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艾草种植技术(三)整地地块选好后,先进行深耕,耕深30cm以上,深耕后进行耙地,达到均匀平整。--深耕土地不仅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能力;--可以充分利用耕质土下积淀的氮、磷、钾元素;--起到部分除草作用,使当年的草籽基本上全部深埋,可除掉翌年50%左右的杂草。--将往年未分解的有害除草剂深埋于地下,解除其对艾草生长的影响。五、艾草种植技术深耕时墒情过大,应适当进行晾(晒)垡,防止旋耙时耙不碎,出现过大的明垡和过多死垡,影响种植。五、艾草种植技术(四)底肥自然条件下,土壤肥力完全符合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极少。自然土壤或农业土壤种植药用植物后土壤肥力会逐年下降,若不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就没有稳定的农业生产。氮肥(N)是蛋白质、叶绿素和酶的主要成分。植株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且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产量低。但过多的话,徒长,抵抗病虫害能力减弱。五、艾草种植技术磷肥(P)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原料,缺磷时,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植物缺磷的最先症状是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成熟延迟,叶柄尤其在叶脉两旁可能产生花青素而呈红色或紫色之条纹,同时叶柄、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并逐渐向上发展。五、艾草种植技术钾肥(K)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糖类的形成、转运和储藏,促进N的吸收,钾素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维管束的正常发育,抗倒伏、抗病虫害。缺乏钾素营养,茎杆纤细,严重时叶尖叶缘枯焦,叶片皱曲,老叶叶缘卷曲呈黄色及火烧色并易脱落,但叶脉仍是绿色。五、艾草种植技术结合整地施足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公害化的有机肥1.5-2吨/亩或者商品有机肥2-3袋或者复合肥60-75kg/亩,均匀混合翻入土层。推荐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养分释放慢,前轻后重,养分长效,养分齐全;同时施用有机肥的艾草的油分含量高。五、艾草种植技术(五)整畦(厢)土地深翻粑碎后,开始整畦(厢)。畦(厢)宽5m左右(视地块情况而定),便于人工除草和机械作业。每2畦(厢)间开一浅沟,沟深20cm左右、宽30cm左右,便于防涝排水。每畦(厢)中间高、两边低(呈龟背形),高低差不超过1.5cm,便于排溉。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沟深50cm左右、宽60cm以上,便于旱时灌溉、涝时排水。五、艾草种植技术(六)繁殖方法艾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分株繁殖。五、艾草种植技术(六)繁殖方法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出芽率低,仅为5%,且苗期长(2年),一般生产上不采用;亩用种7斤左右。种子种苗大田五、艾草种植技术(六)繁殖方法根状茎繁殖: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可以在10月底-11月初移栽;移栽密度一般在6000株左右;栽后2-3d如遇田旱,要滴水保墒。亩用种200公斤左右。生产上常用。五、艾草种植技术(六)繁殖方法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最好,不仅成活率高且无幼苗生长期,繁殖速度快,普遍采用。栽种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五、艾草种植技术(七)移栽密度根茎在10月底-11月初移栽,深度6cm左右,密度6000株左右;分株一般在3-4月苗高5~10cm,选地面潮湿(最好是雨后或阴天)时,从母株茎基分离的幼苗,按株距25cm、行距40cm栽苗,深度6cm左右,每穴种1株,亩栽1万株左右。移栽时根系舒展,覆土压实。栽后2-3d如遇田旱,要滴水保墒。五、艾草种植技术(八)田间管理追肥栽植成活后,苗高30cm时施用尿素6kg/亩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第二次是在苗高60-80cm时趁阴雨天亩撒施复合肥10-15公斤,促使艾草健壮生长,叶厚杆壮。每次采收后都要进行追肥,追肥主要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在施用有机肥不方便的地区,可以分别在30cm和60cm时施用3kg/亩和5kg/亩的复合肥,推荐尽量施用有机肥,不易过多施用化肥,施用过多化肥会影响挥发油的积累。五、艾草种植技术(八)田间管理培肥:11月上旬,清除艾草地里的枯枝残叶,再沟施入农家肥、厩肥、饼肥等作为基肥,亩施农家肥1500kg或者饼肥150kg,促使艾根生长肥壮。土壤耕整: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cm。6月中上旬蕲艾采收后翻晒园地,清除残枝败叶,疏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深度15cm。水分管理:在干旱季节,苗高80cm以下叶面喷灌,苗高8
相关知识
艾草种植方法,艾草的图片
《河南经济报》:金银花开生“金银” 艾草飘香产业兴
艾草种植指南(时间方法详解,轻松打造艾草之园)
揭秘艾草(探究艾草的生态习性及药用价值)
艾草种植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向日葵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艾草开花了吗?——探究艾草是否会开花(了解艾草的生长特点及开花状况)
艾草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艾草】艾草图片
艾草种植市场前景好!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你都了解吗?
网址: 优质艾草种植技术.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55678.html
上一篇: 艾蒿栽培技术 |
下一篇: 艾叶的种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