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张玲,李庆军 开通知网号
【摘要】:有花植物具有纷繁复杂的繁育系统 ,以避免或促进自交或异交。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 (Flexistyly)是最近在热带山姜属 (Alpinia)植物中发现的一种促进异交的行为机制。具有这一机制的种类其自然种群中的个体根据开花行为的不同分为两种表型 :一种上午散发花粉而其柱头向上反卷 ,远离昆虫拜访的通道 ;另一种其柱头上午垂向唇瓣 ,能够接受拜访昆虫的传粉 ,但自身的花药却不打开。到中午时分 ,两种表型花通过互为相反的柱头卷曲运动转换性别———前者柱头向下卷曲 ,后者柱头向上卷曲且花药打开。每朵花的花期为 12h ,两种表型在自然种群中的比例为 1:1。这一独特的机制还具有显著的进化生态学适应性 ,为雌雄异株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李庆军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庆军,许再富,夏永梅,张玲,邓晓保,高江云山姜属植物花柱卷曲性传粉机制的研究[J];植物学报;2001年04期 3 李育强,曾昭荣,杨芳荃棉花雌雄异熟系的利用研究[J];中国棉花;1996年01期 4 张圣喜;易稳凯;李涛;王长安;付元奎;棉花雌雄异熟“两系法”育种研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6期 5 肖杰华棉花雌雄异熟两系法制种技术研究[J];中国棉花;1996年02期 6 雌雄异熟两系法杂交棉在湘培育成功[J];陕西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7 张雪林棉花雌雄异熟系选育成功[J];种子;1990年05期 8 周上游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新发现——棉花雌雄异熟系[J];作物研究;1991年01期 9 肖杰华棉花雌雄异熟系选育研究初报[J];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05期 10 王企;曹尚银;陈利娜;刘贝贝;李好先;核桃雌雄异熟性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1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峰;王英强;后蕊苣苔属(苦苣苔科)繁育系统的研究[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九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宇坤;季昆;郭启高;李晓林;向素琼;梁国鲁;不同倍性枇杷受精过程中柱头及花柱的松弛结合钙分布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成臣;朱林;孙英杰;卞佃侠;高群;刘林德;紫藤的繁育系统和花粉、柱头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罗连;郝大庆;廖文波;断肠草三型花柱植物花部形态特征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5 李汉伟;董诚明;王春雷;不同花柱类型连翘的RAPD分析[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绍铃;陈迪新;吴俊;吴华清;梨不同花龄花柱S基因表达量与自交不亲和性强度的关系[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庆军;夏永梅;姜科植物的花柱卷曲性:生态、遗传与进化[A];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邢耀文;周成;贾昊青;陶刚;利用废旧轮胎制作立体花柱技术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潘转霞;朱永红;石跃进;刘巷禄;袁钧;夏芝;赵俊侠;棉花雌雄异熟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杨培;李宗波;彭艳琼;杨大荣;西双版纳大果榕亚组两种榕树花柱与其传粉榕小蜂产卵器的关系[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勇;花柱二型性水生植物莕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金晓芳;开花植物触敏柱头的行为多样性与适应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5年 3 李群;蜀葵(锦葵科)传粉模式及锦葵科花柱弯曲进化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罗银玲;山姜属植物花柱卷曲运动的生理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年 5 齐秀娟;‘天源红’猕猴桃授粉受精生理特性及其相关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吕元佐;甜瓜柱头颜色相关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22年 7 毛芸芸;滇西北马先蒿属植物花柱长度变异适应性意义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迪新;梨花粉萌发、生长及花柱S基因表达特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彦靖;松嫩草地及澳大利亚主要豆科牧草生殖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企;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核桃雌雄异熟性相关调控基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陈绪超;豆蔻属花柱卷曲性运动机制的适应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3 李娟;四季报春(Primula obconica)二型花差异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0年 4 李政;油菜素内酯介导连翘异型花柱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5 贾孟君;基于转录组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研究连翘异型花柱的发育[D];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 6 曹亚萍;连翘花芽生长发育与花柱长度二态性机理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 7 冷远玲;从传统到现代[D];重庆大学;2016年 8 贾静;准噶尔鸢尾蒜花柱长度连续变化的适应意义[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岳雷;外源多胺对鸭梨授粉受精过程中花柱蛋白质表达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藜;钟花报春二型花柱的比较转录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黄瑞兰;研究揭示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N];中国科学报;2023年 2 记者 赵汉斌;异型花柱植物自交发育信号首次发现[N];科技日报;2020年 3 李连印;节能立体造型花柱亮相廊坊市区[N];河北日报;2008年 4 柏斌;我国植物繁育研究获突破[N];中国花卉报;2004年
相关知识
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蜡瓣花的捕虫机制和适应性进化研究
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法揭示花性状进化机制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Plant Cell | 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荷花的耐盐性与排盐机制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两种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研究
园林生态学 (2)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开发异交物种基因高效定位的新算法工具OcBSA
为了能愉快的交配,植物们也是想尽了办法
网址: 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