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房屋屋顶的绿化(一)施工原则屋顶绿化的施工不许做到安全、美观、房屋无渗漏现象。施工前必须取得一切可靠的依据,经过园林设计部门签证后才可施行。 (二)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单位必须全面了解屋顶花园设计意图、设计方案和设计部门必须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及要求1、经过审定的屋顶最大承重量、房屋使用年限、屋顶结构和所用的建筑材料,每平方米的陌重量和静荷载以及屋顶的坡降、排水、渗漏情况。2、屋顶设计的重量分析:掌握了解设计栽植材料的重量、植物品种、规格、数量及土球重量。了解实际中栽植材料的重量、植物品种、规格、数量及土球重量。掌握排水层的厚度和重量。设计部门根据设计材料的重量分析,提出控制重量在屋顶上允许静载重量的数据依据,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 (三)材料准备1、植物材料:按规定设计方案要求配置的植物品种、规格、数量,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按照植物种植工程规范进行操作。2、建筑材料的准备:购进屋面防水层材料、排灌设备材料、以及砌筑种植床所必须的建筑材料等。3、清楚屋顶杂物,对有凸凹不平或龟裂处进行正常修补,甚至重做屋顶防水层。 (四)施工步骤与方法1、屋面防水处理:原屋顶为预制空心板时,采用油毡、
2、沥青浇铺 3 层,用玻璃防水剂涂刷或做玻璃纤维垫层,以防渗漏。防水层厚度一般为 5-10 厘米。屋面坡度处理成自然排水。2、定点放线用绳尺在屋顶根据设计要求划出花坛、花架、道路、排水孔道、排灌设施的位置。3、构筑施工:按设计方案的要求修建种植床及园林小品等建筑。4、安装排灌系统:溉通常才欧阳能够低压灌溉、彩塑导管、轻质喷雾装置,喷头配置要均匀,使各个角落都能灌溉。排水设施完整通畅无阻。花坛、园路必须留有出水孔并与女儿墙排水孔或屋顶天沟连成一个整体,使雨天和灌溉能及时排走,减轻屋顶荷载和防止渗漏。(五)铺设排水层、过滤层 1、在屋顶面铺设 5-10 厘米排水层,排水层的材料主要有废气的聚苯乙烯、珠沥煤渣、稻谷等。 2、在排水层上铺尼龙窗沙和玻璃纤维、石棉布或粗砂等,防止轻质土壤颗粒下漏,堵塞排水管。(六)铺设种植层依照设计和栽植植物的需要铺设种植土。常用的轻质材料有珍珠盐、蛭石、锯木削、废棉籽壳、煤渣灰等(锯木削、废棉籽壳必须经腐热发酵后使用),按一定比例和土搅拌。不论何种配置的人造土必须重量轻、排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保肥保水能力。(七)植物种植1、植物种植应由大到小,由里到外逐步进行。
3、2、设计中配置的中、小乔木、灌木栽植点应在承重柱上。 (八)养护管理1、浇水:屋顶绿化必须经常浇水,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夏季一日对次浇水或喷灌、滴灌水,春秋也应一日浇 2 次水以上。2、施肥:多年生植物需要不断补充土壤中的肥料,一般多用花费或配制的营养液,适当施入有机肥。3、植物种植一定时期后,可酌情添加人造土,保持种植土的厚度,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条件。4、经常拔除杂草,保持花坛清洁。5、屋顶绿化植物冬季易受冻害,要进行缠干、薄膜覆盖防寒保护,盆(缸)栽植植物可搬入温室越冬。调雨储露屋顶花园浇灌系统设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习惯与植物相伴而居,特别是我们的先人,既要采菊东篱下,又要听雨打芭蕉,更不可无竹而居。但时至今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钢材和混凝土将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和自然分隔开来,居住在高楼的人们视线中充斥着层层堆砌的各种建筑材料。希望提高生活空间舒适性的人们渴望增加城市绿色空间。于是屋顶绿化运动迅速地、自发地在我国大中小城市蓬勃发展。在城市,享用屋顶花园甚至已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生活方式。城市推行屋顶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温度、湿度并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吸纳某些污染物,这不仅能起
4、到改善城市气候,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还会给城市整体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可以说建设和发展城市屋顶花园是一项应该大力提倡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屋顶绿化建设,特别是住宅屋顶绿化都是民众自发而为,缺乏系统设计并没有专门部门对建设方案进行审查,许多已建成的屋顶花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建设屋顶花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有关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否为最轻量的建筑负荷;高度的施工轻便性;最少量的表面流水及屋面防漏;保温、隔热效果好;避免对建筑物的破坏。2 有关檀物的栽培高校排水和通风;根部不发达的直根植物;根部发达的毛细根植物;土壤不板结,能经受长年变化。3 有关日常维护浇灌高保水能力;有效利用雨水及家庭用水的二次利用。在此,我们仅就屋顶花园的浇灌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目前我国各城市对屋顶花园的建造尚未制定审批制度,既使一些大型小区物管部门在装修管理规范中针对屋顶庭院做出了一些规定和要求,但通常局限在承重、防漏等几个方面。所以绝大多数拥有或使用屋顶花园的业主一般都直接使用自来水浇灌花园。有人将屋顶花园形象地比喻为“与地面彻底隔绝的巨大的花盆”。由此不难想像,对
