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缠花,又称春仔花,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手工工艺品。通常运用于冠婚、丧祭、庆生、晋学等重要民俗活动中,其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关于“缠花”的最早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北宋诗人宋祁的《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暖碧浮天面,迟红上日华。宝幡双帖燕,彩树对缠花。”到了明代,男子簪花已经是普遍认可的社会行为了,由于古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理解,推动了缠花工艺的发展,传统缠花工艺开始在民间流行。在清朝皇室贵族中也有缠花首饰存在,例如孝贞显皇后吉服像中就佩戴以绒、绢、丝线制成的钿花。《英山县志》记载“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缠制彩色囊猴等物与小儿佩戴之”,可见佩戴丝线缠制的饰品由来已久。 一、缠花工艺的发展现状 缠花这项非遗传统手工艺在现今社会中,其继承与推广受到极大的阻碍,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缠花工艺的传承大多还是以师徒相授、家族传承等方式,且相关的文献记载极少。这些匠人大多没有经过美术基础训练,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现代设计意识,使其缠花作品过于传统;二是由于信息闭塞造成的,虽然这一现状有所改善,但依旧杯水车薪。近几年汉服文化的热潮来袭,“簪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簪娘们为了设计制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首饰,开始了各种学习与探索,但老一辈的手工艺人很难跟上时代步伐。且现阶段的市场上,大多数缠花首饰还是以较为传统的发簪、步摇、钗、发梳等符合汉服的形制呈现,故受众人群受限,市场性和实用性受限,依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达不到推广效果;三是纯手工制作的缠花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被机械化时代下大批量、快速、成本低的工艺品抢占先机;四是传统的缠花首饰配色大胆,色彩过于艳丽,不符合现代审美。现如今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基于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对美的需求的提升,使得缠花首饰的改变迫在眉睫。 二、缠花首饰的造型设计及解析 缠花,顾名思义是一种造花工艺,主要是因为缠花工艺的题材以花卉植物为主,鱼虫鸟兽为辅,故而得名。本文将分解传统的缠花花卉造型,以山茶花为例,分析缠花首饰的构思、材料、工艺规律及技巧,确立缠花工艺的特征,探索传统缠花工艺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满足现当代人对缠花首饰设计的审美追求,尽可能地探索缠花首饰的再造可能性和创新性。 (一)缠花首饰之山茶花的造型 一朵山茶花是由花心、花蕊、花瓣、叶子、茎组成。缠花中常见的花卉有牡丹、山茶、梅、菊、兰等等,这里解析的山茶花用到了四层花瓣,每一层花瓣大小不同,从小到大依次递增组合。第一层花瓣最小用了六個花瓣;为了错落有致,第二层的瓣片稍大一些,并且减少了一瓣;第三层花瓣大于第二层,也是六片花瓣;第四层最大,用的五片花瓣。叶子采用两三的组合方式,一组由错落的三叶组成,一组由两叶组成。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花心与花瓣的组合,或是花瓣之间的组合、还是花瓣与叶子的组合抑或是叶子之间的组合。各个部分都需根据大小比例做调整,使其错落有致,具有形式美。 (二)缠花首饰的材料 白卡、铜丝或铁丝、丝线是缠花首饰的主要材料,其次是用作花心的珠子和花蕊的金属部件,传统的多用类似棉签头的绒球做花蕊。铜丝、卡纸是缠花首饰的大框架和结构。这里的白卡厚度与铜丝的粗细影响着整个成品的可塑性和美观性。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的改变。而丝线的选择最好选用天蚕丝,天蚕丝具有柔和的光泽感,且不易起毛。也可使用棉线和高亮绒线。但棉线没有光泽度,且容易起毛,做出来的缠花首饰质感会比较差。高亮绒线虽不易起毛,但光泽度过高,会失去柔和感。 (三)缠花首饰的制作工艺 缠花首饰的制作分为构思、设计图样、绘制并剪下拆分图、撇丝线、铜丝掐型、缠丝线、捏造型,组合零部件以及整理大型等几大步骤。将四股丝线捻开,撇成单股或两股,丝线越细缠出的缠花就越精致。在2000至3000克的白卡纸上绘制出所需型制,将其剪下。取一段直径为0.4毫米的铜丝(或铁丝),在铜丝前端从右到左绕一小段丝线,再将所需纸型靠在铜丝上进行缠绕,以此分别制作好每片花瓣、叶子。缠线是缠花工艺制作中的重要步骤,缠线的排列是否平整,是决定作品能否达到缠花工艺标准的关键所在,要达到不散线、不露底、不脱轨等要求。想掌握缠线技巧需要制作者多思考、多总结、多练习。缠花发展至今已有不少纸型。每种纸型的缠线技巧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以山茶花的纸型月牙形为例,具体分析缠线技巧。由于此纸型呈圆弧状,很容易滑线或者缠不均匀、平整。故可以先将花瓣的内缘想成有一个正圆,找到这个圆的圆心,以这个圆心向四周画放射线,缠线的时候需注意不断调整角度,确保丝线与画的线保持平行,直到重叠。内边缘的线可以重叠,因为外边缘大,只有内边缘重叠外边缘
相关知识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pdf
浅析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非遗文化项目绒花为例
英山缠花获湖北省首届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黄冈新闻网
【雅昌快讯】趁着“繁花似锦”的上海樱花节 来看一场非遗当代设计show
戏剧影视视角下的非遗工艺——以绒花的美学特征与创新发展为例
数字媒体视域下南京绒花的创新推广与传承
非遗剪纸产业化 开出最美“传承花”
中国非遗手作之美绽放巴黎 “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盛大启幕
“创新与非遗:寻找传统文化的新生命”交流沙龙圆满举办
网址: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977.html
上一篇: 假万寿竹 |
下一篇: 花卉市场,总能给你惊喜! |