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呆在塑料袋子里的来自3000多公里外的敦煌李广杏果核,沉睡快2年后
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硬是发芽了
摄于2019-3-17
双休日好不容易迎来个艳阳天,赶快将花盆收拾整理一下,在一个留有少量泥土的旧花盆里放有一只塑料袋,透过半透明的塑料袋,可依稀看到袋里像有绿色茎芽出现,一阵惊喜,猜想一定是有什么种子在偷偷发芽了。因有个习惯,每次外出旅游,在享用了当地的特色水果后,核会舍不得扔掉,会用塑料袋装后带回家来,心想日后能否种种?
当小心地解开塑料袋子后,眼前情境着实大吃一惊-------浅绿色的茎、翠绿的小叶、白色的密密麻麻的根须,这一切都源于那棕褐色的果核。脑子不由飞快地搜索起来,这是什么果核?是从哪儿带回的?一阵过滤后,最后锁定------是敦煌特产李广杏的果核。
前年(2017年5月下旬)到敦煌,当地特产“敦煌水果之王”的李广杏没少吃,称“李广杏”,许是纪念“飞将军”李广吧,那时匈奴常骚扰边境,李广镇守北方时,因行动快,箭法精,匈奴人称“飞将军”,不敢进犯。敦煌气候条件独特:虽干燥降雨量少,但来自祁连山脉的党河水流经沙漠绿洲敦煌,又保证了它水分的获取;砂质土壤类型又适合瓜果生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也利于糖分积累。于是这引自新疆毛杏,就在敦煌特有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再经长期的自然驯化及人工嫁接培养,就形成了李广杏得天独厚的优秀品质-----抗旱、耐寒、无毛、味甜。除了敦煌市区的水果店铺里、或流动摊贩,到处可见李广杏身影外,在住的酒店旁还有一个集市场,在李广杏大量上市时,专门进行李广杏的买卖,有次在公交车上,就看到一个在离敦煌不远地方工作的人,买了二大箱带回去,说是每年都会特意来买的。
价廉物美的李广杏,享用后,果核没舍得扔,装入雕料袋中带回家后,扔在一个还剩小半盆土的旧花盆里,想等来年春种种看,谁知到2018年春时忘了此事,花盆一直搁置在角落里,没想到它们一直就以塑料袋为被、以小花盆为床,沉睡快二年了,不甘心呆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它们,则利用2019年来连续阴雨天开始萌动了,并拚命从塑料袋下方钻了出来,从旧花盆下层土壤里吸取营养,虽则钻出只有一点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作用之下,展示了生命力、提醒主人,不要将来自3000多公里之外的它们遗忘,于是就有了这惊喜的一幕
打开塑料袋,惊呆了,这来自3000多公里之外的敦煌特产李广杏果核,发芽了
嫩茎、小叶、根须从棕褐色的硬核里钻了出来
可爱的小小嫩叶
密密麻麻的根须,为吸取土中营养,竟能从塑料袋子下方钻了出来,扎根花盆下层土壤中
小心翼翼地将发了芽的抱作一团的李广杏果核分开,分种在3个花盆里
真的好可爱,等再长大些,就择优留下,最后谁能留驻,就得看它们各自的“造化”了
(以上各片均摄于2019-3-17)
李广杏不仅果子好吃,皮也是宝,参观完敦煌莫高窟后,坐在近旁小商铺外的椅子上,享用了酸酸甜甜冷冷的“杏皮水”,解渴又解乏
在莫高窟近旁的小买部外长条椅子上坐下
喝杯酸甜清凉的敦煌特产“杏皮水”,疲惫顿消
此片摘自本博:古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下) (2017-08-10 )
住宿酒店隔壁就是一超市,晚上去逛了逛
这一大袋有杏、李等本地特产水果,只需1元,新鲜,就是大小不均,跑大老远的到敦煌拣便宜来了
当然临走时,买了大一点的带在路上吃,因还要一路游,否则可多买点带回家了
敦煌干旱,水果都很好,西瓜甜又便宜,外出蔬菜吃得少,水果倒没少吃
此片摘自本博:丝绸之路-----敦煌博物馆 (2017-09-22)
今年春的“天时地利人和”使李广杏来到了咱家,但愿能扎根开花结果。
相关知识
干旱荒漠区9个杏品种的花器官冻害生理生化分析
杏树苗厂家=提供杏树苗==山西杏树苗价格=杏树苗价格
水果核、籽到底吃不吃?
菠萝蜜果核怎么种植
敦煌花卉纹饰赏析-敦煌艺术作品赏析-敦煌美术研究所
敦煌文博会|花见敦煌,用花讲述敦煌故事
“花见敦煌”艺术展香飘敦煌文博会
敦煌壁画里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代表了什么?
【文化】雕塑家孙纪元与敦煌城标“反弹琵琶”
甘肃,一个隐藏的“水果王国”!
网址: 敦煌李广杏果核萌芽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87004.html
上一篇: PTA 7 |
下一篇: 文旦和柚子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