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秋季农业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2021年气象年景趋势预测、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布局及近年来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博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仍维持重发态势,呈中度发生(3级)年份,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接近2020年。预计棉铃虫、蓟马、棉蚜、玉米双斑萤叶甲、三点斑叶蝉、白星花金龟、蝗虫较去年呈加重趋势。棉叶螨、地老虎、小麦白粉病仍呈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小麦锈病局部地块呈中度发生,小麦雪腐雪霉病局部地块呈偏重发生趋势。农田草害将呈中度偏轻发生。农田鼠害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一、气象年景趋势分析
据博州气象部门预测:预计博州2021年为农牧业气象偏丰年景,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好于常年,年降水量正常略偏少。2021年度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无霜期日数较常年偏多10天左右;开春期偏早,终霜期偏早;初霜期偏晚,入冬期偏晚;≥10℃、≥15℃活动积温较常年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
春季(3-5月),预计春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预计开春期较常年偏早3-5天,终霜期较常年偏早5天左右;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初日早于常年,阿拉山口市在4月上旬中期,精河县在4月上旬末,博乐市在4月中旬中期,温泉县在5月上旬末。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阶段性低温。
夏季(6-8月),预计平均气温较常年高0.5℃,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成,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预计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初夏阶段性干旱、盛夏高温、冰雹、局地暴雨及由此引发洪水的频率较高。
秋季(9-10月),预计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初霜期偏晚3-5天,各地入冬期均偏晚。
二、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2021年,博州计划种植粮食作物83万余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左右。其中小麦12万亩,玉米71万亩,马铃薯0.3万亩。
㈠病害发生趋势预测:
1、小麦锈病:预计轻度发生,局部地块呈中度发生趋势,发生面积为4万亩次。
2、小麦白粉病: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5万亩次。
3、细菌性条斑病:预计中度发生,局部(温泉县安格里格镇)偏重发生,预计发生3万亩次。
4、小麦雪腐雪霉病: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地块呈偏重发生,预计发生4万亩。
5、小麦根腐病:预计轻度发生,预计发生1万亩。
6、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瘤黑粉病、玉米锈病等病害。预计玉米瘤黑粉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玉米锈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20万亩次左右。
预报依据:
⑴冬小麦秋苗条锈越冬较往年偏低。2020年小麦秋苗锈病发病调查,没发现。较去年同期略低,不利于锈病发生蔓延。(2)去冬今春雪层较厚,早春低温回寒有利于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6-8月阶段性干旱少雨,则有利于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3)博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以密保产,管理不当,通风不良则利于小麦病害发生。(4)冬麦种植大面积实施药剂拌种、早春破雪追肥施药及选用包衣种子,均不利于苗期病害及黑穗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积极推广冬麦破雪追肥施药工作,减轻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及根腐病发生;选用抗病高产品种;积极实施药剂拌种、闷种;及时做好小麦锈病发生初期及小麦拔节中期的统防统治工作。
㈡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1、小麦虫害:预计整体呈轻度发生,主要以三点斑叶蝉、负泥虫、蚜虫为主。其中,三点斑叶蝉呈中度发生,局部重发生,主要发生在青得里镇、小营盘镇麦田中,发生面积为4万亩次;小麦负泥虫预计呈轻发生,在博乐市点片发生,发生面积为1万亩,危害时期为6月上旬-7月中旬;小麦蚜虫为轻度发生,主要发生在博乐市小营盘镇、青得里镇、阿勒热托海牧场,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等地,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7月中旬,发生面积为2万亩次。
2、棉铃虫:预计中度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30万亩次,局部中度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3、玉米螟:预计中度度发生,预计30万亩次。
4、玉米叶螨:预计偏轻发生,发生15万亩次左右,局部中度偏重发生,发生2万亩次左右。
5、玉米蚜虫:预计中度发生,预计发生20万亩次。
6、双斑萤叶甲:预计中度发生,主要发生在博乐市小营盘镇、青得里镇、阿勒热托海牧场,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和呼和托哈种畜场等地区,发生面积为10万亩。
7、玉米三点斑叶蝉: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为5万亩次。
8、玉米白星花金龟:预计整体中度偏轻发生,博乐市玉米田和哈镇呈局部偏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1万亩。
9、玉米地老虎: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5万亩。
预报依据:
⑴玉米螟越冬基数偏低,不利于偏重发生。2020年全州玉米螟冬前越冬基数平均11.7头/百杆,比去年(19.8头/百杆)低8.1头/百杆,降低41%。
⑵玉米大面积机械收获,不利于玉米螟幼虫越冬。
⑶近几年棉铃虫在玉米种植区基数增大,有利于玉米田棉铃虫局部中等发生,2021年夏季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等气候条件,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大与种植模式的改变为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食源。
⑷实行轮作倒茬不利于土传病害的发生危害。
⑸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叶螨、双斑萤叶甲、三点斑叶蝉发生蔓延。
⑹春季气温干旱,有利于地老虎的发生。
预防措施:做好早春清洁田园、玉米秸杆处理工作;做好玉米田埂杂草早春药剂防螨封锁带工作;玉米苗期-喇叭口期(5月-6月上中旬)做好杀虫灯诱杀工作,该项措施能有效降低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从而减轻一代玉米螟幼虫发生危害。
