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胡进耀 张素兰 苏智先 廖咏梅 开通知网号
【摘要】:珙桐(Davidiainvolucrat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和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对其传粉生物学等的研究未见报道。花色一直被认为是吸引传粉者的诱物之一。传粉生态学家多利用滤镜、摄像等技术或行为学的方法研究花色与传粉者间的关系。黄酮类是花内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提取分离方法。但还没有人具体地对它的变化与传粉者的访花关系进行研究。该文测定了各个花期的珙桐花序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及其组分变化,并对各个时期传粉者的传粉频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花的发育,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都在下降,在雌蕊期膜翅目昆虫访问率高,但没有鞘翅目昆虫。此时黄酮可能同时起到了吸引和防御传粉者的作用。有几个黄酮组分含量在总黄酮中的比率上升,另有几个下降,增加了花与背景叶的对比度,可能强化了吸引传粉者的能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进耀;张素兰;苏智先;廖咏梅;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2 钟楠蝶;李登飞;杨有芹;魏丽君;王琼;纱网袋颜色对红雉凤仙花传粉者不同时间段访花行为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21年01期 3 童泽宇;徐环李;黄双全;探讨监测传粉者的方法[J];生物多样性;2018年05期 4 王颖洁;路宁娜;杨洁羽;丁天凤;赵志刚;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年07期 5 孙杉;张志强;张勃;杨永平;从合作的进化探讨植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J];生物多样性;2012年03期 6 吴佳俊;昆虫携带花粉网络的构建及其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02期 7 黄双全;了解生态网络需要监测植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J];生物多样性;2018年05期 8 肖宜安;张斯斯;闫小红;董鸣;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植物-传粉者网络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5年12期 9 Matt McGrath;飞蛾的秘密作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年27期 10 刘逸;林瀚;韩晓文;兰思仁;刘仲健;罗毅波;马晓开;组学时代下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尧金燕;赵南先;陈贻竹;榕树-传粉者共生体系的协同进化与系统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周日宝;刘笑蓉;唐丽君;刘佳胜;大叶紫珠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正浩;张国泰;王泽旭;耿敬章;张志健;汉中地产不同品种黄精主要功能成分分析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2年 4 吕小健;王运利;许引;李士明;徐兰英;龙涛;超临界CO_2萃取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工艺探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C];2018年 5 许引;李明;吕小健;李士明;龙涛;徐兰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品种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C];2018年 6 彭玲;李卫民;高英;不同产地枳椇子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吴素玲;孙晓明;张卫明;顾龚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刺梨黄酮含量的研究?[A];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宏;刘刚;张晓喻;黄春萍;黑骨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振凌;吕鹏;刘艳芳;不同条件炮制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瑞平;黄颖桢;陈菁瑛;赵云青;不同月龄金线莲多糖、总黄酮含量的比较[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燕兵;高山草甸群落内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方强;云南香格里拉高山草甸传粉网络的结构和动态及生态学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3 谢璟;杨梅黄酮对紫外线诱导的皮肤光老化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王玉荣;壮药国虾薄(绞股蓝)黄酮及其肺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5 李红艳;丹参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任鹏;生境片段化对植物-传粉者群落及其网络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22年 7 刘利;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赵兴楠;花蜜呈现策略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王慧;同域分布紫堇属植物传粉选择压力下的花部特征分化[D];武汉大学;2014年 10 郝凯;蝇子草与蛾类传粉者(啃食者)互作关系的维持[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登飞;模拟增温条件下盗蜜对红雉凤仙花雌性生殖成功的影响[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2 谢亚娜;一类植物—传粉者互惠脉冲模型的动力学行为[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洁羽;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种间关系:传粉者介导的相互作用及放牧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4 郭维;五种杜鹃花的花部特征及其有效传粉者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5 张伟;传粉者和食花者在西南鸢尾花部特征演化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9年 6 潘利洁;共享传粉者的植物如何避免异种花粉的落置[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7 刘乐;放牧措施对青藏高原草地植物与传粉者群落及其相互作用网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1年 8 杨婷;共享传粉者介导的植物间相互作用对花性状和繁殖适合度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1年 9 邹晓春;武大校园传粉网络的结构和动态变化[D];武汉大学;2021年 10 杜家潇;盗蜜和植物表型对角蒿传粉者行为和生殖成功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雯雯;花蜜也会“色诱”传粉者[N];科学时报;2011年 2 黄辛;科学家揭示植物—传粉者互惠机制[N];中国科学报;2021年 3 记者 张梦然;蜜蜂快速发现花朵之谜揭开[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季征;虽不“完美”但有效果[N];云南日报;2020年 5 记者 赵汉斌;为什么花比果色彩多样性更高[N];科技日报;2023年 6 徐徐;科学家呼吁为蜜蜂打造绿色“高速公路”[N];中国科学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孙燕明;蜂胶产品黄酮含量并非越高越好[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程雪红 王晶;四品牌蜂胶使用同一批号[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9 胡婕 本报记者 薛庆元;近半蜂胶涉嫌掺假[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孙燕明;蜂胶总黄酮别看含量看量效[N];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
相关知识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 )A.风力传粉环境B.昆虫传粉环境C.水流传粉环境D.自身传粉环境
花色缤纷,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臭氧污染威胁植物健康,使传粉者更难找到花朵
臭氧污染威胁植物健康,使传粉昆虫更难找到花朵
华植有花——靠雨水传粉的多花脆兰
生物学科技信息|百合花·“糖”的负担·奇异福建龙·工蜂“变”蜂王·动物传粉·外星人·进化成瘾·身高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开花植物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两种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研究
花色
网址: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