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关于现阶段寒兰的品种
纵观中交网的寒兰花叶品种及本人通常选育寒兰的思路,寒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梅仙类:虽说寒兰无标准的梅仙,但继承、借鉴传统的瓣型标准,寒兰里也可以选育出带有梅仙类特征的正格花。这类品种花开正格、色彩能吸引眼球的通常是寒兰梅仙类的佼佼者。目前寒兰的软硬捧,大叶寒兰里出现的较多,且通过各地兰友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了不少相当优秀的园艺品种。
荷型类:荷型花虽然也出现过,但具有荷型标准的却极少。就本人认为,一个好的荷型花,至少要具备收根、放角的基本条件,而不是简单的瓣型短宽。这类花,优秀者目前尚少。
蝶花类:寒兰里的蝶花也不少了,但除去色彩对比差和副瓣蝶里的诸多剪刀蝶、马步蝶。真正的好蝶花就少之又少了。鉴于寒兰花瓣的特殊性(细长),寒兰的副瓣蝶极少有品相好看的,花开通常是所谓的剪刀蝶,马步蝶。因此,寒兰的蝶花主要还是内捧蝶及三星蝶较为正格。目前真正好的副瓣蝶、蕊蝶也还不多。
奇花类:这一类花包括各种多瓣、多舌、少瓣、返祖奇花等,少瓣花极少有受欢迎的品种出现,返祖花基本是定了型的(通常也就是舌瓣变化成一个捧瓣,形成外三瓣,内三捧的花)。多瓣多舌的奇花,如果花瓣的数目只是寥寥极少的增加,整花看起来就略显单薄,且层次感不强。目前寒兰里的多瓣多舌奇花也为数不多,上档次的则少之又少。(寒兰里单朵奇及顶花奇常有出现,这类花说白了,是千年等一回的现象)。
素花类:寒兰里有白素、红素、黄素、绿素等,其中以绿素最多,大叶寒兰的素心以绿花绿苔素为主,有少量的彩花素(主要是紫花素)出现。一直以来寒友们更注重细叶寒素的选育,细叶素心看起来更清心、幽雅、且韵致好。细叶素心在细叶寒兰里已经占了不小的比重,选育出了不少优秀的好品种。
色花类:花色的丰富多彩,是寒兰的一大特色,几乎盖过了所有的国兰,而寒兰色花的多彩多姿,尤大叶为甚。除了纯黑花及蓝色花没出现过之外,所有的花色基本都可以在寒兰里找到。但色花又是一个多变的品系,和其它国兰色花一样,寒兰的花色也是变化不定的,大多数寒兰色花并非花开每年都会一致。就目前全国的大型寒兰养殖场来看,一个兰场能够选育到一个或几个花色稳定的寒兰色花(当然是指品位高的品种)并非易事。一个韵致美、品相端正、花色艳丽或柔和且稳定的色花,永远都是寒兰里的代言名种。
舌头花类:这类花细分可分为红舌花、圆舌花、兜舌花、象形舌花、奇舌花等多种。舌瓣的形态万千,舌斑的变幻多姿是寒兰的又一大特色。一个好的寒花舌瓣,舌型要规整,寒友们通常喜欢兜舌、大圆舌的较多;舌瓣不卷或微卷;舌瓣的底色纯净及色斑明显、工整、且舌瓣与舌瓣底色对比鲜明的。目前就寒兰里选出的品种来看,舌头花类品种最多了,其中不乏优秀的全红舌,红斑舌,黑斑舌,大圆舌,大兜舌等等品相好、色彩好的舌头花。
叶艺花艺类:这一类就单花艺,叶艺分开来看,其中就出现了不少优秀品种,两者达到了完美结合的品种,就极少了。但叶艺草通常不容易养,更不容易开花,不过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优秀品种出现。
三 关于寒兰的收藏及炒作
寒兰作为一个新兴的兰种,栽培时间短,就目前所选育出来的、亮过相的寒兰品种有限,而且有不少的品种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加上寒兰种养难度比较大,繁殖速度又慢,到现在为止,寒兰是唯一没有被炒作过的兰种。许多优秀品种的数量还极少,甚至在选育者的手里也不过是一组或单苗而已。这就理所当然的决定了寒兰现阶段是以卖方市场为主。在寒界,只要一听说哪个兰苑出了什么好的品种,各路人马争相抢购,使用各种方法、通过各方渠道,目的只有一个,都想把其收入囊中或分得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难为了花主,关系好的,可以勉为其难的分给他一苗半草的,关系不好的,只好半推半就的婉言谢绝。当然这一类花一定是收藏级别较高的品种。
