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农科院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推广6年增收节支43亿元
在近日揭晓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中, 由湖北省农科院喻大昭团队研制的绿色生物农药——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这种新型生物农药,对农作物的防病效果达到90%以上,优于化学农药,且“蔬菜水果喷药后第二天就可食用”。目前,该农药累计使用已经超过2000万亩,增收节支达43亿元。
历经8年研制绿色农药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影响农产品出口,同时导致有害生物抗药性。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植物源生物农药开发具有很好的物质基础。
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是一种以大黄等蓼科植物为基本原材料的生物农药。早在2000年,省农科院院长喻大昭及其团队就开始进行植物源杀菌剂研究。
喻大昭介绍,团队先是以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白粉病、纹枯病、黄萎病、炭疽病等为研究对象,从34科63种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大量具有杀菌活性的次生物,首次确认了15种天然蒽醌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活性,其中大黄素甲醚等12种物质活性优异。
接下来,却面临一大难题。生物农药也需喷洒,因此其制剂必须溶于水才行。然而,大黄素甲醚等蒽醌化合物水溶性极差,加工成水剂制剂技术难度大。最终,通过创新制剂加工工艺,添加无机助溶剂,使蒽醌化合物完全溶于水,既保证其活性充分发挥,又大幅提高了杀菌效果,还避免了使用有毒有机溶剂,保证制剂的环境友好和低毒特性。
2008年,该药获农业部新农药临时登记证,2013年获正式登记证。2008年,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出口多国获欧盟有机认证
“农作物喷药后第二天就可食用。”喻大昭说。
与常规化学农药相比,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杀菌剂用量少,但防病效果达90%以上,防病效果稳定。而且,对使用人员安全无毒,无残留,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了蔬菜的生产安全,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正是由于防病效果优于常用化学杀菌剂,该药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推广产品,并获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这样,在农产品出口基地大量使用,能满足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最低限量标准的要求,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
自2008年推广以来,该农药已累计生产1770余吨,其中出口到意大利、以色列、韩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500余吨。国内在湖北、山东、湖南、云南、天津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使用面积2116万亩,增收节支43亿元。
另外,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杀菌剂的生产原料可在沙漠、贫瘠土地上种植,也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相关知识
湖北省农科院研制新型生物农药 6年增收节支43亿元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专注生物农药 服务绿色发展–今日湖北网
基于生物农药创制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又添一农业科技平台,19家科企共建湖北省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中心
我国建立了新型生物农药研发技术体系
生物农药研究(10页)
突破!TA将开辟新型生物农药研发新领域!
生物农药,正在兴起的农业新技术
江苏农科院与企业共推生物农药开发
一种用昆虫病毒研发高效安全的新型生物农药正在全面推广
网址: 湖北省农科院研制新型生物农药 6年增收节支43亿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6500.html
上一篇: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
下一篇: 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