5、于这些“盆栽花木花草”浇灌工作将会是很频繁的。我国大部分城市夏季都很炎热,即使是建造屋顶花园时设置了保水层,也仍然需要每隔一天就要给屋顶花园做一次全面浇灌。笔者曾经作过多次实测,在夏季浇灌一个 100m 的屋顶花园约需 3O 分钟。按有关通用标准计算,家用水龙头的流量都大于 020 升秒,即每分钟出水量在 12 升以上。也就是说 3O 分钟的浇灌至少要消耗 360 升水。每年夏季3 个月需要隔天浇灌,总耗水量为:9O 天2 X 360 升= 16,200 升,即每平方米的浇灌用水为 162 升。实际上,这仅是一个最保守的估计,全年浇灌用水量要远远大于此。且让我们以此为估算基准,推测一下全国的大致情况:目前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约为 150 亿平方米,其中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为 70 亿平方米。平均楼层约为 12层,即意味着有可设屋顶花园条件的顶层建筑面积约为 58 亿平方米,就算其中仅有一半做绿化建设,全国屋顶花园面积也有可能已达到 29 亿平方米。如果都使用自来水浇灌,那么全年至少将消耗掉 470 亿升自来水。据有关方面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城市建筑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到 261 亿平方米
6、左右,屋顶绿化面积势必也将会成倍增长。如任其按现状运行,那么仅此一项所造成的生态负担就不容小视。所以,通过设计解决屋顶花园灌溉问题,无论是为了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进一步推动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从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几例设计方案简单可行,可供参考。方案设计一 收集雨水用于浇灌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善于收集雨水,清代杭州富商胡雪岩故居中的一处天井,其巧妙地用弧形铜管安装于屋檐下口将屋面的雨水引入大水缸以备浇花、消防及日常洗洒之用。重庆发电厂职工宿舍某屋顶花园所看到的土制雨水收集系统。顶楼住户们用廉价的 PVC 排水管收集顶楼花房屋面的雨水。结构方法与清代胡雪岩故居一样,但成本极低。由于材料轻便易得,加工构造简单可行,并且整个系统都不会影响到建筑结构,也不会带来屋面渗漏的问题。所以普通市民完全可以自己装配完成。图一所画示意图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收集雨水的方法及其器具结构。南方城市夏季的月降水量一般都会超过 100 毫米,以屋顶地表硬质材料部分按 50平方米计算,每月可收集雨水为 50 平方米 X1O0 毫米一 5 立方米,那么理论上该屋顶夏季的三个月
7、中可收集到 15 立方米雨水。这已经基本上可满足一个 1O0 平方米屋顶花园夏季的浇灌用水的需要。 设计方案二 跃层花园循环浇灌系统通常,从屋顶花园花池中排放出的水经地沟汇集到建筑下水口白白地流走了。其实据我观察,经花池自身过滤系统排出的水并不污浊,只是由于花池排水口已相当接近花园地平面而难以回收以供循环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将顶楼甚至更多的楼层修建为退台式结构,这样的建筑就特别适合设置屋顶花园循环浇灌系统。这种浇灌系统的重点是将上一层屋面的各种待排放废水包括:花池溢排水、水池弃排水、自然雨水、可利用的生活排放水等,通过预设渠道集中地汇集到一个或数个安装了过滤装置的引水口,使水由此经溢水管排放到下一层花园中相应位置的蓄水池(沟)中,以供下一层花园作浇灌使用,完全解决了下一层屋顶花园的浇灌问题。日本千叶柏市某幢大楼使用这种浇灌系统的情景,这种“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其实还可以加以引申发挥。图二所示意的是一幢楼房多层屋顶花园的循环浇灌系统。其道理和前面讲的一样,不同的是在底楼设置了较大的水循环池(槽),将楼上各层花园的溢排水收集在一起,经贮放过滤后再提升到顶楼屋顶花园。由此一来,整幢楼房