随着对寒兰审美观念的逐步成熟(趋同),寒兰里有些品种的价位也在逐步的调整,有的持续走低,有的稳步走高,价格走低的品种,是寒兰开发初期审美误区的产物,价格走高的品种,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已经被大多数兰友所认同。这些都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是每一个新生事物都要经历的过程,有所成就就必定会有所牺牲。所以最早投资寒兰的兰友中,就有一部分是因为走入了审美误区而有所损失。就寒兰里这种少数或部分品种的价格上扬我认为不是一种炒作,而是一种寒兰与市场融合逐步完美的体现,这只能说明寒兰的市场在稳步发展、成熟,也说明了喜欢寒兰的兰友在逐渐增多。寒兰里没有或极少有天价兰出现,甚至是高价兰都很少,以及寒友的发帖跟帖都极少提到寒兰的价格问题,这些就足以证明寒兰没有半点炒作。其实就寒兰的自然发苗率和寒兰品种的总量来说,现阶段还远未达到炒作的条件,兰友之间的购买及互换只是收藏或者说是引种而已,这种现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延续下去,品种寒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还有待时日。同样,寒兰离炒作也还遥远。
——由于喜欢,所以宣传。。。
——远离炒作,让寒兰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寒兰里,目前较受欢迎的品种有:
顶级收藏级别:正格三星蝶,蕊蝶,开品工整的副瓣蝶等。正格梅仙,一致性强、美感好的飘门硬捧等。花守好的正格荷型类,多瓣多舌奇花,顶级花叶双艺品种等等。
上品收藏级别:正格大圆舌素心,漂亮的彩花素,正格大圆舌(舌瓣上的色斑漂亮、工整的),上品色花,复色花等。
一般品种:这一类品种就很多了,包括以上品种里品级较次的品种,如一般的梅荷仙蝶奇,一般的舌头花,素花,色花,叶艺,型艺等等。
各玩家或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作为收藏、欣赏。可以是“三宫六院”式(各类品种都收藏一些),也可以是情有独钟式(比如有的兰友偏爱素心,有的偏爱色花,有的偏爱舌头花,有的偏爱叶艺等)。
四 关于寒兰野生资源的开发及保护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兰界一直以来的话题,下面就我本人的一些经历,来谈谈兰花野生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内在必要的联系。
本人2004年开始真正接触兰花,那一年三月份开始(春节后),一直到06年年底,只要一有时间,天气又适宜,就会上山采兰花。本县是大叶寒兰的主产区,除了本县兰友下山的寒兰之外,也有不少的野生寒兰被外地的兰友收购去了,其中被收到上海,浙江,福建几个省份的最多。到06、07年的时候,靠本人自己上山基本就找不到寒兰了。于是从07年开始,本人也开始收购野生兰花了(主要是寒兰)。在收购野生寒兰的过程中,我到过江西的不少地方(包括本县各乡镇及邻县部分地区),有分宜的大岗山一带,安福的严田、浒坑、章庄一带,还到过萍乡的莲花,吉安的峡江县,赣州的赣县等地,在以上这些地方转了两个月左右,可收到的寒兰下山草不过一千多斤。许多地方得到的信息是,当地的野生寒兰早被人收购过了。
一直以来,几乎是发现了生长有野生寒兰的地区(或山头),过不了多久,就会草去山空了。这些说明兰友对寒兰的热爱,超过了其它国兰里的兰种,但也说明,寒兰的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比其它兰种更甚。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想要说的是:
不管是产兰区还是非产兰区的兰友,如果想要养兰或投资收购下山草了,有谁能阻止或可以阻止?
兰产区的农民为了给家里增加点经济收入而上山采兰(兰花在他们眼里就是野草或一般的草药),挣点辛苦钱,有谁能阻止或可以阻止?
林区的单位或山民要植树造林,将成片的野生兰花烧死,又有谁去阻止了或可以阻止的了?
