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香文化,博大精深。香,其貌虽不扬而其位尊贵,千百年来的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故而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高僧大德,无不以香为伴。
在记载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尚书》之中有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诚然,香文化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泱泱几千年来,她像一个悠然的艺术家,始终倚持着一种清扬飘逸的姿态,在漫漫的文化长河里,在清远意幽之中,启发着人的灵性,温润着世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亘古不变的是时光的流逝,浪花淘尽,风流人物,玉环飞燕,尽皆尘土。然而,意深境远的香文化依托着林林总总的载体,在弥漫的时光里却青烟袅袅,绵延不绝,经久不息。这其中一半缘由可归功于其载体的高贵与清雅。
对于香品,自古便有“沉檀龙麝”四大品之说。“沉檀”即沉香与檀香,二者的历史地位尊崇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沉香,因其味雅难得,更有“万香之首”的美名。沉香之香气可蕴存几百年而不发散,淡雅余香,足以令所有的形容词黯然失色,足以使真正品香之人超脱物外,悠然自得。正因如此,香道中人对沉香的喜好,是如蝶之恋花,如木之向阳,趋之若鹜。
然,香文化的命题绝不止在香气之间。沉香之药用、养身,禅门各宗中檀香之祛疫辟秽更突出了香文化之深邃与绵长。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香,在人性本能的嗅觉喜好接触之后呈予世人的是行医用药中的灵妙与珍贵。
岁月洪荒,多少文人骚客流连于那一缕清香之中,挥毫泼墨,写意纯粹的品香人生,使得铅华洗尽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得以嗅出那裹在文化韵味外面一层厚重的历史香味。而在文化的轮回中,在岁月更迭的罅隙里,在世人的传承与弘扬之间,这种香文化又悄然升华为一种极高的修为境界——香道。
现代人对香道文化的传承跨越了时间的鸿沟,在空间与时间交错的纵横经纬里,世人于传承之中復以标新领异,将香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将香道中的修行以各种各样流光溢彩的艺术形式完美诠释。
诚如出神入化的雕刻艺术,在遵从香品如沉檀香本性的基础上,将灵动高贵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又平易近人的香文化以刻刀写意其乾坤。然沉檀香的雕刻与一般木雕又有不同,因为原木的极其珍贵,且多为朽木细干,故而,沉檀雕刻更注重了一个“巧”字,选材惟妙,下刀惟巧,加上其独特的香气,到最后的成品自然是在清新淡雅中更添一份巧夺天工的艺术风范。
沉檀之香,可谓天香,香之道,道法自然,自然于艺术者,艺术之离骚也。
文章由古典印象中式装修、中式设计(http://www.zggdyx.com)编辑整理,如果您赞同我们的观点或者喜欢我们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zggdyx(古典印象中式装修网)
相关知识
牡丹:天香夜染衣。| 香道
海口复兴城中国香街27日开街 做强文化休闲旅游业
【中国香史】香学巅峰,苏东坡的绝美人生(下)
香方大全之佛堂、书斋、客厅、茶室用香方
茶道、花道、香道的中国意境
以香伴茶,以茶入香|香道
中国人的香道,为什么成了日本的荣耀?
万物皆可“香”,花花草草制作的炉中妙香
秋花之香,莫过于桂
茉莉花茶今犹在,素馨龙涎何处寻|香道
网址: 中国香道文化之沉檀寻妙香自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5010.html
上一篇: 作物缺磷和缺钾有什么症状?应该如 |
下一篇: 香炉与香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