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七叶一枝花系parispolyphyllasm.系重楼属parisl.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骚体、重楼;植株高35-100厘米,无毛;根状茎粗厚,直径达1-2.5厘米,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和许多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厘米,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叶(5-)7-10枚,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明显,长2-6厘米,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厘米;外轮花被片绿色,(3-)4-6枚,狭卵状披针形,长(3-)4.5-7厘米;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通常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5-8毫米,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2)毫米;子房近球形,具稜,顶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厘米,3-6瓣裂开。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生于海拔1800-3200米的林下。包括7个变种:缺瓣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apetalahand.-mzt.、短梗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appendiculatahara、华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chinensis(franch.)hara、宽叶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latifoliawangetchang、狭叶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stenophyllafranch、长药隔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thibetica(franch.)hara、宽瓣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zt.(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5:86)。
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能。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国家药店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一部:260)。
近几年随着对七叶一枝花开发和应用的增强,重楼的价格迅速升高,逐步由采挖野生资源变为家种(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cn201711368619.8;一种七叶一枝花高效栽培方法,cn201710705125.8;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方法cn201710672153.4),然而由于七叶一枝花生长缓慢,由种子播种到采收约需9年时间,并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若栽培技术不当,则病虫害较多。药农和药企为了追求产量,乱施和滥施农药,严重破坏了生态,降低了七叶一枝花的药材品质。因此病虫害的安全有效防治,是提高七叶一枝花的关键,而当前对重楼的病虫害处理多采用治疗方法,即多采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方法治疗(一种七叶一枝花高产栽培方法,cn201410578841;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cn201110352150.5),而未体现“预防”,七叶一枝花的大多数植株仅有一个茎,而茎基部极易发生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杨年文.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中国林业产业,2017,1:141),尤其是茎腐病,此病发生后,则植株当年进入休眠状态,第二年春天再次萌发生长。由于进入休眠期比较早,第二年生长势弱,更容易发生病虫草害,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七叶一枝花生产上急需一套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措施,对七叶一枝花病虫草害采用了综合防治,病虫害常年发生率降低63%以上,于降低喷施农药、拔草用工等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48%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1)选择栽培地
选择海拔500-1500米、湿度大、土壤肥沃、遮阴度为60-80%、且近5年以内未种植过根茎类作物的地块作为栽培地;
(2)栽培地处理
于雨水多的栽培地种植时,在所述的栽培地起畦,畦的高度为15-30cm高,并在地块四周挖深0.5-1米的排水沟(以大雨后,能及时排干地中间水为宜);
于干旱的地方种植时,在所述的栽培地间隔设置蓄水池或者蓄水坑;
(3)栽培处理
于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种植,并在种植穴上方覆土1-2cm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
(4)种植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种植后,在种植区域上方先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片段,然后再覆盖一层耐腐烂的植物;
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20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0-10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当七叶一枝花幼苗出土后,在植株周围挂诱虫板,并于栽培地四周边缘放置害虫诱杀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虫害比较多时在七叶一枝花种植区域附近放置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
进一步地,所述的栽培地位于杂木阔叶林下。杂木阔叶林下的湿度遮阴度和有机质含量均适合七叶一枝花的种植。
进一步地,所述的畦的宽度为0.5-1.1米,长度依据地势而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水池或者蓄水坑在栽培地中沿不同的等高线水平布设,且深0.5-1米、宽2-3米,相邻两个蓄水池或蓄水坑的距离为15-20米。根据具体的空气湿度进行调整蓄水池的密度,通常生长季节,晴天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55-70%为宜。
进一步地,在步骤(3)前,当栽培地为肥沃的林下黑土壤时无需施用任何肥料,能直接用于种植七叶一枝花;
当栽培地为贫瘠的土壤时,先在栽培地上施加羊粪、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然后施加草木灰,所述羊粪为充分腐熟的羊粪,木霉菌的施用量为400-450g/亩,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200-300g/亩。羊粪和草木灰施用的量依据地块的肥力而定,当土壤较肥沃,那么羊粪和草木灰施用的量相对少一点。
进一步地,在冬季有土壤结冻的地方,种植时间为3-4月
进一步地,步骤(4)中,每年的4月和7月还需在松叶和/或耐腐烂的植物覆盖物上再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为了增加药效,增加新的茎段)
进一步地,步骤(3)对种苗种植之前,将进入休眠后的种苗挖出,先在太阳底下直接暴晒,直至伤口愈合;接着用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和水按1:600-900倍稀释成水溶液后,将种苗浸泡其中10-20分钟;然后捞出于阴凉的地方凉至表面微湿;最后置于草木灰中,使其表面沾满草木灰后,再行种植。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耐腐烂的植物为2-3cm厚的松叶和/或5-10cm厚的茫萁。
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使用农药,既能防范病虫草害,而且能提升七叶一枝花的价值。充分体现预防策略,能够降低病虫草害常年发生率63%以上,即治“未病”,同时减少后期的喷药、拔草等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投入少,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但是不只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1)选择栽培地
