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微生物农药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各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给予了生物农药登记、生产许可、应用推广更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而现代技术的应用更加快了在生防微生物选育与创制、微生物与病虫草害互作机制、微生物农药产品研发与生产等方面的脚步。2017年,我国成立了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农药分技术委员会,通过了《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调整了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简化、明确了生产方面的手续;在2020年2月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 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了要完善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政策,为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等用药登记创造良好环境;2021年8月,在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推行绿色防控,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这些政策为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针对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未来可从以下3方面进一步加强。
1) 加强创新,抢占研发高地
目前,大多数微生物制剂防治对象较为单一,往往一种微生物农药只能防治一种病虫草害,这样的产品防治面窄、适用范围小,对农户来说性价比低,而且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也造成了有些微生物制剂难以大规模使用,未来应当加大对广谱性微生物的筛选,研发药效更高、防治面更广、性价比更高的微生物农药;同时,市场中存在较多低水平、重复性的产品,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握前沿研究方向,加大对生物除草剂等市场空白产品的研究,提前布局相关内容的研究,抢占国际国内市场。
2) 抓住机遇,推动产品商业化
目前已筛选到多种具有生防效果的微生物菌株,但实际生产和登记的产品数量仍然较少,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商业化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还较弱,多数缺少中试环节。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优化生产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产品结构,推行绿色清洁生产,优先发展生物农药产业,重点培育一批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各企业应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对现在突出的微生物农药产品保质期短,受环境影响药效降低,助剂加工配方不合理,缺乏合适的载体、表面活性剂、助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微生物农药商业化和产业化。
3) 多点发力,促进产品广泛应用
除了研发和生产端,后续的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经营管理、服务推广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会影响产品的推广应用。各级政府、农技部门等应建立完善的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应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加大微生物农药的施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等用户的使用意愿;另一方面可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大面积应用;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完善安全使用、贮藏运输等标准,降低运输环境不达标、储存条件不到位、施用技术不规范等对产品效用的影响,确保研发效果和使用效果的一致性。
5 展望
尽管目前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还较低,但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增长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微生物农药产业会进一步发展。2020年9月30日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的通知》(农农 (农药)〔2020〕78号) 文件中,提出要将微生物农药纳入登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技术审查,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技术审查进程,预计未来微生物农药的研发进度和审批登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发展生物源农药产业,如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农民使用生物源农药,对符合条件的生物源农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等,《“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将微生物农药列入优先发展目录,加大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力度,并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预计未来企业的研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和市场占有率也将逐步提高。另外,随着产业的发展,微生物农药还可能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治、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质量提升等领域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关知识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上)
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应用与展望 探讨未来绿色农药研发
新型微生物农药不断涌现;盘点其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进展
我国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中取得的一大批重要成果
生物源农药及其研发展望
烟台市苹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20个微生物新农药在我国取得登记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
网址: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925.html
上一篇: 全球生物农药发展现状报告:202 |
下一篇: 4种室内绿植,养出5大益处,但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