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进行有效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样式的城市园林不断涌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养护管理必不可少。那如何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切实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呢?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肥

施肥方法有很多,例如穴施法、环状沟施法、全面施肥法和开沟放射状施法。首先,穴施法。中心选择植物根系,在中心周围挖一个树盘,形状为圆形,将肥料施入树盘内,并填土。其次,环状沟施法。植物在秋冬季节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在植物树冠对地面的投影外缘挖沟,沟形状为环状,深度宜为30cm-40cm,将肥料施入沟内,并填土。再次,全面施肥法。对全部苗木采取普遍施肥。最后,开沟放射状施法。中心选择植物根际,在根际周围外边缘处开沟,开沟方向应与植物根系水平生长方向一致,并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将肥料施入沟内,并填土。

2、排水和灌水

排水对保持植物健康、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积水会增加土壤的缺氧程度,形成大量还原性物质,对植物根系造成严重毒害作用。

灌水按照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可分为冬水、生长水和保活水。冬水具有热容量较高、比热大的特点,减少植物冻害。受地温影响,冬水可以保证植系吸收足够的水分,推迟植物根系休眠期,减少枯梢,维护正常的蒸腾需求。冬水对土壤储备足够的水具有积极作用,减少翌年春天干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生长水是夏季对植物进行的灌水。夏季是植物生长较为旺盛的阶段,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植物蒸腾量较大,需要加强对植物的灌水。

3、修剪和整形

植物修剪和整形工作在各个季节均可进行,但为了减少对植物树势造成的影响、减少伤流,以在植物休眠期实施为宜。对植物修剪和整形方式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预期观赏需求、植物生长特点等合理确定。

4、中耕除草

中耕是指为了达到提高土温、增加透气性、促进肥料快速分解等目的,通过人工方式对土壤表层进行松动,以此维护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中耕和除草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必要时使用化学除草剂。

5、防寒

防寒是提高植物自身抗寒能力、保护树干、强化植物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植物生长期,应当对其适当的进行灌水及施肥,加强植物体内糖分及营养物质的积累,促使植物健康、茁壮生长,从而提高植物自身抗寒能力。进入冬季前,也可以使用草绳、稻草等对植物树干1.5m处进行包裹,从而起到人工御寒作用。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及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威胁。必须加强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按照不同性质可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非传染性大多由于环境过湿、有毒空气、光照不足、缺乏营养和药害造成。传染性是由病毒、真菌、寄生性植物种子、细菌等造成。病虫害防治手段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方式,主要以使用化学药剂为主,具有操作方便、高效快速等优点,但安全性较差。使用时应尽量选择低毒、高科技的农药,减少其造成的牲畜中毒及人中毒事件。

7、提升土壤的质量

土壤对于植物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实施绿化养护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土壤的质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松动除草是土壤管理的首要步骤,疏松表层土壤能够显著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提升土壤中的养分。

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1、引入机械化设备和手段,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当前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采用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挖掘机、浇水机和割草机等设备仪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运行的效率。

2、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一定要建立在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要按照植物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结合当地的特殊环境条件,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存在的生态效益和综合功能。

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民众爱绿、护绿的意识,号召公众参与到园林绿化项目中来,并享受园林绿化带来的身心的、精神的享受。

图片来源:实景拍摄,侵权追责。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修剪技术的实践分析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第二版)
盐碱地园林绿地如何进行精细化养护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召开观花植物养护管理专题会议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方案汇总
物业绿化管理内容主要包括()。A、绿化植物养护管理B、园林小品养护管理C、花木种植D、环境布置
普洱茶饼 工艺及花肥用法:如何有效利用普洱茶饼进行花卉肥料用

网址: 如何进行有效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63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有没有利用实验室的试剂配制植物的
下一篇: 配方简单=差?看懂奶粉配方,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