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温室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温室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陶传涛 刘东冉 刘伟光

摘要 蔬菜是人们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来,温室蔬菜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弥补以往种植工作中的不足。论述了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并根据当前温室蔬菜种植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温室蔬菜种植管理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温室蔬菜;种植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60–02

为全面提高温室蔬菜种植效果,满足产量和品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整体技术方案的深入分析和了解,要按照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案,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温室蔬菜种植管理效率,避免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需具备现代化的种植思路,转变以往粗放的种植模式,了解温室蔬菜种植的特点,提高最终的种植效果。

1 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要点

1.1 栽植流程

为全面提高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主要的技术流程。在种植之前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尽可能地选择忍耐性较强和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同时对高温有一定的适应性,防止对后续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种植时要总结以往的种植经验,确定新型的种植方案,以此提高最终的种植效果。此外,还需要根据所选品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全面提高温室蔬菜的整体种植水平。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需要进行栽植,棚室内部的定植密度不宜过大,可采取大小行的栽培模式,使植物之间能够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提高后续的栽植效果。在实际种植时要进行穴盘育苗,直接定植健壮的秧苗。在幼苗生长时期,要避免出现干旱,维持内部的基本通风[1]。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种植时可间隔7~15 d喷洒防虫杀菌的药剂,避免在内部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具体时间要视情况而定,根据不同作物绿色防控操作规程和实际情况进行日常管理操作。

在实际栽植的过程中要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栽植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时期进行深翻改土,不仅可以熟化土壤,还可以全面提高土壤本身的肥力,全面增强土壤的缓冲性能和透气性能,以此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在实际添加时能够根据纯植物原料进行发酵,不存在虫卵和重金属的问题,满足作物本身的营养需求,同时可以解决土壤板结和有机质下降的问题,增强作物的逆抗性,抑制土传病虫菌的侵害。在后续管理中要增加棚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长,为后续栽植工作的有序实施奠定基础。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配合每公顷30~40 kg复合肥,最后根据施肥的情况进行土地深翻,深度大概控制在40~50 cm。

1.2 室内温度的控制

在温室蔬菜种植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其不仅可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还有助于避免出现较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一些种植人员认为温室中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这并不完全正确。农作物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要控制在作物上限温度以下,避免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出温度的上限,则会抑制蔬菜的生长,出现果实断层,影响后续的结果,对后续结果带来的影响较为恶劣。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不断加大植物的呼吸作用。蔬菜生长对周边环境的依赖性较高,如果在环境方面存在不平衡的话,容易出现减产的问题。为避免在温室内部的气温较高,在实际种植时可以通过调节上风口和下风口及时降低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采取傍晚浇水的方法来降低温度,从而全面提升种植效果[2]。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按照灵活性的原则协调各种影响因素,同时也要加强对技术方案的全面分析和了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3 膜下滴灌浇水

膜下滴灌浇水也是蔬菜温室种植的常见技术手段,在实际实施时需要帮助根系生长,避免其营养吸收不充足。实际种植时需要在10~15 cm高的地方覆盖上地膜,浇好定植水之后进行日常管理,等到栽培作物进入结果期后,利用膜下滴灌进行追肥,从而保证蔬菜的开花结果,满足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要求。等到春天回暖之后,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垄间和操作沟都要进行灌水,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提高后续的栽植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工作中需要注意适度性的原则,如果浇水太多,则会导致室内湿度不断升高,增加病害发生的几率,从而影响整体的栽植效果。

1.4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为避免对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首先,在实际栽植之前要选择一些抗病虫的品种。在深翻时要注意改善土壤结构,尽可能地培养出没有任何病虫害的蔬菜,防止对后续种植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种植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充分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和表面的结露时间,防止在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3]。

其次,在实际种植时要使用防虫网和黄板诱杀技术。在温室大棚内部的风口处,放上防虫网,将害虫拒之门外,减少害虫的传播。在棚内要利用黄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光性进行物理捕杀,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调整预留空间,提高整体的防治效果。在后续工作中,可以适当改进化学防治技术,着重选择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多使用一些水剂或粉尘剂等,解决在以往化学防治工作中,由于施加药量频率过高问题而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集中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病原菌的二次传播。将一些药袋和肥袋放入指定的回收箱进行科学处理,农作物的秸秆和废旧农膜要统一回收和利用,满足循环生产的要求。

1.5 天气管理措施

在实际蔬菜种植工作中,要加强对天气管理的重视程度。冬季要以保温为主,全面提高蔬菜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使蔬菜能够安全过冬。如果遇到阴雨雪天,要充分地利用阴天本身的散射光,即使外界温度较低,也要保证光照充足,尽可能地保证蔬菜有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的光照时间,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如果内部温度较低,要采取更加科学的保温措施,如果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室内温度持续下降,则要适当补充热量,一定要注意及时性的原则,以防止农作物受温度的影响而出现意外。在后续工作中。加温达到生物学最低温度就即可,例如,要保持在15 ℃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植物在生长时由于呼吸消耗量的增加而影响自身的生长。

2 对温室蔬菜种植的建议

在温室蔬菜种植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的种植要求选择正确的技术方案,同时还需要循序渐进的种植方法,利于作物后续的生长。

首先,在育苗期间可以在晚间利用灯光进行补光操作,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和对光照的需求,提高实际的管理效果,以满足植物生长本身的需求。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在大棚的顶部进行放风,尽可能地用放风筒进行操作,不要直接在顶部打上圆孔放风,也不要在温室的肩部进行放风,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在控制棚内温度时,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特点进行管理,例如,对番茄来说温度不宜超过25 ℃,辣椒和茄子等喜温的蔬菜不宜超过28 ℃。

再次,在实际栽植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天气的科学预测,提出更加完善的应急方案,同时需要根据当前的种植面积选择正确的防护策略。

最后,相关种植人员要加大对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种植温室蔬菜。此外,要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工作理念,提高整体的蔬菜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为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推广温室蔬菜种植方法,在实际种植时需要积极地推广农业生态的发展模式,加强对温室蔬菜种植方法的深入了解,同时要加强对不同生产环节的全面控制,做好天气预报工作,避免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提高种植效益,实现种植方式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 徐晓.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90.

[2] 赵亚威,于洋,殷菲鹤,等.温室环境与叶类蔬菜生长态势模型研究[J].北方园艺,2020(17):137-144.

[3] 吴越莉,雷阳.影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因素及其解决办法初探[J].种子科技, 2020(20):123-124.

责任编辑:黄艳飞

本文由 @ 修订发布于 2024-11-24 00:42:49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相关知识

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pdf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doc
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
夏季蔬菜温室降温设施及其环境调控技术
常见露天蔬菜种植时间表 不同季节露天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温室蔬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冬季大棚温室蔬菜管理技术
蔬菜温室气体环境特点与调控技术
温室蔬菜管理方法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种植技术,蔬菜技术,蔬菜网技术频道

网址: 温室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84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哟~~】蔬菜温室大棚建造商+蔬
下一篇: 温室蔬菜管理误区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