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莲花的七个品质:
1、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3、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4、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5、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6、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节选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爱莲说中写莲花的语句写了莲花的清白、高洁、坚贞的品格。
作品原文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白话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
周敦颐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来说,周敦颐确有“发端之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莲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敦颐
高洁,淡薄名利,正直。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性高洁,不与世俗与世浮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喷香远益清”——朴重,灵通事理,行为朴直
“亭亭净植,可远不美观而不成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肃静严重,令人恭顺而不敢轻侮
爱莲说中写莲花的语句写了莲花的清白、高洁、坚贞的品格。作品原文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作者借用莲花代表君子的七个高贵的品质:
1、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3、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4、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5、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6、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美国留学 留求艺网
相关知识
爱莲说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
《爱莲说》中对花的寓意是什么?
爱莲说: 莲花有着怎样的寓意和象征?
爱莲说原文
古诗词中的莲花意象
《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
爱莲说原文及赏析
爱莲说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爱莲说
莲花:华夏文明中的君...
网址: 爱莲说中莲花的品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66972.html
上一篇: 品德高尚的成语有哪些 |
下一篇: 高尚的品质的作文(甄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