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南召:柞蚕养殖撬动致富活力

南召:柞蚕养殖撬动致富活力

南召县依托丰富的柞坡资源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把柞蚕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一项富民产业,积极引导蚕农们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致富,实现了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图片

日前,记者在小店乡柏林村看到,一筐筐洁白的蚕茧格外显眼,县裕达蚕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按不同等级对蚕农交售的鲜茧进行分级,以每公斤最低46元价格进行收购,蚕农们纷纷将自家当日摘下的鲜蚕茧搬来进行称重,现场一片忙碌,蚕农们个个喜笑颜开。今年70岁的老蚕倌张世栓,他家养的蚕茧在收购员进行质量检测、定级、结算等程序后,计量50多斤,收入2000多元。

南召县蚕农张世栓说:“搁合作社领了3斤籽,卖了第三回了,预计能卖个两三万块钱,顾住一家哩零花钱。”

南召裕达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现有合作社成员326人,覆盖了附近4个乡镇的养蚕农户,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柞蚕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稳步增收。

南召裕达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立良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天派出一到两部车,去帮助蚕农卖茧,蚕茧哩早进入市场早得效益,减少了蚕农的损耗与掉秤,给蚕农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

南召县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已开发利用的柞坡105万亩,建成标准化柞蚕生产基地24处。常年柞蚕放养量5000公斤,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产量占全省60%以上,素有“召半省”美誉,有着“短平快”特点的柞蚕产业成为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激发蚕农放养柞蚕的积极性,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南召县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疑难问题,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在柞蚕生产上的转化应用,全面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我们为蚕农制定实时的出蚕日期和蚕期的合理选芽选场工作,在物资保障方面,我们为蚕农提供伐坡机械,防鸟设备和消毒药品发放,为蚕业的丰收打下了基础。”南召一化性柞蚕实验示范基地负责人吴运生说。

近年来,南召县围绕“生产基地化、发展规模化、依靠龙头和科技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思路,把发展壮大柞蚕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探索蚕业链条式发展的路子,做大做强蚕丝被,柞树枝食用菌等产业发展,推进美容养生保健系列产品的深加工,从而实现群众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南召县蚕菌中心一级主任科员张德森表示:“为了激发蚕农放养柞蚕的积极性,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我们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上的疑难问题,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师范、推广工作,在柞蚕制种、野外放养、务工就业等环节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相关知识

南召玉兰花
河南南召:抢占新赛道 绽放“花经济”
南召凉茶的做法
南召: 玉兰花开别样红 产业经营一条龙
南召玉兰入选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
河北武邑20余万株月季花开成海 “花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南召:抢占新赛道 绽放“花经济”
柞蚕的食物——阿江榄仁
玉兰之乡话玉兰——第六届中国玉兰研讨会在河南南召举办 | 动态
花卉养殖培训课程安排

网址: 南召:柞蚕养殖撬动致富活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856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南召:柞蚕产业实现经济生态效益“
下一篇: 盆栽花卉发黄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