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花栽培中,由于栽培环境的改变,使植株的抗性大大减弱,从而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使爱兰者痛惜不已。健康的兰花,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旦遭受外界的侵害,或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受破坏,表现出各种偏离正常的状态,轻者可以恢复,重者死亡,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兰花同其他植物一样能受到各种病因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类。
一、非侵染病害:
是由于外界不适宜的非生物性环境条件持续作用所引起的、不具传染性,所以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常见的有:
1.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失调引起的缺素症。在兰花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除需氧、磷、钾三种主要元素,还需要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因缺乏某些元素发生了生理病害,诸如引起失绿、黄化、矮缩、扭皱等现象,所以,要养好兰花,养分就必需全面平衡,除了供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外,还需保持铁、钙、硫、镁、锌、锰、硼、铝、镁、铜等微量元素的满足,这样才能长出健康的兰株。
2.水分失调:如水分不足,会引起叶片桔黄,水分过多,又会造成兰根变色发黑、腐烂。
3.温度、光照不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光照过强、过弱,超过了兰花适宜的生长范围,也会引起兰花生长异常。如低温引起冻伤、高温强光引起灼伤,过阴会引起生长柔弱、不易开花等现象。
4.中毒:主要是肥料和农药引起的不合理施用,空气污染等造成药害和毒害。兰花的表现症状为生长不良,根系损坏,叶面灼伤等。 非侵染病害的防治关键是管理,调节好水、肥、光、温、湿几个方面,改善养生条件,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就给兰花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使兰花不致遭受非侵染病害的危害。
二、侵染性病害:
兰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所以又称传染性病害,这类病害为害最大,也较难防治。 侵染性病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及线虫病害。 兰花感病后,由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扰乱,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随之而来引起一系列组织上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症状,兰花和其他植物得病后往往表现出以下症状:
1.变色:得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称为变色,由于叶绿素的破坏,叶片普遍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叫褪绿,叶片普遍发黄叫黄化叶片,变为深浅绿色相嵌叫花叶,一些缺素病和病原物的侵染都可以产生此症。
2.坏死:得病后表现为细胞和组织死亡,表现为叶斑和叶枯,有的病组织木质化,突起形成粗糙的表面凸出等。
3.腐烂:是指植物组织或器官大面积分解和败坏,以幼嫩或多汁的组织较为常见。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引起寄生部位的腐烂,腐烂还常常发出特殊的气味。如兰花素腐病此症状最为明显。
4.畸形:畸形有各种表现,有的令全株生长不正常,特别矮小的叫矮化,有的表现为部分器官的畸形。如叶、花扭曲,僵直、丛生、发育不全,有的叶片表现为皱缩、卷曲、线叶,还有的在根茎叶上形成肿瘤、突起等增生组织,病毒病与线虫的危害最易表现出这类症状往往被不法兰商捧为奇花、奇叶而大发不义之财。
5.萎蔫: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萎蔫,但是病害造成的萎蔫是不易恢复的,根部或基部坏死都可以引起萎蔫,当维管束受到侵染后常发生全株性萎蔫。 兰花主要容易发生的病害,真菌、细菌、病毒侵染的都有,主要为炭疽病、素腐病、白绢病、病毒病及细菌软腐病等。 对侵染性病害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锌、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炭疽福美、杀毒矾、敌克松以及五氯硝基苯等。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微信公众号搜索:兰花吧 关注我,你养兰路上的好老师!
相关知识
兰花常见病害成因与识别
兰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的应对方法
菊花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草坪常见病害识别大全!
草坪夏季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10种大蒜常见病害的区分与识别(建议收藏!)
花卉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pptx
杜鹃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园林植物十大叶部病害识别与防治!(附高清图谱)
花生主要病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网址: 兰花常见病害成因与识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1286.html
上一篇: 花卉细菌性软腐病 |
下一篇: 细菌性病害怎么办?先搞清楚它的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