本实施例的栽培地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种植,该地为新开垦的林地,雨水多,海拔为520米、湿度大、土壤肥沃、遮阴度为60-80%、且近5年以内未种植过根茎类作物;
(2)栽培地处理
种植时,在所述的栽培地起畦,畦的四周分布排水沟,畦的高度为15cm高;畦的宽度为0.5-1.1米,长度依据地势而定。
(3)栽培处理
于每年的9月,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种植,并在种植穴上方覆土1cm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
(4)种植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种植后,在种植区域上方先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片段,然后再覆盖一层耐腐烂的植物(如5-10cm厚的茫萁);
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当七叶一枝花幼苗出土后,在植株周围挂诱虫板,并于栽培地四周边缘放置害虫诱杀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虫害比较多时在七叶一枝花种植区域附近放置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
实施例2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1)选择栽培地
本实施例的栽培地为福建省仙游县西苑乡种植,该地为荒废的水稻田,雨水多,海拔为930米、湿度大、土壤肥沃、遮阴度为80%、且近5年以内未种植过根茎类作物;
(2)栽培地处理
于雨水多的栽培地种植时,在所述的栽培地起畦,畦的四周分布排水沟,畦的高度为30cm高;畦的宽度为0.8米,长度依据地势而定。
(3)栽培处理
于每年的10月,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种植,并在种植穴上方覆土2cm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种苗种植之前,将进入休眠后的种苗挖出,先在太阳底下直接暴晒,直至伤口愈合;接着用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和水按1:600倍稀释成水溶液后,将种苗浸泡其中10-20分钟(优选15分钟);然后捞出于阴凉的地方凉至表面微湿;最后置于草木灰中,使其表面沾满草木灰后,再行种植。
(4)种植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种植后,在种植区域上方先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片段,然后再覆盖一层耐腐烂的植物(如2-3cm厚的松叶);每年的4月和7月还需在松叶和/或耐腐烂的植物覆盖物上再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
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20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0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当七叶一枝花幼苗出土后,在植株周围挂诱虫板,并于栽培地四周边缘放置害虫诱杀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虫害比较多时在七叶一枝花种植区域附近放置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
实施例3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1)选择栽培地
本实施例的栽培地为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该地为新开垦林地,干旱、遮阴度为60-80%、且近5年以内未种植过根茎类作物;在所述的栽培地中间隔设置蓄水池或者蓄水坑;所述的蓄水池或者蓄水坑在栽培地中沿不同的等高线水平布设,且深0.5-1米(本实施例为0.8米)、宽2-3米(本实施例为2.5),相邻两个蓄水池或蓄水坑的距离为15-20米(本实施例为18米),本栽培地为贫瘠的土壤,先在栽培地上施加羊粪、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然后施加草木灰,所述羊粪为充分腐熟的羊粪,木霉菌的施用量为400-450g/亩,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200-300g/亩(本实施例为250g/亩)。
(2)栽培地处理
于雨水多的栽培地种植时,在所述的栽培地起畦,在所述的畦的四周分布排水沟,畦的高度为15-30cm高;畦的宽度为0.5-1.1米,长度依据地势而定。
(3)栽培处理
于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种植,并在种植穴上方覆土1-2cm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种苗种植之前,将进入休眠后的种苗挖出,先在太阳底下直接暴晒,直至伤口愈合;接着用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和水以1:900倍稀释成水溶液后,将种苗浸泡其中10-20分钟;然后捞出于阴凉的地方凉至表面微湿;最后置于草木灰中,使其表面沾满草木灰后,再行种植。
(4)种植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种植后,在种植区域上方先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片段,然后再覆盖一层耐腐烂的植物(如2-3cm厚的松叶);每年的4月和7月还需在松叶和/或耐腐烂的植物覆盖物上再散盖一层青蒿茎段和/或烟叶叶片;
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0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5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当七叶一枝花幼苗出土后,在植株周围挂诱虫板,并于栽培地四周边缘放置害虫诱杀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虫害比较多时在七叶一枝花种植区域附近放置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地块四周、畦边均未种植除青蒿、除虫菊和烟叶等;畦上没有覆盖茫萁及周边没有种植十字花科植物;
当七叶一枝花幼苗出土后,在植株周围没有挂诱虫板,并于地块四周边缘没有放置害虫诱杀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虫害比较多时在每排七叶一枝花边缘没有放置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
对比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0.5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5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对比例3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30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5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对比例4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0.5米处种植青蒿、除虫菊或者烟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在围绕栽培地四周并距离栽培地150米处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并在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当病虫害比较多时,集中采收与销毁所述的十字花科植物。
相关知识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与流程
“十四·五”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实施展望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3篇
【防控动态】生态防控病虫害 南农教授有良方!
西兰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例6篇
关于印发《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等7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对策
病虫害绿防控.ppt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网址: 一种七叶一枝花病虫害的综合生态防控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1725.html
上一篇: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及其对 |
下一篇: 解析沙枣树常见病虫害,掌握科学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