意防风防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