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红河大地花红柳绿、生机盎然。在开远市羊街乡红土村片区,只见数百个花卉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各种鲜切花枝繁叶茂、芬芳馥郁。
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图片来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现在,一束多头玫瑰卖价提高到40多块钱了,大家加快包装速度,争取下午送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在花卉大棚旁边的简易房里,开远市御花源花卉种植合作社社员、红土村委会柏棕村民小组村民杨翠娥与丈夫、母亲和5名工人,忙着将刚刚采摘的多头玫瑰花进行修剪、包装,不时从手机上查看当天的花卉价格,发现好行情后满脸喜悦。“去年花卉市场行情不错,我家种了40多亩花卉,收入120多万元。”
花卉种植工人正在采摘玫瑰
花卉种植的风险在于,每批花卉每天的市场价都在变,有时可能会亏本。如何提升花卉竞争力和“话语权”,就成了种植户关注的焦点。红土村片区20多户花卉种植户先后到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企业、昆明斗南花卉种植区学习后,提出了注册合作社、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想法。于是,在开远市羊街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红土村党总支牵头,于2021年6月成立了御花源花卉种植合作社。“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已经形成了集选种苗、技术管理、剪切包装、物流、销售等于一体化的种销模式。社员也从当年的20多户100多人增加到如今的116户400多人,花卉种植面积增至600多亩。”红土村党总支委员、御花源花卉种植合作社副事长胡再刚介绍,通过合作发展模式,去年红土村片区花卉种植户售花收入达1200多万元。
御花源花卉种植合作社仅是近几年来羊街乡成立的合作社之一。副乡长李智超介绍,该乡依托“稻、花、蔬、旅”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合作社+群众”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农增收带动效应,先后成立稻、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其中,以村“三委”班子成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6个,为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凝聚合力、降本增效。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拓宽群众幸福路 图片来源:州委组织部
与此同时,该乡依托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企业,围绕“园区+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花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输送当地固定或灵活就业工人,既实现了联农带农,又为花卉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
鲜花打包 图片来源:开远市融媒体中心
据园区管委会统计,2023年,园区聘用当地固定工人达2000多人,园区花卉企业生产鲜切花3.9亿支(产值5.8亿元)、种苗5.6亿株(产值2.8亿元)、盆花760万盆(产值1.1亿元),综合产值达25.5亿元。通过合作社和产业园区内外的“稻、花、蔬、旅”特色主导产业,有效带动了社员和群众就近就业,形成了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发展新局面。
记者:罗宏伟 吴富水 罗伯成 文/图
原标题:《“千万工程”红河实践丨“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红河开远:“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云南红河:数字化赋能“花经济”,“云花”产业未来可期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青岛“花卉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开班
“赏花经济”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成都实践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百千万工程”的南海实践 南海打造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居第一梯队,走出和美乡村新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槐荫区:打好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三张牌”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科技风采丨花伍科技创新交易模式赋能花卉产业链
赋能“果盘子”工程与花卉“美丽经济”,这里有真经!
网址: “千万工程”红河实践丨“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5920.html
上一篇: 农业与互联网|玉溪鲜花:31亿产 |
下一篇: 绿色环保的植物世界(探索大自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