又说了这么多,我还要说的是:
假如几百年前的宋梅当时没有被发现,而是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发现了,数量是不是最多只有一小撮而已:兰产区经常上山采兰的兰友就非常的清楚,一株野生兰花在山上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也就是这株兰花不可能长到成百上千苗,而且这么长时间还有死亡的可能。当然有的兰友会说了:也许这棵宋梅会通过其种子繁殖,小宋梅几百年来不是满山遍野了吗?有谁看见过、有哪个兰产区出现过漫山遍野的同一个好品种?同一个地区或山头能够出现品种相同的两棵草都是极少见的了。而今天的宋梅几乎可以说走进千家万户了。
所以保护资源不单是我们口头上叫叫而力不能及的去喊着要保护那些摸不着、又看不到的所谓还在大山深处的野生兰花。养好养活已经下山的、在自己手里的每一棵草,每一个品种,使其繁殖发展下去,能够让更多的人爱上兰花,养上兰花,我想才是对资源最大的利用及保护。
五 关于寒兰的杂交及组培
在野生的大叶寒兰中,就本地发现过有一分支(我想其它产区应该也有),它的花期,花朵,叶型几乎都介于建兰和寒兰之间。如果这一分支可以理解为大叶寒兰和建兰的自然杂交的话,那么大叶寒兰的确有自然杂交的物种存在,其数量大约在万分之几,相对大叶寒兰来说是极少的了,几乎可以忽略此物种的存在。同样在细叶寒兰里,也有极少数的一支,其花瓣(主要是捧瓣)已经不带白覆轮了,舌瓣的底色也变得没有细叶的纯净,如果这一物种是细叶寒兰的自然杂交种的话,那么也可以忽略它,因为这一物种的数量也是极少。
对于人工杂交过的寒兰品种,到目前细叶寒兰里好像还没出现过;那么大叶寒兰里出现过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大家都知道,植物的杂交一定要有具有优秀性状的父母本双亲,才能杂交出既有父本优秀性状又有母本优秀性状的后代来,而后代的取名却不一定要像人类一样要跟随父亲(在我国)。所以寒兰和其它兰种杂交过的后代被杂交者或操作此品种者称呼为(或者叫归类于)寒兰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寒兰是一个新兴兰种,寒兰里每一个优秀新品种的出现都将代表无穷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叶里人工杂交的寒兰是出现了。
只要寒兰见得多或具有一定鉴赏水平的兰友都可以看出,像寒香梅,桂林牡丹,还有一个寒兰蕊蝶(名字不知道,本人曾经在兰展上见过此花两次)等等杂交寒兰之流,这类草还能算是寒兰吗?我想这类草连“汗兰”都没有资格叫了:此类草不但花型、花色、花舌、花杆的高度,花朵的数量与大叶寒兰相去甚远,甚至有的连叶型、叶色、光泽、芦头等都与大叶寒兰有明显的不同,更不用说具有野生寒兰所独有的气质与神韵了。所以这类草根本就不配叫寒兰,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叶寒兰里也没有人工杂交品种出现。
虽说东施效颦的事历来就有,想不到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还有如此愚蠢之人做着如此彻底的愚蠢之事。不理解也不了解寒兰,就对寒兰进行人工杂交,胡乱牵线搭配,我想这是兰花杂交史上最大的笑话,也是最大的失败。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一头牛、一头羊都可以复制(克隆)出来了,还有什么草不能复制的呢?只要有利益,有价值,有社会效益,一句话只要认为值得,我想任何兰草都是可以复制(组培)的,这就要看组培者的心态和决心了。
在这儿我有一句忠告,对于寒兰的杂交,最好是种内杂交(寒兰x寒兰),要不然出来的就不是寒兰了,又是寒香梅第二了。但种内杂交选育后代要难得多,因为其后代的性状变数大多了,也就是说你干活了,却不容易得到你要的结果。
还有一句忠告,对于寒兰的组培,我想要比其它兰种的技术难度要大多了,要不然以日本如此发达的技术,目前也还没有组培寒兰出现。再一个就是,国内目前对寒兰的鉴赏标准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及趋向性,但还没真正的形成一个统一规则,你选哪一个、哪一类花组培去?风险是不是感觉很大?还有一个就是,寒兰品种的选育(赏点方面)要比其它兰类要复杂、且多的多,也就是说将来寒兰的品种将是千千万万个,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冒这个险: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辛辛苦苦组培出来的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品种,到头来只能占到寒兰市场的一丁点儿的份额。
六 关于寒兰的原生种之说
一直以来,不管是网络上、现实中,还是有关兰花的书籍、杂志上,似乎都有一个关于寒兰的话题在不断的吼叫喧嚣着:那就是寒兰原生种的问题。一些细叶寒兰产区的兰友提出细叶寒兰是寒兰的原生纯种寒兰,而将大叶寒兰说成是寒兰的自然杂交种。更有甚者只要有一个大叶寒兰的好花一出现,有兰友就发出对其出身不好的惋惜。我想这样的做法有特意宣扬细叶寒兰而诋毁大叶寒兰之嫌疑,不但误导了兰友,而且这样的宣传对寒兰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难道细叶寒兰真的是原生种,大叶寒兰就是杂交种吗?
