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风拂面,万紫千红的季节。拍摄这些花花草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需精心打磨,下一番功夫,动一动脑筋。
在前期拍摄准备时,考虑到多数花草摄影都需要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所以大光圈或者长焦距的镜头是首选,如果有微距镜头会更加方便。春季多风时,花草摇曳,手持摄影难度大。再考虑到拍摄时背景杂乱,或有色彩干扰,可以携带闪光灯或一把黑伞充当背景。
拍摄时还需根据主体特点确定拍摄思路,分别对待。例如:迎春花枝条矮,花朵碎小,一丛丛交错杂乱,可以选择花型丰满完整的单独枝条进行拍摄。运用微距镜头时一定要注意光圈选择,光圈全开时景深极小,无法拍摄花草清晰的全貌,一般选择F8或是更小的光圈。
玉兰花花朵硕大,但花期短。单朵盛开的玉兰比较突兀,表现力较弱,拍摄时一般需考虑加入陪衬。最常用的是与花蕾同框拍摄,突出植物的生命活力。作为背景衬托和陪体,既可以考虑纯蓝的天空背景,也可以寻找飞鸟、旗帜等趣味点对主体进行衬托。白色黄色的花朵很容易过曝,可以设置点测光并选择偏亮的部分进行测光,来保证获取花朵的细节。
在选择背景色彩时,除了常用的纯黑纯白,也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绿色植物作为拍摄背景,既可以布满画面,又可以是由绿到黑的色彩渐变,都可以增加拍摄主体的表现力。
展开剩余64%
如果觉得拍摄一株花草内容单调,主题不够突出,可以尝试利用组照进行表现。例如,在空间维度寻找画面的内容、构图、色彩、视角等方面的联系,或者表达冲突与对比;也可以从时间维度关注一朵花开放的过程,将一天的光影变化进行时间切片构成序列摄影。
静态的植物与动态的昆虫一直是绝佳搭配,能够进一步增加画面的生命力,拍摄时可以使用连续自动对焦,并关闭快门音避免惊扰昆虫。尽量从正面、侧面取景,避免从昆虫的尾部拍摄。这些都是提升照片表现力的常用方法。
很多时候为了后期调整时的二次构图,可在拍摄时预留构图空间,后期修图时一般会进行暗角处理、减少杂色、提升锐度和饱和度等操作。但需要警惕色彩过度饱和,避免画面过分艳俗。
春天的足迹 段旭升 摄
丁香花开 段旭升 摄
金玉满堂 段旭升 摄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3年·第16 期· 7版
作者:段旭升
朗读:周平林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