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课题组选育的玉米杂交新组合“科育186”,在2012年和2013年区域试验种植中,平均公顷产量分别达到12882.8公斤和12798.7公斤,比对照品种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分别增产2.4%和5.8%。近日,该新品种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4016”。
“科育186”以自选系H7为母本,以自选系Y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抗倒伏、耐密植、丰产性好,脱水快、容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籽粒含粗蛋白质9.85%,粗脂肪3.93 %,粗淀粉72.67%,赖氨酸0.31%,容重750克/升。按照国家玉米区试种,该品种高抗茎腐病,兼抗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及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该品种适宜在≥10℃积温达2650℃左右的区域种植,涉及吉林省、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预计该品种在适宜生态区域内种植每年可使农民增加纯收入3500万元,而且随着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将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4-29 第4版 综合)
相关知识
分子设计玉米新品种科育192通过国家审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22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重要研究进展集锦
【中国科学报】系列兜兰新品种花开昆明
《中国科学报》:浙农林大团队选育17种花卉获植物新品种授权
科学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两兰花新品种通过鉴定
高产 高油酸 抗病花生新品种冀花19号的选育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HSP20基因家族对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的遗传基础
【中国科学报】四个兰花新品种获国际登录
昆明植物所三种杜鹃花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网址: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选育出高产玉米新品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82630.html
上一篇: 我院又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
下一篇: 技术集成提升鲜食玉米整体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