三、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2021年博州计划种植棉花135万亩,比2020年种植面积减少3万亩。预计棉花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发生面积略少于2020年。
1、棉蚜:其中预计苗蚜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左右;伏蚜中度(3级)发生,发生50万亩次左右,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2、棉叶螨: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20万亩次。
3、棉蓟马:预计中度发生,后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局部地块呈偏重发生趋势,发生面积20万亩左右次。
4、棉盲蝽蟓:预计轻度发生,发生35万亩次左右。
5、棉花立枯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局部中度(3级)发生,发生10万亩左右。
6、棉花枯黄萎病: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局部中度发生,发生2万亩左右。
预测依据:
⑴棉花大面积种植抗虫、抗病品种,不利于棉铃虫及棉花枯黄萎病发生;⑵棉种药剂包衣面积大,不利于立枯病发生;⑶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有利于棉蚜、烟粉虱发生危害。
预防措施:做好早春棉蚜室内灭蚜工作;4月中下旬实施好棉田埂杂草叶螨药剂封锁带工作;4月下-5月上实施好生态诱集带种植工作;5月上中旬开展黄板诱蚜。在监测的基础上,及时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继续做好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大防治宣传工作力度,做到早动手、早介入。
四、园艺特色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1年博州园艺特色经济作物计划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比去年多18万亩。主要有向日葵、甜菜、瓜类、蔬菜。
1、向日葵
病害:菌核病、褐斑病,轻度(局部中度)发生;
虫害:白星花金龟、棉铃虫,偏轻(局部中度)发生。
预测依据:
⑴6-8月份作物生长期气候条件适宜于病害发生;⑵品种抗病性差,易发病;⑶农户自引种也是造成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⑷土壤带菌量大,有一定的菌源,难以根治。
2、甜菜
病害: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预计为中度偏轻发生,白粉病预计局部偏重发生;
虫害:三叶草叶蛾、斜纹夜蛾、甜菜象甲,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
⑴种子、土壤容易带菌;⑵生育期温、湿条件适宜造成病害发生。
3、瓜类
病害: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病毒病、疫病,预计为轻度(局部中度)发生;
虫害:蓟马、地下害虫,预计轻度发生。
预测依据:
⑴种子、土壤带菌;⑵农事操作等因素易造成病菌浸染传播;⑶气候条件适宜,易诱发病害发生。
4、蔬菜
病害: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预计为轻度(局部中度)发生。
虫害:叶螨、蚜虫、棉铃虫、白粉虱、斑潜蝇,预计轻度、局部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
⑴种子、土壤带菌,轮作条件差;⑵农事操作等因素易造成病菌浸染传播;⑶气候条件适宜,易诱发病虫害发生。
五、农田草害发生趋势预测
预计整体呈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局部中度发生,面积5万亩。
预测依据:
⑴3-5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有利于草害的发生;⑵农户防治意识逐年增强,会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草害的发生。
六、农田土蝗发生趋势预测
2020年秋冬在农牧交错区和农区土蝗残蝗踏查普查:土蝗总残蝗面积约28万亩,较去年(50万亩)减少19万亩,农田埂、近农田的农牧交错地带土蝗密度少于去年。农田平均卵粒0.12头/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偏低33%;农牧交错区平均0.18头/平方米,比去年减少0.05头/平方米。
综合气象、蝗区生态、残蝗面积、挖卵调查等因子分析,预计2021年土蝗在农田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局部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在农牧交错地带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局部中度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温泉至博乐的博河沿岸植粮乡镇场及近丘陵浅滩交错地带、旱地、山坡农田和农牧交错地带,优势种为小车蝗、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束颈蝗等。同时要做好外部蝗虫的迁飞预警工作。
预测依据:
⑴气候条件有利于蝗虫发生;⑵土蝗生境的变化,随着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和农牧交错地荒滩被开荒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利于蝗虫向农田迁移危害;⑶草场过度放牧、加之草场灭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也会导致蝗虫向农田扩散危害。
七、农田鼠害发生趋势预测
预计农田整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呈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农舍呈中等发生,户数3万户。主要以褐家鼠、小家鼠、灰仓鼠、社会田鼠为主要优势鼠种。春季农田发生时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季发生时期为9月中旬到11月中旬。
预测依据:
⑴近年来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加大,害鼠的食源丰富,有利于鼠害的发生与繁殖;⑵近年来设施农业的增加,给鼠害的发生提供了越冬场所;⑶近年来山口的贸易逐年扩大,增加了外地鼠害侵入风险。
来源:新疆博州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图文编辑:天山植保。
相关知识
2018年冬季粮油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预测
洛阳市2021年秋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预报
2021年一四二团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农业农村局:2021年塔城地区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长期预报
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控概况与2022年工作重点
植物病虫情报: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1年第6号)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
2020年第八师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网址: 2021年博州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长期预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5112.html
上一篇: 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 |
下一篇: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