8、就有了一套活水循环浇灌系统。图二过滤系统循环图适用于屋顶花园的浇灌解决方案还有许多,由于篇幅所限仅介绍以上两种。另外我们认为良性地发展屋顶绿化事业仅靠居民自发行动是不够的。因为对于一个庞大的屋顶花园拥有人群来说,不太可能要求其家家户户都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动手设计的能力。所以,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介人是必要的。日本东京自 2001 年 4 月开始施行屋顶绿化义务条例,规定占地 1000 平方米以上或公建 250 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屋顶都必须进行绿化申报。政府对实施了的业主给予减免 50固定资产税的奖励,反之则处以罚款。但所有绿化设置都须通过设计审查,以确保屋顶绿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在既不额外加重自然资源负担的前提下又能够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相信这种两全其美的结果也正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浅谈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在 21 世纪的今天,由于人口趋向城市密集,而现代建筑也随之增加。伴随建筑的增加,而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见逢插绿”。即便这样,还是达
9、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顶房,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房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各建筑屋顶开辟园林绿地,营造屋顶花园成了最具发展前景的恢复绿地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因此而被广泛应用。 1.屋顶花园的历史及现状屋顶花园并不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 4000 年前,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 UR 城所建的大庙塔,就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20 年代初,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德.伍利爵士,发现该塔三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 1500 余年才发现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之所以被世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意义决非仅在于造园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古代文明的佳作。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于公元前 604-562 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加尼撒二世娶了波斯国一位美丽的公主,名叫赛米拉米斯公主日夜思念故国山乡,郁郁寡欢。国王为了取悦与她,下令在平原地带的巴比伦堆筑土山,并用石柱、石板、砖块、铅饼等垒起每边长 125 米,高达 25 米的台子在台子上层层建造宫室,处处种植花草树木。建造巴比伦空中花园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皇家贵族的享受,它反映古代帝王所追求的奢侈生活。自此之后 2500 多年来,除了个别地区屋顶上绿化和城市中心商业区地下车库顶绿化外,并没有建造真正的屋顶花园。西方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工程如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屋顶花园、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屋顶花园、美国 DT&T公司屋顶花园、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屋顶花园,加拿大温哥华凯泽资源大楼屋顶花园、德国霍亚市牙科诊所屋顶花园,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香港太古城天台花园、香港葵芳花园住宅楼天台花园、这些与建筑设计统一建在屋顶的花园,多数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屋顶或天台,向天空展开。目前屋顶花园在国外不是空中楼阁。美国芝加哥为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正推动一项屋顶花园工程来为
《浅谈房屋屋顶的绿化》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房屋屋顶的绿化》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浅谈绿色建筑之屋顶绿化
浅谈屋顶绿化规划设计.doc
浅谈屋顶绿化在首都建设生态城市办绿色奥运中的重要作用——剖析屋顶绿化的必要性 可靠性 可行性和紧迫性
城市绿色生态建筑与屋顶绿化
浅谈绿色屋顶发展现状与前景
佛甲草屋顶绿化
浅谈室内环境的绿化设计
选择合适的屋顶绿化植物
浅谈屋顶花园的绿化设计
屋顶绿化:美化城市的“第五立面”
网址: 浅谈房屋屋顶的绿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8769.html
上一篇: 南昌5年新增屋顶绿化13万多平方 |
下一篇: 浅谈屋顶花园的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