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 煤物病 菊花 煤物病 煤污病的主要危害是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另外,由于观赏植物的叶面布满黑色的煤粉层,严重地破坏了植物的观赏性。 (2)病原:多种附生菌和寄生菌。常见的有性态是小煤炱菌(Meliola sp.)和煤炱菌(Capnodium sp.);常见的无性态是散播烟霉(Fumago vagans Pers,)和枝孢霉(Cladosporium sp。 小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小煤炱菌属。小煤炱菌为高等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体生于植物体表面,黑色,有附着枝,并以吸器伸入到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煤炱菌属。该菌主要依靠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生活。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菌丝、分生孢子由气流、昆虫等传播。病菌可腐生在蚜虫、粉虱、介壳虫等昆虫的排泄物、分泌物、植物自身的分泌物或通过吸器寄生于寄主植物上。 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发生猖獗,均能加重煤污病的发生。 露地栽培的花木,其发病盛期为春秋季节;温室栽培的花木,可周年发生。 煤污病的寄主范围很广,常见的寄主有山茶、米兰、扶桑、木本夜来香、白兰花、五色梅、阴绣球、牡丹、蔷薇、夹竹桃、木槿、桂花、木兰、紫背桂、含笑、紫薇、苏铁、金桔、橡皮树等。 (4)防治方法: ①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②在植物休眠季节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的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③对寄主植物进行适度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便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课后作业 1.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等叶、花、果病害的症状与发病规律。 2. 分组分别对校园、人民公园、东苑公园、涨面河内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调查上述病害的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3. 结合生产和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对校园内植物叶、花、果病害作出综合防治方案。 《园林植物保护》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枝干病害 一、本节知识点 1. 枝干腐烂、溃疡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 枝枯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3. 丛枝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4. 松材线虫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二、本节重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三、本节难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发生规律 第二节 枝干病害 一、枝干病害概述 园林植物枝干病害虽不如叶、花、果病害多,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性很大,往往引起枝枯或全株枯死。引起枝干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茎线虫等。非生物病原有日灼、冻裂伤和枯梢。症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肿瘤、丛枝、黄化、萎蔫、腐朽、流脂流胶等。 一、腐烂、溃疡病类 1. 杨树烂皮病 (1)症状识别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是我国北方的公园、绿地、行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杨树大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该病除危害杨属各树种外,也危害柳树、核桃、板栗、榆、槭、樱、桑树、木槿等木本植物。 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2.病原 为子囊菌 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Valsa sordida Nit.。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 门金黄壳囊孢菌 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 杨树烂皮病 1、2.病株症状 3.分生孢子器 4.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子囊6.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自伤口或死亡组织侵人寄主。潜育期一般为6~10 d。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30℃。烂皮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9月病害基本停止扩展。子囊孢子于当年侵入杨树,次年表现症状。 引起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只为害树势衰弱的树木。立地条件不良或栽培管理不善,削弱了树木的生长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瘠薄,低洼积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冻害等容易引发此病;行道树、新种植的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培养目标
园林植物保护第二章共36张课件.ppt
园林植物保护4499314566
植物保护课件
园林植物保护(200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初探
德阳市知汇园林植物保护有限公司
广东省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范.doc
网址: 园林植物保护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4995.html
上一篇: 花园植物的种植和保护.doc |
下一篇: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