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生存环境及习性--大概管理
2012-9-23 0:50:58 已访问: 95 次 返回
野生蜈蚣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蜈蚣的生存环境及习性--大概管理
2012-9-23 0:50:58 已访问: 95 次 返回
野生蜈蚣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据此习性,人工养殖要求我们为蜈蚣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必须同时满足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要求,我们的经验是:
一. 大棚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5---30平米为一个养殖池,每个养殖垛体内距四周防逃墙20cm,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cm左右,内部填入专门配置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了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养土,在里面随心所欲的打洞造穴,营造自己喜欢的小天地。
二. 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50--100平米左右为一个养殖池,每个养殖垛体内距四周防逃墙40cm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其上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再在垛提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cm左右,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cm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锥形。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多提内部移动,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
三. 准确把握蜈蚣活动特点,选择最佳投喂时机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以上特点,对蜈蚣投喂饲料要遵循一定规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遵循的规律是:一般在日落前夕定点投喂饲料,以便蜈蚣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进食的规律性,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雨后天气闷热的夜晚,蜈蚣活动加强,食欲较好,可适时增加投食量;大风或阴雨等不良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投食。总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对蜈蚣活动的影响,合理投食。
四.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蜈蚣的生存环境及习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蜈蚣
地蜈蚣简介 地蜈蚣有毒吗 地蜈蚣的功效与作用→榜中榜
澳大利亚蜈蚣天花板:吃掉3700只海鸟,它有多强?
常见花卉习性及日常维护
蜈蚣兰的功能主治
花盆里有蜈蚣怎么办
民间秘方==蜈蚣治顽疾
蜈蚣养殖成本要多少
花盆里有蜈蚣怎么去除
蜈蚣养殖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网址: 蜈蚣的生存环境及习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38764.html
上一篇: 蜈蚣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一般蜈蚣容 |
下一篇: 蜈蚣的生活史是什么样的? 爱问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