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林业资源管理》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刘平 王玉涛 马履一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北京西山林场低山区调查的89块侧柏人工林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它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侧柏单木冠幅预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山阳坡的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分布范围大于低山阴坡的,且低山阳坡的平均冠幅为3.05m也显著高于阴坡的2.83m;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低山阳坡和低山阴坡的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生长拟合精度最高,R2值分别为0.751和0.770;采用未进行建模的数据对筛选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T检验,发现实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低山区侧柏人工林的冠幅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侧柏人工林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动态化、精确化提供理论依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单凯丽;臧颢;潘萍;宁金魁;欧阳勋志;赣中天然闽楠单木冠幅预测模型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1期 2 邱思玉;孙玉军;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2期 3 杨阳;彭浩贤;潘萍;欧阳勋志;臧颢;纪仁展;余枭;基于混合效应的飞播马尾松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05期 4 符亚健;吕飞舟;朱光玉;吕勇;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单木冠幅模型构建[J];林业资源管理;2016年05期 5 万志兵;李秀芹;刘成功;孙洪刚;汪小飞;方乐金;不同发育阶段檫木人工林树高、胸径与树冠结构关系的动态关系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年01期 6 袁丛军;严令斌;喻理飞;吴长榜;蔡国俊;皮发剑;吴磊;舒利闲;黔中喀斯特次生林主要经营树种冠形特征及模型拟合[J];西部林业科学;2017年04期 7 管宝辉;林木树冠研究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5年02期 8 董晨;吴保国;韩焱云;刘建成;基于修正函数的杉木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作业决策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盼琦;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单木树冠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 2 杨阳;飞播马尾松林树冠特征及单木冠幅模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 3 邱思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 4 江华;秃杉人工林树冠结构及单木生长模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英;杨华;李伟;许俊利;王金增;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标准木生长过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段劼;马履一;薛康;王金增;丁向阳;张博;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0年02期 3 刘平;马履一;贾黎明;王玉涛;油松、侧柏树冠复合指标模型的建立及其对林分健康性的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刘平;马履一;贾黎明;王玉涛;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树冠率的Weibull分布及动态预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马履一;王希群;甘敬;蔡宝军;北京市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刍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刘平;马履一;贾黎明;王志明;王玉涛;美国的森林植被模型[J];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王玉涛;马履一;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2期 2 王婷;袁志良;叶永忠;张军;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年龄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初步研究[J];河南科学;2009年07期 3 尤海梅;阎传海;王仲宇;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特征[J];福建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4 张瑜;王金增;汪力;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与生长状况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5 葛忠强;梁燕;王凤;吕雷昌;李宗泰;张靖;徐慧梅;王清华;干旱瘠薄山地稳定侧柏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20年04期 6 邱雷;陈信力;丁辉;关庆伟;间伐对侧柏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13年06期 7 王凤;谢同利;葛忠强;梁燕;李宗泰;吕雷昌;王清华;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乔木层的质量评价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20年02期 8 梁燕;王凤;刘鲁滨;吕雷昌;张兰英;张新慰;杜振宇;葛忠强;干旱瘠薄山地侧柏人工林稳定生态系统构建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21年03期 9 程伟;高明镇;侯玉松;孟庆华;张文海;赵建;不同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影响分析——以淄川区国有林场为例[J];林业科技;2021年06期 10 尤海梅;孟繁国;王仲宇;徐州市侧柏人工林主要树木种群种间联结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国伟;辽西北地区侧柏育苗的技术研究[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2 高苏岚;旋转蒸发萃取侧柏木挥发油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3 李芳;张安才;张伟;刘毅;复壮措施对古侧柏立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A];2013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4 徐荣;马玉;熊德平;于红立;贾秀香;付怀军;古侧柏不同下垫面土壤微生物状况的调查研究[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5 李芳;张安才;刘毅;张伟;不同树龄古侧柏立地土壤微生物特性比较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梁芳;马履一;贾忠奎;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生长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于冠所;效文娟;三门峡市侧柏枝叶干枯病理调查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8 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协作组;沈熙环;陈晓阳;侧柏种源苗高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9 梁一池;阵祖松;陈伯望;洪俊溪;施西文;张定一;侧柏地理种源遗传距离测定及其聚类[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10 章洪思;沈熙环;归复;张延达;油松和侧柏的扦插繁殖[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阵贺;基于气敏传感器技术的侧柏蛀干虫害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2 曹吉鑫;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周芙蓉;侧柏和国槐对干旱和铅胁迫的耐性及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晓艳;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蒸散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5 梁芳;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碳动态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侯淑艳;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杨钙仁;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8 曲朝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D];南京林业大学;2023年 9 陈广胜;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材质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张顺恒;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黄土高原侧柏人工林修枝抚育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梅;徐州侧柏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马士友;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径向生长对采伐、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王婷;嵩山侧柏人工林群落结构、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5 周中杰;侧柏精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肖宇;泰山古侧柏健康诊断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娟;植物营养水平表征古侧柏健康状况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裴丙;太行山南麓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9 布芳芳;陕西省古侧柏与古国槐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王梦;黄帝陵古侧柏种质离体保存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宋奇瑞;石镇林场补植侧柏1万株[N];商洛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张栋宏 王锦洁;大宁县加快建设侧柏大县步伐[N];临汾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王庚瑞 侯耀强;大宁向“生态强县侧柏大县”目标奋力冲刺[N];临汾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文静;宝鸡如何打赢侧柏保护战?[N];宝鸡日报;2016年 5 见习记者 盖幸福;300岁以上侧柏“群居”山村[N];济南日报;2011年 6 ;榆次区马头村侧柏[N];山西科技报;2020年 7 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 夏小岗;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N];山西科技报;2011年 8 记者 宋波;侧柏将积压 杨树仍短缺[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越 裴旭薇;两代接力“青山梦”[N];运城日报;2023年 10 记者 张楠;平泉发现万亩罕见天然侧柏古树群[N];承德日报;2013年
相关知识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日光温室作物冠层温湿度时空分布及预测模型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及验证
Python搭建新冠肺炎预测模型全解读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球果角胫象在云南的潜在地理分布
毛竹枯梢病灾区区划及预测模型
基于智能算法的月季鲜切花病虫害预测模型的探究.pptx
科学网—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大同市土地覆盖与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分析与评价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作物病虫害生境评价研究进展
网址: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