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之源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形成了很多异于世界其它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现象,“香道文化”即是其中之一。追根溯源,可以用始于春秋、成长于汉、诸备于唐、鼎盛于宋、风行明清进行概括。
东汉蔡邕《琴操》所述,相传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成《猗兰操》!虽然颂咏的不是沉香,但他以物寄情,物与神交,确立了品香与儒家人格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视之为中华“香道文化”之发端。
香道,几近遗失的艺术
香道,是指从呼吸去享受香气,养身健体,凝气安神的一种高尚优雅的方法。它始于中国,至古尧,舜,禹,礼记中谈及祭天,礼佛,殷商时代就有香炉问世,汉末的《名医别录》对其就已经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香道之中的香,主要分四种: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即使是对“香道”这个名词感到陌生的人,相信都听说过这四种香。古人常说“沉檀龙麝”,四香之中以沉香为首。
沉香又有很多名字,例如密香、栈香、沉水香等,事实上是指香树上不同部位结出的不同品质的香。例如树皮结出的香称青桂香;树结的伤口上结的香按不同品质可分为角沉香、密香、鸡骨香、鸡舌香等;树主干上结出的为栈香;靠近根部则结为黄熟香;根部结出的香就叫马蹄香,分类极其细致。而且并不是一棵香树就可以结出这么多的香,需要精妙的气温环境状况的配合,所以沉香才会如此珍贵。
天然沉香味辛、苦、性温,归肾、脾胃、肺经。《本草纲目》中提到沉香时说它: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可以说,沉香是得雨露之精气的珍品,能疏通经络、辟邪安神、解风水之邪毒,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无怪乎佛家中的大师坐禅也需先焚香,借助香的作用凝神聚气,才能安然入定。除此之外,沉香亦能入汤入药,以汤药的形式对人体进行养生保健,例如黄熟香,就是最适合入药的香料。而香的精妙之处,至此才刚刚揭开帘幕。
品香之道
1、何谓<品香>:
品香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生活艺术:
它是以香的知识为基础,经用香工夫的学习:
涵养与修持后,而昇华为心灵的一种美感生活。
2、用香十益:
①、感通鬼神;②、修养性情;③、祛虫除臭;④、提神醒脑;⑤、消除寂寥;
⑥、闹中取静;⑦、观想暇意;⑧、赏玩;⑨、连络情谊;⑩、营造氛围。
3、品香道具:
炉、香、灰、炭、火<五 事> 具备,然后经营炉、香、灰、炭,火五事,方可以与言品评之道。
4、品香五要:
①、端正优雅;②、以炉就鼻;③、紧慢有致;④、沉着平顺;⑤、涵养境界。
5、品香礼仪:
①、香室 < 香屋 >
品香时小香室比大香室要好 < 16平方米左右即可> ;
②、香席规矩
除香席主人<炉主>外,香客以二、三人为宜,主客在炉主之左方顺次入席;
③、递香
品香炉之传递依顺时针方向,从炉主左方出,传递时,炉主左手持炉上端传出,主客伸出右手掌接炉;
④、品香
接炉后品评三次,一曰初品,去除杂味;二曰鼻观,观想香意;三曰回味,肯定意念,三次毕,如前所示传炉。
6、品香的操作:
①、先将香品,工具备妥,席面摆设完备;
②、选定香炉;
③、打散炉灰;
④、在渣碟上点燃香炭,待其燃透后入炉。< 可避免有异味> ;
⑤、放入燃好的香炭入炉灰心中;
⑥、堆灰,起灰不宜堆的太高,以免传炉中灰倒下;
⑦、下香,起灰后稍待一会,等热力上升后,并进入稳定状态时,即可下香;
⑧、香事毕,应夹出香渣,置于香碟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一般寺院做大法事时才会用。非常耗料。
第一步:把香灰打松,然后在中间挖个坑。
第二步:在坑里放一个烧红烧透的木炭。
第三步:等木炭把香灰加热后,轻轻的把坑边的香灰覆盖在炭上面。
第四步:把香灰理平,轻轻压平。
第五步:把香木切成小枝
第六步:把香木插入炉内,深度到达炭。
相关知识
中华文化之中国的花卉文化
红楼梦里的香文化
中华文化丨菊花的故事
东夏教育.领略非遗文化魅力.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叙情谊共品明台佳茗 促交流共传中华文化
日照市花——桂花的象征意义(传承中华文化之美——日照桂花)
35《香道和花艺文化赏析》课程教学大纲.pdf
茶道、花道、香道的中国意境
茶道·花道·香道
《玫瑰香片》原创香方 花香片制作 入门 中国香事文化 香道
网址: 中华文化之香道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5183.html
上一篇: 香道文化其实是中华文化同源,却曾 |
下一篇: 38秒丨氤氲千年“香道”文化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