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泾博课堂|“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中国古代的花语

泾博课堂|“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中国古代的花语

读懂一座城

从博物馆开始......

关注

所谓 “花语”,花卉文化的核心

人们赋予繁花的含义

寄托其上的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希腊神话说“爱神出生时创造出玫瑰”

19世纪初的法国贵族们整理编档花卉资料

从此花语广为人知

然而,花语并不是西方文化所特有之物

中国古代也有花语!

那就和小历来看看那些意蕴丰富的万紫千红吧

“问谁人开辟就花花世界,

更那个创造下草草乾坤?

百年中无非是香花阳焰,

一日里不可少檀板金尊。

慨世间有无数名花异卉,

普天下知多少花朵花名?

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

千红万紫都评遍,分付花神仔细听。”

牡丹

“第一种,牡丹花,天生富贵,号花王,称国色,花里为尊。

姚家黄、魏家紫,而今罕见。得君王,带笑看,倾国倾城。”

在中国古代,牡丹自始至终被视为“富贵之花”,晚唐诗人罗隐曾有诗作称赞说“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牡丹因其花繁朵大,色彩艳丽的特征,被皇家用于象征尊贵地位,又象征着高贵与卓尔不凡的品格。在民间,牡丹又是吉祥圆满的代名词。人们称牡丹为“国色天香”,最早起源于唐诗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至清末时,牡丹被当作中国国花。

杏花

“桃花谢,杏花开,艳妆春色。叠乱霞,飘微散,根倚深云。

探花宴,上林中,赋诗争快。状元去,马如飞,踏碎香尘。”

杏花在古代除了象征春愁以外,还有一个别称叫“及第花”。杏花每年三月盛放,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三月初三上巳节之前。放榜后,新科进士大宴于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这是唐代在曲江畔举行的诸多集会中最盛大的一次,因为正值江畔杏花开放,所以这场盛会也叫“杏园宴”。《曲江春游录》、《曲江春宴录》专门记载了曲江游宴活动,而每场春宴中都有芬芳多姿的杏花。

玉兰

“玉兰花,分明是,苕华刻就。玉堂前,争春色,香气氤氲。”

玉兰花春季盛开,洁白如美玉,“皎皎玉兰花,不受缁尘垢。”因此它在古代是象征高洁坚贞的花卉。早在春秋时期,玉兰花就出现在诗赋中,常常被文人用于托物言志,屈原的《离骚》中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寄托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莲花

“有一种,水中莲,又名菡萏。照秋波,窥明镜,冉冉亭亭。

细端详,绿云中,宛如仙子。虽然是,在污泥,不染埃尘。”

莲花在古代的其中一个寓意是纯净、纯洁,人们爱莲花生于淤泥却亭亭玉立,不沾染泥污的洁净之姿,《群芳谱》中说它“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莲花和人物联系起来。此外,由于“莲”谐音“廉”,莲花也被视为清廉的象征;莲花别名“水芙蓉”,常用来象征爱情,并蒂莲尤其如此。又由于“蓉”谐音“荣”。人们将莲花和牡丹花并称为“荣华富贵”。

菊花

“晚霜天,东篱畔,菊花开放。想从来,称知己,只有渊明。

问尊前,子细看,花如我瘦。吟泽畔,灵均氏,问夕餐英。”

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菊花是长寿之花、君子之花、隐逸之花,寄寓着古代文人安于贫穷、不慕荣利、独具风骨的人格理想。而菊花独立寒秋的独特品性,也让它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有了“寒英”、“冷香”的雅称。

萱草、棠棣

“谁知道,萱草花,儿儿女女。谁知道,棠棣花,弟弟兄兄。”

萱草在古代的主要意象最早出自《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背,北堂也,北堂代表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能够缓解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孟郊的《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因此,古人常常以“椿萱”代表父母,萱草衍生出了“忘忧”的含义,又被称为“忘忧草”。

棠棣花最早也出现在《诗经》之中,象征着兄弟之间友善深厚的情义。《诗·小雅·常棣》篇描述了兄弟应该互相友爱,“常棣”也作“棠棣”,因此人们将棠棣花作为兄弟和睦的象征。

木槿、菖蒲

“真堪叹,木槿花,朝荣暮瘁。怎能似,菖蒲花,不老长生。”

木槿花在古代又叫“舜华”、“舜英”,最突出的特点是朝开暮落,它常常成为诗人伤怀的对象,感叹人生易逝和岁月无常,明朝诗人何景明有《木槿花歌》,“朝见花开暮见落,人生反复亦相若”。但感伤之余,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每天早晨见到的木槿花都是崭新的,因而赞颂它生生不息的日新之美。

菖蒲是“百草之先生者”,作为传统文化中可以防疫驱邪的灵草,它能历冬不死,长寿千年之久,人们将菖蒲作为延年益寿、耳聪目明的象征,甚至还将农历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的生日,农历五月份被称为“蒲月”。

兰花

“还有那,幽兰花,行于空谷。纵无人,香自在,不受尘埃。”

兰花在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兰花才开始被栽种与开发,作为观赏性花卉流传开来。

最早将兰花比喻为君子的人是孔子。“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兰,作《猗兰操》。”自此人们将兰花视为修身立德的榜样,“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坐谈间,描写尽,花情花态。东风里,不知道,花喜花嗔。

满词场,又添了,一番佳话。惭愧杀,江郎笔,五色花生。”

自古来繁华境界说不尽

青简上繁花似锦长流传

不如收拾心情、开箧展卷

拨开历史的尘雾

向书中寻得一份悠远的春意

毕竟繁花荣枯开落有序

而背后厚重的中华文化经久不衰

编辑:程婷兰

责编:郭 珍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

请联系我们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泾川县博物馆

jcxbwg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泾博课堂|“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中国古代的花语
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园艺学研究
好听的花名与花语(好听的花名)
插花花名和含义和花语
中国古代花卉著作
邂逅宋代植物谱录之美
好听的花名古代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花落花开》全国巡演
旋花的花语:恩赐
瓶花谱 瓶史

网址: 泾博课堂|“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中国古代的花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71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鸢尾花花语
下一篇: 插花花名和含义和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