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复习提纲绪论生物因子包括各类有害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即所谓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病害由各种病原微生物造成包括病毒、真菌、细菌、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植物虫害主要指昆虫和螨类草害主要指农田杂草鼠害指啮齿类动物。非生物因子气候、土壤、水肥等对植物造成诸如干旱、涝害、冻害和缺肥等伤害。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定义病害植物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致病因素的作用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多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病原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导致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可分为三种1、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2、不良的环境因素3、病原生物。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有以下五大类型1、变色由于病部细胞的色素改变导致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均匀或不均匀改变。2、坏死发病植物组织和细胞受破坏而死亡。3、腐烂较大面积植物组织的分解和破坏的表现4、萎焉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5、畸形病组织或细胞的生长受阻或过度造成的形态异常病征指在植物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组织结构。有以下六大类型1、霉状物小麦赤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甘薯软腐病、柑桔青霉病等。2、粉状物苹果白粉病、小麦散黑粉病、水稻粒黑粉病等。3、锈状物各种锈病4、粒状物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毛豆炭疽病、茄子褐斑病、西瓜白绢病、5、索状物柑橘紫纹羽和白纹羽病6、菌脓细菌病害特有的病征。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第三节、两种类型的植物病害一、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可在植物个体间传染故也称传染性病害致病因子=病原物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二、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无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传染故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第二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第一节、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丝状体单根叫菌丝交织成团叫菌丝体。营养体变态为菌核、子座和菌索、吸器、厚垣孢子。菌核功能抵抗不良环境适时形成新繁殖体。子座功能抵抗不良环境帮助菌体蔓延
相关知识
植物保护学复习提纲概要
学植物保护后悔死了?为什么千万别学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学实习心得
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第二版)
园艺植物保护学
农学专业详解: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花蕾 主编)【简介
植物保护专业学什么课程
植物保护学专业自荐信范文
网址: 植物保护学复习提纲概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1541.html
上一篇: 植物保护系 |
下一篇: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