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 2024-11-27 20:36 稿源: 合肥在线
11月26日,走进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磨滩村的芦笋种植基地,一个个塑料大棚内,成片的芦笋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数十名工人们正沿着田垄除草、培土,一派繁忙的景象。尽管该基地的芦笋还有一个多月才到采收期,但已收到了不少企业的订单。
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今年6月,该芦笋种植基地开工建设。目前,包括种植大棚、玻璃温室、加工基地、仓储中心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计划将其打造成省内最大的有机芦笋生产基地。
首批芦笋将于明年1月上市
陆彬是合肥圆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这段时间,正值基地芦笋生长的关键期,每天到地里查看芦笋的生长情况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园区内8万平方米单体种植大棚、6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已完成芦笋苗定植,预计2025年1月可以收采上市。”陆彬告诉记者,基地的芦笋采取有机种植的方式,不喷农药。上市后,每斤芦笋的售价可达15元,身价是普通芦笋的2倍。
“芦笋比较娇贵,对土壤、肥料等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控水、控雨、控温。从一开始的土壤改良、建设大棚、水肥一体化,到日常除草、施肥、病虫害治理等,都需要精心养护。”陆彬表示,芦笋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其嫩茎,因口感脆爽、营养丰富而在市场走俏。目前基地内的芦笋主要销往合肥及周边城市的大型商超。
小芦笋长出致富好“钱”景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蔬菜,一年种植,多年收获,一般可采15年左右。陆彬告诉记者,预计明年芦笋的亩产量为2000斤,到2026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可高达3300斤左右,每亩大棚纯收益在1万元左右。
作为大圩镇磨滩村引进的特色产业,种植芦笋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不低于125万元/年的经济收入,也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不少村民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解决周边50余人就业问题。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骑车15分钟就到了,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正在田间劳作的迎河村村民苏程芳笑着说。
“未来这块基地计划按照芦笋生产基地+芦笋深加工+芦笋休闲采摘的模式来发展,同时围绕芦笋产业开展一系列乡村旅游研学活动,打造出独特的芦笋产业链。”包河区大圩镇农业农村办主任王民华表示。
合肥通客户端 - 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相关知识
我市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高密:打造特色花卉产业链 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犍为清溪:满镇飘香引领乡村振兴
青州市弥河镇党建引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安徽合肥:乡村振兴路上新图景
广东廉江以“七朵金花”引领乡村振兴
江苏沭阳:花木产业转型引领乡村振兴
刘勇:立足自身优势和基础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开发植物芳香产业链——走进我市芳香植物加工基地
科技引领、示范带动 乡村振兴 一路生花
网址: 合肥包河区芦笋基地:打造有机产业链,引领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46214.html
上一篇: 有机紫芦笋 |
下一篇: 广东有机芦笋市面价 诚信服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