寒兰按花期来划分,可分为夏寒兰和冬寒兰(其实所谓的春寒兰和秋寒兰只是夏寒兰或冬寒兰的反季节开花而已,大叶,细叶里都有此类现象。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春寒和秋寒,有极少数的寒兰个体能在春天、夏天或秋天开花,这类群体不多)。如果按叶型,根系,花的特征等来划分,可分为大叶寒兰和细叶寒兰。夏寒兰按叶型等当属大叶寒兰一类。
细叶寒兰主要的产区是浙江的瓯江流域,福建和江西的武夷山脉及其所延伸的山系,广西和湖南也有少量的细叶寒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分布——细叶主要是分布于玩兰历史悠久且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福建沿海,——且以上两省对寒兰(主要是细叶寒兰)的开发较早(日本早期就在浙江收购细叶寒兰),——从每年一届的永嘉寒兰展就可见一斑。加上日本对细叶寒兰的情有独钟,所以细叶寒兰在各方面的宣传做的比大叶要早、且要好。但这也不能证明细叶就是原生种,同时更不能证明大叶就是杂交种。
细叶寒兰和大叶寒兰(这里主要说冬寒兰)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且都被称作寒兰,完全是因为它们的花型相似,花期相近而决定的。如果真要说这两种兰之间能有什么亲本性状的话,我看除了它们都是鸡爪瓣之外,很难再找到共同点了。细叶的白覆轮及白底舌还有粗根,在大叶身上几乎看不见半丁点儿。相反要是讲到白底舌,是不是春兰是细叶的杂交种了?还有白覆轮等花瓣上的条纹特征,和莲瓣就有些相似,细叶和莲瓣有亲缘关系?对了,蕙兰和春剑也是粗根的,难道蕙兰和春剑又是细叶寒兰的原生种?凡此种种,只是臆测而已。
细叶和大叶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兰种而已,就像国兰里的其它兰种一样,是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兰草,它们彼此都开着相近而又有区别的花朵,都是国兰里的瑰宝。夏寒兰,细叶,大叶能够一起被人们归类于寒兰不容易,这也是国兰里独有的现象(一个兰种里出现三个品系)。就像一个大家庭,有了兄弟姐妹一样,而不会显得那么的孤单,相煎何必要太急?
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咸的,有的人喜欢淡的;对于一种爱好,萝卜青菜,各取所需。自己喜欢的,可以称颂,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必抵制,莞尔一笑足矣。
七 从寒兰的审美说开了去
就寒兰的审美角度而言,虽然只是丰富了色彩和舌瓣两样,但由这两样组合排列起来的品种就多多了:寒兰色彩之丰富,舌瓣的大小形状及色斑条块的多样性,决定了寒兰品种的多样性。如果其它兰种也在这方面稍稍重视一下,在兰花的审美方面能有所创新,虽然不一定能选育到像寒兰这么多的品种,但至少可以留住一些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丰富该兰种的品种。兰花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了,增加各兰种的审美取向,在日益减少的野生资源中尽量发现从而挽留其中之精华,是每一个养兰人或兰花选育者应尽的义务,也是一份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保护野生资源的另一种体现。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选育的下山野生品种越多,就意味着科技草对兰花市场的冲击越小。说不定在若干年之后,在我们这一代人所创立的审美思路上,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得到子孙后代的肯定。
寒兰——处处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美、个性美、神韵美 。
喜爱寒兰,感受生活,感知自然,感恩我们伟大的母亲——地球。
结束语:本人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植物研究员,更不是专家,我只是一个爱兰,养兰的农民。因为在产区,兰花(主要是寒兰)养的多了,见的多了,交流的多了,所以对寒兰、寒界有了自己的一点简单认识。以上的观点就是本人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对目前寒兰现象的一些粗浅剖析,如有错误及妄言,还望寒界的有识之士及时的予以纠正或提出批评!
怡风兰苑(天下无霜) 2011 8 18
相关知识
再谈寒兰面面观
寒兰有哪些病害,怎么养能开花?
@兰花爱好者,2023上海植物园寒兰文化展开幕
植物生长调节剂面面观
大量繁殖名贵的兰花品种寒兰,最适合的生物工程技术手
花探社 |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你认识“花君子”吗?
春兰、建兰、寒兰,家庭盆栽这3款,想要开花就得做到此3点
寒兰~红凤(中通包邮偏远地区除外)
怎样画兰:兰叶、花头、花蕾、花蕊的绘画技法,图示建兰、寒兰、鸢尾兰、蕙兰花、蝴蝶兰、风兰、文心兰的不同画法
再谈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认识、重点和策略
网址: 再谈寒兰面面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208.html
上一篇: 【宋春兰花】 |
下一篇: 春兰和惠兰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