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花卉的时候,对花卉进行特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花朵的特写,表现出花朵的外形、花蕊、花瓣,以及花朵的纹理,展现出花朵的质感之美,让观者从近距离感受到花卉的美丽。
对花卉进行特写表现的时候,很多初学者在形式表现上,容易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画面曝光不准确,元素的选择不合适,画面的构图方法运用不对,光影运用不够好,色彩色调把控不漂亮,等等。
因此,今天我们选择6张花卉特写照片,对照片的缺点进行分析,并分享解决方法,让我们从中学习一些形式美的表现经验。
案例分析一:画面主体元素太满
下面这张花卉照片,将三株花朵插入花瓶进行拍摄,从曝光上来看,还是比较准确,没有过曝现象,背景的虚化效果也处理得比较好,还表现出了纰漏的光斑效果。但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主体元素,在画面的比例太大,负空间的比例较小,使得画面显得拥挤,反而显得没有主次之分。
原照片
■解决方法:
因此,我们加大画面的负空间比例,对四周进行适当的加宽,让三株花朵成为整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元素,这样视觉效果会更好。
调整后的效果
案例分析二:主体元素散乱
在摄影表现中,不管是花卉拍摄,还是其它题材的拍摄,画面的主体元素,始终要简洁而不简单,不要追求多,一定要以少胜多。画面的主体元素,一旦有多个,就显得散乱,没有主次之分,削弱画面的表现力。比如下面的梅花照片,就是这种现象,其它方面都表现得很好,就是画面显得散乱,缺乏主次层次。
原照片
■解决方法:
这种情况的调整方法很简单,直接对画面进行二次构图,即对画面进行适当的裁剪即可,下面是经过裁剪后的效果,画面的视觉效果完全不一样,表现力更强。
调整后的效果
案例分析三:构图方法运用不当
构图是照片中所有元素的构成骨架,选择合适的构图方法固然重要,但要不构图方法运用好更加重要。比如下面这张照片,背景简洁,主体突出,曝光也很完美。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三分法构图的运用不够恰当。主体元素,在视觉上整体太靠右,使得画面失去平衡。
原照片
■解决方法:
上面这张情况,属于构图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运用二次构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右边的负空间,让画面的视觉重心左移,这样在视觉感受上要好很多,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调整后的效果
案例分析四:花朵正方向的负空间不足
我们在拍摄花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花朵也有方向性,与人一样有正方向和负方向之分。必须下面这张花卉照片,就是在花朵的正方向这边,其负空间预留不足,反而比背面更少,这样不仅画面的平衡感不强,而且还削弱了花朵美感。
原照片
■解决方法:
根据上面我们分析的方向,对照片的右边进行负空间的增加,再进行适当的裁剪,以及适当将背景颜色加深一点,画面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实在操作上很简单,但在视觉效果上却有了更大的提升。
调整后的效果
案例分析五:花朵出现过曝现象
在花卉拍摄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花朵出现过曝现象,尤其是拍摄红色和黄色花朵的时候,一不小心,拍摄出来的花朵没有层次感,而且看起来显得模糊不清。比如下面两张照片,就是因为曝光不准确,出现过曝现象,其效果大打折扣。
过曝照片一
过曝照片二
■解决方法:
在拍摄红色或黄色花卉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降低曝光补偿或缩小光圈的方法,对红色或黄色的花朵进行拍摄,这样可以避免过曝现象。
曝光准确
曝光准确
案例分析六:背景不够简洁
对花卉进行特写拍摄,同样需要我们注意背景的简洁程度,背景不够简洁,画面的主体元素就不够突出,直接会影响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必须下面的这张照片就是这种状况,背景不够简洁,画面显得主次不分,主体不够突出。
■解决方法:
如果我们拍摄的照片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就只好运用后期处理来调整。运用PS软件,对背景进行虚化,即模糊或压暗,下面就是运用这两张方法进行了调整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对花卉进行特写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曝光准确,注意不能过曝;画面要有层次美,注意主次之分;构图方法要运用恰当,注意画面的整体平衡感;背景要简洁,主体元素才更突出;等等。
脑摄狼图事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处理,敬请关注本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